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区与非被动区分界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2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区与非被动区分界的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地下室的顶板结构为H型钢梁上焊接钢筋桁架楼承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面为压型钢板;压型钢板底面依次设置有界面剂层、第一粘接砂浆层和岩棉条;压型钢板底部的岩棉条采用耐碱网格布和被动锚栓固定在楼承板内;钢梁的外周面喷涂有防火漆层,钢梁底部翼缘板底面粘贴一层岩棉条,腹板两侧粘贴两层岩棉条,外层岩棉条的外表面与翼缘板底面岩棉条的侧面齐平;地下室外墙的内表面从顶板底面下返1m范围内设置一层岩棉条;外墙外表面粘贴挤塑板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在框架结构建筑被动区与被动区之间形成很好的分隔,减少两区之间的热量传递,而且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区与非被动区分界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低能耗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区与非被动区分界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的背景下,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建筑节能正为实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并普及超低能耗建筑(也称为被动房),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得热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各种被动式节能手段与建筑围护结构高效节能技术相结合,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前提下,通过大幅度降低建筑热/冷负荷,最大限度地摆脱对主动式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进而降低建筑采暖和制冷能耗,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已成为国际建筑节能技术领先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但是超低能耗建筑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国外已经较为成熟的被动房技术无法在国内直接使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要求有完整的保温隔热圈,即建筑四面都需要有保温隔热措施。地下室如果是被动区,则地下室底板也需设置保温措施,但是国内地下室一般都比较潮湿且因地下水等原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区与非被动区分界的结构,包括地下室和地下室上部楼层,其特征是:地下室为非被动区,上部楼层为被动区;地下室的顶板(1)结构为H型钢梁(2)上焊接钢筋桁架楼承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面为压型钢板(11);压型钢板(11)底面依次设置有界面剂层(12)、第一粘接砂浆层(14)和多块岩棉条(3);压型钢板(11)底部的岩棉条(3)采用耐碱网格布(4)拉结成整体后,用被动锚栓(13)固定在楼承板内;/n钢梁(2)的外周面喷涂有防火漆层,钢梁(2)底部翼缘板底面粘贴一层岩棉条(3),腹板两侧粘贴两层岩棉条(3),外层岩棉条(3)的外表面与翼缘板底面岩棉条(3)的侧面齐平;/n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区与非被动区分界的结构,包括地下室和地下室上部楼层,其特征是:地下室为非被动区,上部楼层为被动区;地下室的顶板(1)结构为H型钢梁(2)上焊接钢筋桁架楼承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面为压型钢板(11);压型钢板(11)底面依次设置有界面剂层(12)、第一粘接砂浆层(14)和多块岩棉条(3);压型钢板(11)底部的岩棉条(3)采用耐碱网格布(4)拉结成整体后,用被动锚栓(13)固定在楼承板内;
钢梁(2)的外周面喷涂有防火漆层,钢梁(2)底部翼缘板底面粘贴一层岩棉条(3),腹板两侧粘贴两层岩棉条(3),外层岩棉条(3)的外表面与翼缘板底面岩棉条(3)的侧面齐平;
地下室外墙(7)的内表面从顶板(1)底面下返1m范围内设置一层岩棉条(3);地下室外墙(7)外表面粘贴挤塑板层(71),挤塑板层(71)一部分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地上,一部分延伸至地面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区与非被动区分界的结构,其特征是:钢梁(2)的底面依次设置防火漆层、耐碱网格布、粘接砂浆和岩棉条(3);钢梁(2)腹板的侧面依次设置防火漆层、耐碱网格布、粘接砂浆、岩棉条(3)、耐碱网格布(4)、粘接砂浆和岩棉条(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被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赫钟远享王国强许晓煌赵世华朱文军夏烨李炜兴王忠云董福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