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91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1
一种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包括能套置在针织机的导线杆上的管体,管体是能形变的弹性管体,管体的两端开口,在管体的内壁上分布有能紧套在导线杆外表面上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管体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在管体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能增加管体表面摩擦力的外壁凹槽,外壁凹槽的宽度为0.1~0.3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套管能保护导线杆的外表面,减少导线杆的磨损,延长导线杆的使用寿命,套管磨损后直接更换套管即可;在管体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或分布有凸粒,增加管体内壁的摩擦,在管体外壁上设置有外壁凹槽,增加管体外壁的摩擦性能,引导纱线的效果更为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机导线杆制作技术,尤其指一种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0510031628.9名称为《绕线机导线杆》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绕线机导线杆。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绕线机导线杆不耐磨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绕线机导线杆表面采用物理气相沉积镀膜技术(PVD),如真空离子镀膜方法,镀陶瓷类钛基或金属基氮化物层。主要是用于电机、马达、空调压缩机制造用的绕线机设备。然而,该导线杆制作成本较高,而且导线杆磨损后更换不方便,因此该导线杆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保护导线杆,延长导线杆使用寿命的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包括能套置在针织机的导线杆上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是能形变的弹性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开口,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分布有能紧套在导线杆外表面上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管体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能增加管体表面摩擦力的外壁凹槽,所述外壁凹槽的宽度为0.1~0.3mm。作为改进,所述环形凸起的轴向截面可优选呈半圆形。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凸起可优选等间隔地分布在管体内壁上,相邻环形凸起的圆心间距为3~5mm。作为改进,所述管体的壁厚可优选为2~3mm。作为改进,在管体内壁和环形凸起外表面上可优选覆盖有一层能提高管体内表面耐磨性能的聚碳酸酯保护层。作为改进,管体开口的直径与环形凸起轴向截面直径的比值可优选为12:1~30:1。根据导线杆的直径制作适当直径的管体,并确保环形凸起的厚度能紧套在导线杆上,同时控制环形凸起的厚度保证管体能顺利地套入在导线杆上。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本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包括能套置在针织机的导线杆上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是能形变的弹性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开口,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分布有能紧压在导线杆外表面上的凸粒,所述凸粒与管体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能增加管体表面摩擦力的外壁凹槽,所述外壁凹槽的宽度为0.1~0.3mm。作为改进,任一凸粒的正俯视投影可优选呈圆形、菱形、正多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进一步改进,所述凸粒可优选均匀分布在管体内壁上,当所述凸粒的正俯视投影为圆形时,相邻凸粒的距离为3~5mm。作为改进,在管体内壁和凸粒外表面上可优选覆盖有一层能提高管体内表面耐磨性能的聚碳酸酯保护膜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导线杆的外壁上套置耐磨套管,耐磨套管能保护导线杆的外表面,针织线经过套管的管体而不与导线杆直接接触,减少导线杆的磨损,延长导线杆的使用寿命,套管磨损后直接更换套管即可,维修更换成本降低;在管体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或分布有凸粒,增加管体内壁的摩擦力,使管体能紧套在导线杆上,避免管体在导线杆转动时出现位移;在管体外壁上设置有外壁凹槽,增加管体外壁的摩擦性能,引导纱线的效果更为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1中应用在针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包括能套置在针织机的导线杆2上的管体1,管体1是能形变的弹性管体,管体1的两端开口,在管体1的内壁上分布有能紧套在导线杆2外表面上的环形凸起11,环形凸起11与管体1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在管体1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能增加管体表面摩擦力的外壁凹槽,外壁凹槽的宽度为0.1~0.3mm。环形凸起11的轴向截面呈半圆形。环形凸起11等间隔地分布在管体内壁上,相邻环形凸起11的圆心间距S为3~5mm。管体1的壁厚H为2~3mm。在管体内壁和环形凸起11外表面上覆盖有一层能提高管体内表面耐磨性能的聚碳酸酯保护层3。管体开口的直径D与环形凸起11轴向截面直径的比值为12:1~30:1。第二种实施例的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包括能套置在针织机的导线杆2上的管体1,管体1是能形变的弹性管体,管体1的两端开口,在管体1的内壁上分布有能紧压在导线杆2外表面上的凸粒,凸粒与管体1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在管体1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能增加管体表面摩擦力的外壁凹槽,外壁凹槽的宽度为0.1~0.3mm。任一凸粒的正俯视投影呈圆形、菱形、正多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凸粒均匀分布在管体内壁上,当凸粒的正俯视投影为圆形时,相邻凸粒的距离为3~5mm。在管体内壁和凸粒外表面上覆盖有一层能提高管体内表面耐磨性能的聚碳酸酯保护膜层。工作原理:将管体1套置在导线杆2上从而针织线从管体1外壁上经过,减少对导线杆2的磨损,管体1磨损后从导线杆2上取下管体1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包括能套置在针织机的导线杆(2)上的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是能形变的弹性管体,所述管体(1)的两端开口,在所述管体(1)的内壁上分布有能紧套在导线杆(2)外表面上的环形凸起(11),所述环形凸起(11)与管体(1)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在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能增加管体表面摩擦力的外壁凹槽,所述外壁凹槽的宽度为0.1~0.3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包括能套置在针织机的导线杆(2)上的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是能形变的弹性管体,所述管体(1)的两端开口,在所述管体(1)的内壁上分布有能紧套在导线杆(2)外表面上的环形凸起(11),所述环形凸起(11)与管体(1)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在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轴向设置有能增加管体表面摩擦力的外壁凹槽,所述外壁凹槽的宽度为0.1~0.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11)的轴向截面呈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11)等间隔地分布在管体内壁上,相邻环形凸起(11)的圆心间距(S)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壁厚(H)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用于针织机导线杆上的耐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管体内壁和环形凸起(11)外表面上覆盖有一层能提高管体内表面耐磨性能的聚碳酸酯保护层(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黄聪杰陈辉沈智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金穗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