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的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2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的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及其生产方法,所述墙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叶墙(1)、保温板(2)、外叶墙(3);在所述内叶墙体内部设置有方钢管(13);在所述墙体上设置有调节紧固件(4)、线路设备(5)、网络路由器系统(6)。所述墙体可以利用普通墙板生产线进行高效生产,适用于会议室、宾馆、地下室、娱乐场所、商场、餐厅、酒店、民房、车库等各种大中型建筑场所的室内墙体,使得网络信号覆盖面积增强,提高发送和接收移动端信号的覆盖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的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涉及绿色节能钢混组合结构的建筑节能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尤其是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的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各种建筑(构筑)物大量建设,建筑行业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我国建筑业的墙体节能保温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室内的墙体通常为混凝土材料,其砖混结构、钢混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施工周期较长,对墙体结构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人工成本较高,保温和密闭性能较差。安装后外保温与主体结构一体化程度低,易产生裂缝、脱落等缺陷,对工程质量存在极大隐患和缺陷,成本高且不易推广。与此同时,墙体对网络信号的要求也越来越苛求。虽然现阶段无线通信网络也在迅猛发展,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由于各种墙体对于屋内空间的分割,使得室内通信信号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网络信号经过墙体的消耗后低于(接近)移动端的接受灵敏度,造成移动端的信号不良等。生产墙体的不同建筑材料对于无线网络信号的屏蔽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建筑材料中对电磁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的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叶墙(1)、保温板(2)、外叶墙(3);在所述内叶墙体内部设置有方钢管(13);在所述墙体上设置有调节紧固件(4)、线路设备(5)、网络路由器系统(6);在所述外叶墙(3)的外侧的腔体内设有所述线路设备(5)和所述网络路由器系统(6);所述线路设备(5)包括隔热层(51)、网线电线(52)、网线接头线盒(53)、连墙定位块(54)、网线套管(55)、刚性防护管(56);所述网络路由器系统(6)包括路由器(61)、天线(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的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叶墙(1)、保温板(2)、外叶墙(3);在所述内叶墙体内部设置有方钢管(13);在所述墙体上设置有调节紧固件(4)、线路设备(5)、网络路由器系统(6);在所述外叶墙(3)的外侧的腔体内设有所述线路设备(5)和所述网络路由器系统(6);所述线路设备(5)包括隔热层(51)、网线电线(52)、网线接头线盒(53)、连墙定位块(54)、网线套管(55)、刚性防护管(56);所述网络路由器系统(6)包括路由器(61)、天线(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的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线电线(52)布设在所述网线套管(55)内部;
所述网线套管(55)最内层设置有所述隔热层(51)、最外层设置有所述刚性防护管(56);
所述刚性防护管(56)的外侧与所述内叶墙(1)紧固连接;
所述网线套管(55)的外侧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连墙定位块(54);
所述网线套管(55)的终端在内叶墙(1)边缘设置网线接头线盒(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的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器(61)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叶墙(3)外侧壁的保护层(12)内壁平齐,在所述路由器(61)的下侧设有所述线路设备(5),所述线路设备(5)依次穿过外叶墙(3)、保温板(2)、内叶墙(1)并伸至内叶墙(1)内侧;
在所述内叶墙(1)上开洞设置有网线接头线盒(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的网络一体化保温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绍杰张宗军刘新伟吴丁华薛建新廖逸安吴其洪张亚东刘军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