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多层固定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5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施工用多层固定脚手架,脚手架本体,脚手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支撑柱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支撑柱与第一连接块连接处外围4个面分别设有卡位块A,第一支撑柱上下两端均可与第一连接柱相连接,第一连接柱与第一支撑柱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通孔,第一连接通孔外围位于第一连接柱侧面设有3个卡位环A,第一连接柱正面中心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两侧分别设有卡位环B,第二连接通孔可以连接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柱连接处外围两侧设有卡位块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坚固,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用多层固定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施工用多层固定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脚手架的稳固与否直接影响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施工用多层固定脚手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用多层固定脚手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脚手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一连接块连接处外围4个面分别设有卡位块A,所述第一支撑柱上下两端均可与第一连接柱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外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侧面设有3个卡位环A,所述第一连接柱正面中心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两侧分别设有卡位环B,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可以连接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处外围两侧设有卡位块B。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有第一硅胶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侧设有第二硅胶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柱两侧设有第三连接通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连接通孔与第一连接通孔贯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位环A包括表面定位环,所述表面定位环内活动连接有紧固钢丝环,所述紧固钢丝环又与限位钢丝环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层设置卡位块A、卡位环A、卡位环B、卡位块B,使得第一支撑柱、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彼此之间能够紧密结合,同时也减少了整个脚手架本体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卡位环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脚手架本体,2-第一支撑柱,21-第一连接块,22-第一硅胶圈,23-卡位块A,3-第一连接柱,31-第一连接通孔,311-卡位环A,3111-表面定位环,3112-紧固钢丝环,3113-限位钢丝环,32-第二连接通孔,321-卡位环B,33-第三连接通孔,4-第二连接柱,41-第二连接块,42-卡位块B,43-第二硅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涉及的(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是在结构上的改进,而非针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也即,本技术虽然涉及一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但并不包含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本身所提出的改进本技术对于(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用多层固定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1,脚手架本体1包括第一支撑柱2、第一连接柱3、第二连接柱4,第一支撑柱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21,第一支撑柱2与第一连接块21连接处外围4个面分别设有卡位块A23,第一支撑柱2上下两端均可与第一连接柱3相连接,第一连接柱3与第一支撑柱2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通孔31,第一连接通孔31外围位于第一连接柱3侧面设有3个卡位环A311,第一连接柱3正面中心设有第二连接通孔32,第二连接通孔32两侧分别设有卡位环B321,第二连接通孔32可以连接第二连接柱4,第二连接柱4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块41,第二连接块41与第二连接柱4连接处外围两侧设有卡位块B42。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21远离第一支撑柱2的一侧设有第一硅胶圈22。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块41远离第二连接柱4的一侧设有第二硅胶圈43。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3两侧设有第三连接通孔33。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通孔33与第一连接通孔31贯通。本实施例中,卡位环A311包括表面定位环3111,表面定位环3111内活动连接有紧固钢丝环3112,紧固钢丝环3112又与限位钢丝环3113活动连接。本技术的脚手架在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柱2上下两个方向插在第一连接柱3的第一连接通孔31内,然后将卡位环A311与卡位块A23咬合限位,进而可以将第一连接柱3与第一支撑柱2实现固定,即将限位钢丝环3113套设在卡位块A23上,然后下压紧固钢丝环3112,使得卡位环A311与卡位块A23咬合限位,将第二连接柱4的第二连接块41从两个方向插入第二连接通孔32,然后同样的原理将卡位环B321与卡位块B42咬合,实现第二连接柱4与第一连接柱3的连接,以此操作反复搭建,使得脚手架本体1得以按照高度要求搭建完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用多层固定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本体(1)包括第一支撑柱(2)、第一连接柱(3)、第二连接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21),所述第一支撑柱(2)与第一连接块(21)连接处外围4个面分别设有卡位块A(23),所述第一支撑柱(2)上下两端均可与第一连接柱(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3)与所述第一支撑柱(2)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通孔(31),所述第一连接通孔(31)外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柱(3)侧面设有3个卡位环A(311),所述第一连接柱(3)正面中心设有第二连接通孔(32),所述第二连接通孔(32)两侧分别设有卡位环B(321),所述第二连接通孔(32)可以连接第二连接柱(4),所述第二连接柱(4)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块(41),所述第二连接块(41)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连接处外围两侧设有卡位块B(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多层固定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本体(1)包括第一支撑柱(2)、第一连接柱(3)、第二连接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21),所述第一支撑柱(2)与第一连接块(21)连接处外围4个面分别设有卡位块A(23),所述第一支撑柱(2)上下两端均可与第一连接柱(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3)与所述第一支撑柱(2)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通孔(31),所述第一连接通孔(31)外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柱(3)侧面设有3个卡位环A(311),所述第一连接柱(3)正面中心设有第二连接通孔(32),所述第二连接通孔(32)两侧分别设有卡位环B(321),所述第二连接通孔(32)可以连接第二连接柱(4),所述第二连接柱(4)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块(41),所述第二连接块(41)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连接处外围两侧设有卡位块B(4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朴华建设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