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25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结构,包括套筒、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接头灌浆料块、灌浆口、排浆口、螺丝、螺纹孔、密封垫圈以及嵌合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与传统的套筒灌浆连接结构相比,增加设置了螺纹孔、螺丝以及嵌合孔,在进行灌浆之前,可通过螺丝进行第一钢筋和第一密封圈的夹紧,实现初步固定,避免灌浆料未干或未灌浆时,触碰或撞击,而发生分离、浆料移动,保障了后续的连接效果;还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可为套筒两端与第一钢筋、第二钢筋连接处,提供密封,同时设置了密封垫圈,可为螺丝安装处提供密封,保障了灌浆的密封,避免浆料从套筒两端、螺纹孔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浆连接结构,具体是一种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结构,属于套筒灌浆连接结构应用

技术介绍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有金属套筒插入钢筋,并灌注高强、早强、可微膨胀的水泥基灌浆料,通过刚度很大的套筒对可微膨胀灌浆料的约束作用,在钢筋表面和套筒内侧间产生正向作用力,钢筋借助该正向力在其粗糙的、带肋的表面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受力钢筋之间应力的传递。现有的套筒灌浆连接结构,在钢筋插入套筒中后,缺少初步限位的结构,在未灌入浆料、浆料未干时,受到外力,易出现分离,或使浆料移动,可能会影响后期的连接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结构,包括套筒、第一钢筋以及第二钢筋,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分别与套筒的两端套接,所述套筒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灌浆口以及排浆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第一钢筋(2)以及第二钢筋(3),所述套筒(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圈(4)以及第二密封圈(5),所述第一钢筋(2)和第二钢筋(3)分别与套筒(1)的两端套接,所述套筒(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灌浆口(7)以及排浆口(8),所述套筒(1)内部、灌浆口(7)以及排浆口(8)均通过填充形成接头灌浆料块(6);/n所述套筒(1)表面设置有两组螺纹孔(10)组,且两组螺纹孔(10)组由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螺纹孔(10)构成,所述螺纹孔(10)的一端与套筒(1)内部连通,所述螺纹孔(10)的另一端设置有嵌合孔(12),所述螺纹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第一钢筋(2)以及第二钢筋(3),所述套筒(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圈(4)以及第二密封圈(5),所述第一钢筋(2)和第二钢筋(3)分别与套筒(1)的两端套接,所述套筒(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灌浆口(7)以及排浆口(8),所述套筒(1)内部、灌浆口(7)以及排浆口(8)均通过填充形成接头灌浆料块(6);
所述套筒(1)表面设置有两组螺纹孔(10)组,且两组螺纹孔(10)组由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螺纹孔(10)构成,所述螺纹孔(10)的一端与套筒(1)内部连通,所述螺纹孔(10)的另一端设置有嵌合孔(12),所述螺纹孔(10)螺纹安装有螺丝(9),所述螺丝(9)的头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圈(11),且螺丝(9)的头部和密封垫圈(11)嵌合在嵌合孔(12)内部,所述第一钢筋(2)和第二钢筋(3)均匀螺丝(9)的末端紧密接触。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靓婧庞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