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植入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7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口腔植入物。包括:通过健侧关于中线镜像得到的多孔钽主体,所述多孔钽主体上设有固定部分,所述多孔钽主体通过所述固定部分固定于牙槽骨上;根据患者缺失牙情况确定的多个种植孔,多个所述种植孔设置于所述多孔钽主体的顶部;根据患者CT数据设计的翼板,所述翼板紧密贴合于所述牙槽骨;所述多孔钽主体的内表面填充有使所述多孔钽主体与所述健侧弧度一致的骨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口腔植入物提前在多孔钽主体上备好种植孔,愈合好就可以直接安装种植体,提高手术效率;口腔植入物设有翼板,翼板有利于多孔钽主体的精准定位,更好的恢复牙槽骨成骨的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植入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植入物。
技术介绍
在牙列缺失、牙列缺损患者中,牙种植体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但是上、下牙槽骨骨量不足是影响牙种植体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通过骨增量技术来提高牙槽骨宽度、高度,很多学者表明采用钛网增加牙槽骨高度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应用在口腔领域的钛网均为成品钛网,具有需要预弯、不能准确预测术后牙槽骨恢复高度和宽度、钛网需要修整、很难与牙槽骨及颌骨表面紧密贴合,并且现有钛网内植物在使用过程中,患者成骨速度较慢,且成骨量较少,导致钛网内植物的使用效果不佳。现有技术除以上缺陷外,还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技术CN209734234U中公开了一种一种应用三维打印技术生成的个性化牙槽骨骨增量的钛网内植物,其根据牙槽骨重建后的最佳修复效果,精准打印出来钛网主体的轮廓,可以实现最佳的成骨诱导效果,避免了牙槽骨成骨后形态的不可预期性,引导牙槽骨成骨后形成最佳外形,有利于后期牙种植。但钛网主体无法精确定位到牙槽骨上,影响牙槽骨成骨后的形态(2)现有技术CN109646714A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成骨诱导涂层的三维打印钛网内植物,植入前的钛网主体的预弯,可以实现钛网主体的边缘与剩余骨量形态精准贴合。三维打印技术可以精准根据骨缺损周围与钛网主体接触的骨形态打印出十分贴合的钛网主体,完全不需要术中调整弯制钛网主体。但钛网主体顶面未留有种植孔,待种植时还需备洞再种植,影响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植入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腔植入物,包括:通过健侧关于中线镜像得到的多孔钽主体,所述多孔钽主体上设有固定部分,所述多孔钽主体通过所述固定部分固定于牙槽骨上;根据患者缺失牙情况确定的多个种植孔,多个所述种植孔设置于所述多孔钽主体的顶部;根据患者CT数据设计的翼板,所述翼板紧密贴合于所述牙槽骨;所述多孔钽主体的内表面填充有使所述多孔钽主体与所述健侧弧度一致的骨粉。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钽主体采用钽金属3D打印成型。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钽主体的长度为20mm-140mm,所述多孔钽主体的厚度为0.5mm-1mm。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钽主体上的孔的结构为规则形态。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钽主体上的孔的结构为不规则形态。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种植孔的数量为2-14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分为多个锥孔,所述锥孔的数量为2-10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锥孔的直径为0.5mm-2mm,所述锥孔的锥度为8°。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翼板与所述牙槽骨的覆盖面不小于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口腔植入物设有定位翼板,定位翼板有利于多孔钽主体的精准定位,更好的恢复牙槽骨成骨的形态。(2本专利技术中的口腔植入物提前在多孔钽主体上备好种植孔,愈合好就可以直接安装种植体,提高手术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的口腔植入物无需在手术中调整多孔钽主体的形状,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增加与牙槽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其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口腔植入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口腔植入物的多孔钽主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为:1、多孔钽主体,2、种植孔,3、翼板,4、固定部分,5、牙槽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一请参阅附图1-2,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口腔植入物,包括:通过健侧关于中线镜像得到的多孔钽主体1,在多孔钽主体1表面增加孔洞以减轻重量,多孔钽主体1采用钽金属3D打印成型,优选地,多孔钽主体1的长度为20mm,多孔钽主体1的厚度为0.5mm。需要指出的是,钽金属有“亲生物金属”之称,生物相容性优异,呈生物惰性,抗腐蚀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与组织体液无任何炎症反应,在人体环境中可长久有效的存在;力学性能优异,硬度高、耐摩擦磨损。钽的弹性模量与人体骨尤为相近,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遮挡”现象发生。多孔结构与人体骨小梁的结构类似,可为成骨细胞提供有利的生长增殖空间及物质交换场所,极大的促进了骨诱导与新骨长入,缩短了骨整合过程。本实施例中,多孔钽主体1上的孔的结构为规则形态。具体地,多孔钽主体1上设有固定部分4,多孔钽主体1通过固定部分4固定于牙槽骨5上,优选地,固定部分4为多个锥孔,锥孔的数量为2个,锥孔的直径为0.5mm,锥孔的锥度为8°,固定部分4保证了牙槽骨5骨增量的初期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多孔钽主体1还设有根据患者缺失牙情况确定的多个种植孔2,多个种植孔设置于多孔钽主体1的顶部。在多孔钽主体1三维顶部合适的位置进行打孔,种植孔2的直径是根据后期种植体的直径确定的,然后将牙龈缝合待骨整合完成后进行二次手术,将多孔钽主体1取出,直接安装备好的种植体,解决了牙槽骨5骨增量的问题,并且可以控制骨增量的形态,更好的满足了种植条件。优选地,种植孔2的数量为2个。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口腔植入物还包括根据患者CT数据设计的翼板3,翼板3紧密贴合于牙槽骨5,有利于多孔钽主体1的精准定位,更好的恢复牙槽骨5成骨的形态,需要指出的是,翼板1与牙槽骨5的覆盖面不小于1/2。此外,多孔钽主体1的内表面填充有使多孔钽主体1与健侧弧度一致的骨粉。实施例二请参阅附图1-2,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口腔植入物,包括:通过健侧关于中线镜像得到的多孔钽主体1,在多孔钽主体1表面增加孔洞以减轻重量,多孔钽主体1采用钽金属3D打印成型,优选地,多孔钽主体1的长度为140mm,多孔钽主体1的厚度为1mm。需要指出的是,钽金属有“亲生物金属”之称,生物相容性优异,呈生物惰性,抗腐蚀性能优异、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植入物,包括:通过健侧关于中线镜像得到的多孔钽主体(1),所述多孔钽主体(1)上设有固定部分(4),所述多孔钽主体(1)通过所述固定部分(4)固定于牙槽骨(5)上;/n根据患者缺失牙情况确定的多个种植孔(2),多个所述种植孔设置于所述多孔钽主体(1)的顶部;/n其特征在于:根据患者CT数据设计的翼板(3),所述翼板(3)紧密贴合于所述牙槽骨(5);所述多孔钽主体(1)的内表面填充有使所述多孔钽主体(1)与所述健侧弧度一致的骨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植入物,包括:通过健侧关于中线镜像得到的多孔钽主体(1),所述多孔钽主体(1)上设有固定部分(4),所述多孔钽主体(1)通过所述固定部分(4)固定于牙槽骨(5)上;
根据患者缺失牙情况确定的多个种植孔(2),多个所述种植孔设置于所述多孔钽主体(1)的顶部;
其特征在于:根据患者CT数据设计的翼板(3),所述翼板(3)紧密贴合于所述牙槽骨(5);所述多孔钽主体(1)的内表面填充有使所述多孔钽主体(1)与所述健侧弧度一致的骨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钽主体(1)采用钽金属3D打印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钽主体(1)的长度为20mm-140mm,所述多孔钽主体(1)的厚度为0.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奎雪李宁康树靖史春宝王振国岳术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春立航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