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0006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包括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两侧的侧模板、分别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底部和待浇筑的面层底部的两个托架、设置在高桩码头上的若干扁担架,扁担架包括主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高桩码头上,主梁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主梁分别通过反吊螺杆与两个托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快捷,简化施工工序,提高码头面上部结构施工质量,并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
本技术属于高桩码头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
技术介绍
考虑到高桩码头前沿管沟的布置及高桩码头前沿区域的受力情况,高桩梁板码头结构通常由横梁、纵梁、前系梁及面层等组成;前系梁位于码头的最前端,距离最前端的基桩一般有2至4米不等的间距,将不同排架的横梁连接一起,加强刚度,前系梁与纵梁走向一致,均沿着码头前沿线方向。前系梁往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常与普通纵梁等高,通常码头的桩基施工、纵横梁结构、面层结构施工完毕后方进行前系梁的施工,前系梁施工是码头面结构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而因其比前端的基桩更靠海侧,因此常常采用在前端基桩上安装钢抱箍、钢抱箍上垂直于码头前沿悬挑型钢作为支撑结构,工字钢前伸至前系梁底部,再搭设底部模板、侧向模板、内侧拉杆、安装钢筋后进行前系梁的混凝土浇筑,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了龄期后需要进行反吊的抱箍、型钢的拆除,且倘若前系梁距离前排基桩较大,容易出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悬挑的型钢出现较大沉降,前系梁底标高比设计标高低、前系梁上部的面层也随之往下沉降,面层的预埋件如系船柱的螺杆等均随之下降,当前系梁一次浇筑厚度过大、或下部支撑型钢刚度不足,会导致预埋件沉降过大,后期无法安装预埋件的主体构件,严重影响码头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安装方便快捷,简化施工工序,提高码头面上部结构施工质量,并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包括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两侧的侧模板、分别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底部和待浇筑的面层底部的两个托架、设置在高桩码头上的若干扁担架,扁担架包括主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高桩码头上,主梁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主梁分别通过反吊螺杆与两个托架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安装方便快捷,简化施工工序,通过主梁和反吊螺杆支撑托架,保证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保证高桩码头现浇前系梁及面板的施工进度,高效作业。进一步地,第二支架包括两根立柱和两根横撑,两根立柱固定在高桩码头上,两根横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上,且两根横撑与两根立柱之间围成一矩形区域,主梁固定在矩形区域内。通过两根横撑上下固定与平衡主梁,使得主梁水平设置。进一步地,反吊螺杆的两端分别竖直穿过主梁和托架后连接有第一螺帽。通过旋转调节反吊螺杆上的两个第一螺帽,实现调节主梁与托架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主梁与任一托架之间的反吊螺杆的数量为二,托架包括两根与主梁垂直的次梁、设置在两根次梁上的木枋支撑杆组、设置在木枋支撑杆组上的第一抛光木板,木枋支撑杆组包括与主梁数量相同的第一支撑杆、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多根第一木枋和多根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位于相应主梁的下方且与主梁平行,第一木枋和第二支撑杆均与第一支撑杆平行,且两者交错设置,两根反吊螺杆的一端分别穿过两根次梁后与第一螺帽连接,第一抛光木板与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供反吊螺杆穿过的通孔。进一步地,次梁和第一支撑杆均由两根并排的工字钢焊接而成,第二支撑杆为工字钢。进一步地,位于主梁上方的第一螺帽与主梁之间和位于托架下方的第一螺帽与托架之间均设有第一钢垫片。进一步地,侧模板包括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外侧的外模板、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内侧的内模板,外模板的高度与高桩码头横梁的高度相同,内模板与两个托架连接形成Z字型,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设有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外模板和内模板后均连接有第二螺帽。通过旋转调节对拉螺杆上的两个第二螺帽,实现调节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外模板包括待浇筑的前系梁抵接的第二抛光木板、设置在第二抛光木板上的木枋组、设置在木枋组上的钢管,木枋组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第二木枋,钢管与第二木枋垂直,内模板的结构与外模板相同,对拉螺杆的一端穿过外模板的第二抛光木板和钢管后与一第二螺帽连接,另一端穿过内模板的第二抛光木板和钢管后与另一第二螺帽连接。进一步地,位于待浇筑的前系梁同一侧的第二螺帽与钢管之间设有第二钢垫片。进一步地,主梁由两根并排的工字钢焊接而成。附图说明图1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的侧视图;图3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中扁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中侧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中侧模板的侧视图;图7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进行浇筑施工后的示意图。图中,1-侧模板,11-外模板,111-第二抛光木板,112-第二木枋,113-钢管,12-内模板,13-对拉螺杆,14-第二螺帽,15-第二钢垫片,2-托架,21-次梁,22-第一支撑杆,23-第一木枋,24-第二支撑杆,25-第一抛光木板,3-扁担架,31-主梁,32-第一支架,33-第二支架,331-立柱,332-横撑,34-反吊螺杆,35-第一螺帽,36-第一钢垫片,4-高桩码头,41-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的侧视图。一种适应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包括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两侧的侧模板1、分别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底部和待浇筑的面层底部的两个托架2、设置在高桩码头4上的若干扁担架3,扁担架3包括主梁31、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固定在高桩码头4上,主梁31设置在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上,主梁31分别通过反吊螺杆34与两个托架2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主梁31由两根并排的工字钢焊接而成。请结合参阅图3,图3为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中扁担架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支架33包括两根立柱331和两根横撑332,两根立柱331固定在高桩码头4上,两根横撑33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331上,且两根横撑332与两根立柱331之间围成一矩形区域,主梁31固定在矩形区域内。通过两根横撑332固定与平衡主梁31,使得主梁31水平设置,主梁31与高桩码头4的横梁41平行。第一支架32设置在靠近高桩码头4前沿的纵梁上,第二支架33位于第二支架33的后方,第一支架32为工字钢,其和主梁31焊接。第一支架32在前系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作为受压构件,承担主梁31的重量。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与主梁31连接处加焊三角板。反吊螺杆34的两端分别竖直穿过主梁31和托架2后连接有第一螺帽35。反吊螺杆34与第一螺帽35形成螺纹副,使得主梁31通过反吊螺杆34和第一螺帽35吊住托架2,并且通过旋转调节反吊螺杆34上的两个第一螺帽,实现调节主梁31与托架2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托架2能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在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两侧的侧模板、分别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底部和待浇筑的面层底部的两个托架、设置在高桩码头上的若干扁担架,所述扁担架包括主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高桩码头上,所述主梁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所述主梁分别通过反吊螺杆与两个托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两侧的侧模板、分别设置在待浇筑的前系梁底部和待浇筑的面层底部的两个托架、设置在高桩码头上的若干扁担架,所述扁担架包括主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高桩码头上,所述主梁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所述主梁分别通过反吊螺杆与两个托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根立柱和两根横撑,所述两根立柱固定在高桩码头上,所述两根横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上,且所述两根横撑与两根立柱之间围成一矩形区域,所述主梁固定在矩形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吊螺杆的两端分别竖直穿过主梁和托架后均连接有第一螺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桩码头的反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与任一托架之间的反吊螺杆的数量为二,所述托架包括两根与主梁垂直的次梁、设置在两根次梁上的木枋支撑杆组、设置在木枋支撑杆组上的第一抛光木板,所述木枋支撑杆组包括与主梁数量相同的第一支撑杆、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多根第一木枋和多根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相应主梁的下方且与主梁平行,所述第一木枋和第二支撑杆均与第一支撑杆平行,且两者交错设置,两根所述反吊螺杆的一端分别穿过两根次梁后与第一螺帽连接,所述第一抛光木板与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供反吊螺杆穿过的通孔。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光华赵耀璞郭远明吴经势黄国忠王盟许应杰王震陈恩锋顾维广曹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