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楼板构造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1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叠合楼板构造件及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混凝土基体,所述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锚固筋,所述锚固筋的一端延伸至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内部,所述锚固筋的另一端延伸至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外部,所述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左端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固定设置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上表面和锚固筋下表面到预制混凝土基体底面的高度相等。通过将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基体内的锚固筋与连接筋进行固定连接,浇入现浇混凝土后提高了楼板的整体性和强度质量。浇入现浇混凝土后,现浇混凝土层形成凸型结构,较传统结构相比,增大了接触面积,现浇混凝土层嵌入预留槽内提高了抗剪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楼板构造件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为建筑叠合楼板构件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历程中,装配式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叠合楼板是装配式结构中应用最多的技术。叠合楼板是预制混凝土板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楼板构件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施工时预制楼板构件下面支撑有临时组件,同时可用做上部现浇混凝土的底模。预制构件之间的板缝成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施工板缝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结构整体性效果,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且影响到下道抹灰工序的施工。安装标准规范现有预制楼板构件均只可做到50~80mm厚,用大量的现浇层保证混凝土楼板的整体性和强度质量。而且大量的现浇层混凝土需要时间进行凝固才能达到强度,所以拆模等待时间比较长。然后才能再对板缝处的浮浆进行清除、表面进行剔凿打磨等处理,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楼板构件之间只能通过大量的现浇层以保证混凝土楼板的整体性和强度质量而存在施工周期长、整体性和强度质量差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楼板构造件,包括预制混凝土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锚固筋(5),所述锚固筋(5)的一端延伸至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内部,所述锚固筋(5)的另一端延伸至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外部,所述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左端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预留槽(8),所述预留槽(8)内固定设置有连接筋(7),所述连接筋(7)上表面和锚固筋(5)下表面到预制混凝土基体底面的高度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楼板构造件,包括预制混凝土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锚固筋(5),所述锚固筋(5)的一端延伸至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内部,所述锚固筋(5)的另一端延伸至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外部,所述预制混凝土基体的左端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预留槽(8),所述预留槽(8)内固定设置有连接筋(7),所述连接筋(7)上表面和锚固筋(5)下表面到预制混凝土基体底面的高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构造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8)的截面为开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构造件,其特征在于:预留槽(8)的截面为开口状的矩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荣芳尹万云金仁才胡为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