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洋房别墅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单元及支撑装置。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单元,以及连接相邻支撑单元的连接杆。该支撑单元包括水平横杆,至少一根下端垂直连接于水平横杆的支撑立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水平横杆和支撑立杆上端连接的连接斜杆;所述水平横杆和/或支撑立杆的长度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别墅、洋房斜屋面模板支撑过程中,材料浪费、难于架设以及周转困难的问题,大大节约了工程材料,且有效缩短工时,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单元及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洋房别墅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单元及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洋房别墅施工过程中,斜屋面位置的模板支撑主要采用钢管、木枋支撑体系。由于斜屋面特殊的结构位置和不固定尺寸,同时受不同洋房、别墅造型变化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不断调整钢管支撑的立杆间距和立杆高度,浪费时间且造成材料浪费及周转困难。在模板搭设过程中,由于操作难度高,施工面小,难以保证支撑架体搭设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极易影响斜屋面板最后的成型效果,进而影响洋房的整体观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技术而学习。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横杆,至少一根下端垂直连接于水平横杆的支撑立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水平横杆和支撑立杆上端连接的连接斜杆;所述水平横杆和/或支撑立杆的长度可调。优选地,所述水平横杆包括至少两根首尾相连的横杆,以及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两根横杆的第一固定件。优选地,相邻两根横杆的相邻端各自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相邻两根横杆的相邻端对应的第一定位通孔,实现对相邻两根横杆的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杆包括至少两根首尾相连的立杆,以及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两根立杆的第二固定件。优选地,相邻两根立杆的相邻端各自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相邻两根立杆的相邻端对应的第二定位通孔,实现对相邻两根立杆的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斜杆包括至少两根首尾相连的斜杆,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根斜杆的第三固定件;相邻两根斜杆的相邻端各自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三定位通孔;所述的第三固定件穿过相邻两根斜杆的相邻端对应的第三定位通孔,实现对相邻两根斜杆的连接。优选地,所述水平横杆、支撑立杆、连接斜杆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杆至少为2根。优选地,一种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支撑单元,以及连接相邻支撑单元的连接杆。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至少两根首尾相连的连杆,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根连杆的第四固定件;相邻两根连杆的相邻端各自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第四定位通孔;所述的第四固定件穿过相邻两根连杆的相邻端对应的第四定位通孔,实现对相邻两根连杆的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传统别墅、洋房斜屋面模板支撑过程中,材料浪费、难于架设以及周转困难的问题,通过本支撑单元的调节组件实现高度及宽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斜屋面角度的调节,本技术可以满足不同角度、不同长度、不同面积斜屋面的支撑需求,无需重新根据需求制作,仅需简单调节即可完成操作,操作简单便捷,并提高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观感质量,使用后,简单拆卸即可周转重复利用,大大节约了工程材料,且有效缩短工时,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工人操作简易,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支撑单元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支撑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斜杆与支撑立杆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支撑立杆与水平横杆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水平横杆-100,横杆-110,第一固定件-120,第一定位通孔-130,支撑立杆-200,立杆-210,第二固定件-220,第二定位通孔-230,连接斜杆-300,斜杆-310,第三固定件-320,第三定位通孔-330,连接杆-400,连杆-410,第四固定件-420,第四定位通孔-4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横杆100,至少一根下端垂直连接于水平横杆100的支撑立杆200,以及两端分别与水平横杆100和支撑立杆200上端连接的连接斜杆300;所述水平横杆100和/或支撑立杆200的长度可调。通过水平横杆100、支撑立杆200以及连接斜杆300构成的支撑单元,以达到支撑效果。该水平横杆100、支撑立杆200以及连接斜杆300的材质可以是角钢、槽钢、工字钢、钢管,也可以是铝板、钢板等材质,即能实现支撑效果的均可使用在本支撑单元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增加支撑立杆200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整个支撑单元的稳固性,当然也可通过一根支撑立杆200完成支撑,即可根据实际承重需求进行增加或减少支撑立杆200的数量。可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选择该水平横杆100与支撑立杆200的长度是否可调整,以便于应对不同状况下的斜屋面。当该水平横杆100的长度为可调整的情况下,可以应对高度相对固定而坡度相对较缓的斜屋面;也可选择该支撑立杆200的长度是可调整的,以便于应对宽度固定而坡度较陡的斜屋面;也可选择该水平横杆100与支撑立杆200的长度均可调的支撑单元,以便于应对斜屋面较多且坡度角度均不同的情况,以便于工人进行调整,操作更加简便,无需再反复调整拆卸就可以应对不同斜屋面,且可直接反复利用,节约了大量工程材料,省时省力更降低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横杆100包括至少两根首尾相连的横杆110,以及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两根横杆110的第一固定件120。为便于调整以及应对较大型的斜屋面,通过增加可拆卸的横杆110,以便于应对对宽度需求较宽的斜屋面,同时避免了因横杆110较长而较难拆卸及搬运的问题,并能使整个支撑单元适应更多的安装需求,比如安装空间较小或斜屋面的面积较小的情况。该第一固定件120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固定于横杆110上的凸起及螺帽,还可以是抱箍等紧固件,即能实现紧固效果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根横杆1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横杆,至少一根下端垂直连接于水平横杆的支撑立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水平横杆和支撑立杆上端连接的连接斜杆;所述水平横杆和/或支撑立杆的长度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横杆,至少一根下端垂直连接于水平横杆的支撑立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水平横杆和支撑立杆上端连接的连接斜杆;所述水平横杆和/或支撑立杆的长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横杆包括至少两根首尾相连的横杆,以及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两根横杆的第一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横杆的相邻端各自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相邻两根横杆的相邻端对应的第一定位通孔,实现对相邻两根横杆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包括至少两根首尾相连的立杆,以及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两根立杆的第二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立杆的相邻端各自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相邻两根立杆的相邻端对应的第二定位通孔,实现对相邻两根立杆的连接。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恺,杨召波,文泉鸿,谢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