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炒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86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籽炒料机,其结构包括基座、炒料筒、加热座、进料口、落料槽、电加热管、刮杆、搅拌杆、出料口、液压缸、主轴、电机、轴承,电加热管嵌入安装于炒料筒内壁上,刮杆末端与主轴固定连接,刮杆首端贴合于炒料筒内壁表面,搅拌杆固定安装于主轴上,出料口设于炒料筒左端,液压缸末端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液压缸伸缩端与炒料筒右下方固定连接,主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炒料筒内,主轴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通过刮杆的转动即可防止物料粘锅的情况,且通过刮杆与搅拌杆可实现对物料有效的搅拌,通过进料口采用插接的方式设计,若损坏时,也可轻松更换,该装置操作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籽炒料机
本技术是一种油茶籽炒料机,属于榨油设备

技术介绍
油茶籽油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清理除杂、去壳、炒料、压榨制油、毛油除杂、脱酸、水洗、脱色、脱臭、脱脂、精滤、包装等设备完成茶油的制取,其中,炒料机是用来将原料进行翻转炒制的设备,以便将炒制后的原料进行下一步的深加工。炒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油的颜色、气味、质量和出油率,有“三分压榨,七分炒料”的说法,可见炒料在榨油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该现有技术结构复杂,炒料不均匀,料斗大多采用焊接结构,若损坏时,更换麻烦,且容易产生粘锅情况,影响下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籽炒料机,以解决现有结构复杂,炒料不均匀,料斗大多采用焊接结构,若损坏时,更换麻烦,且容易产生粘锅情况,影响下次使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茶籽炒料机,其结构包括基座、炒料筒、加热座、进料口、落料槽,所述炒料筒安装于基座上方,所述加热座固定安装于炒料筒上方,所述进料口安装于炒料筒左侧,所述落料槽固定安装于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籽炒料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基座(1)、炒料筒(2)、加热座(3)、进料口(4)、落料槽(5),所述炒料筒(2)安装于基座(1)上方,所述加热座(3)固定安装于炒料筒(2)上方,所述进料口(4)安装于炒料筒(2)左侧,所述落料槽(5)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所述落料槽(5)安装于炒料筒(2)左侧,所述炒料筒(2)包括电加热管(201)、刮杆(202)、搅拌杆(203)、出料口(204)、液压缸(205)、主轴(206)、电机(207)、轴承(208),所述电加热管(201)嵌入安装于炒料筒(2)内壁上,所述刮杆(202)末端与主轴(206)固定连接,所述刮杆(202)首端贴合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籽炒料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基座(1)、炒料筒(2)、加热座(3)、进料口(4)、落料槽(5),所述炒料筒(2)安装于基座(1)上方,所述加热座(3)固定安装于炒料筒(2)上方,所述进料口(4)安装于炒料筒(2)左侧,所述落料槽(5)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所述落料槽(5)安装于炒料筒(2)左侧,所述炒料筒(2)包括电加热管(201)、刮杆(202)、搅拌杆(203)、出料口(204)、液压缸(205)、主轴(206)、电机(207)、轴承(208),所述电加热管(201)嵌入安装于炒料筒(2)内壁上,所述刮杆(202)末端与主轴(206)固定连接,所述刮杆(202)首端贴合于炒料筒(2)内壁表面,所述搅拌杆(203)固定安装于主轴(206)上,所述出料口(204)设于炒料筒(2)左端,所述液压缸(205)末端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所述液压缸(205)伸缩端与炒料筒(2)右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主轴(206)通过轴承(208)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东佳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