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亚东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79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顶部安装有支架、电机和吸泵,塔体的内部安装有螺杆和滑杆,且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塔体外部,塔体的侧壁上分别连接加药口、进水口和抽水口,并在塔体的底部连接带有阀门的清洗口。本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吸水机构和电机启动,反冲机构闭合,其吸引力透过通道传递至圆孔附近,吸收整个塔体内壁残留的液体,液体顺着吸管进入回收池内,吸收完成后,反冲机构和电机启动,送水泵工作抽取蓄水池内的液体从出水管流出,隔板绕转轴旋转,反冲液体从圆孔排出,不断的冲刷主管的内部以及塔体的内部,对残留的余水收集,避免后续处理效果以及处理的结果产生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生化处理技术用于污水处理迄今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其相关的基础理论却是在近二十余年中逐步得到基本的确立。长期以来,医疗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基本都是通过经验法进行设计的。在根据污水处理设计原理,污水会进行处理装置加药处理后,其中部分的污水会吸附在处理装置的内壁上,长时间的使用,大量的药渣和污水留下的余水水分子在不断聚集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大颗粒的水滴,由于大颗粒水滴具有一定的重力,水泵所用的负压力,不一定可以将水滴完全吸收,没有对于这方面的装置及工艺进行处理,导致吸收的不彻底,会存在污水处理装置内部,导致在进行后续的加药处理中,其所加的药量不准确,对处理效果以及处理的结果容易产生影响,需要对存在的这些余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具有对残留的余水收集,避免后续处理效果以及处理的结果产生偏差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顶部安装有支架和电机,塔体的内部安装有螺杆和滑杆,且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塔体外部,塔体的侧壁上分别连接加药口、进水口和抽水口,并在塔体的底部连接带有阀门的清洗口;所述电机上连接的皮带与延伸至塔体外部的螺杆相接,螺杆位于塔体内部的外壁上啮合圆盘,圆盘的另一端由滑杆贯穿,圆盘的底部连接伸缩管,圆盘的内部连接有与伸缩管连通的通道,圆盘与塔体相接的外周面上分布与通道相连通的圆孔;所述伸缩管的外部套有主管,主管位于伸缩管上端的侧壁上连接吸水机构,主管位于吸水机构上方的内壁连接防回流机构,主管的顶端连接反冲机构;所述吸水机构包括吸水泵、吸管和回收池,吸管的一端与主管的内部相连通,吸管的另一端与吸水泵相接,吸水泵安装在塔体上,吸水泵出口端连接的管道置于回收池内;所述防回流机构包括弹簧、隔板和转轴,隔板的一端通过贯穿的转轴与主管活动连接,隔板上连接的弹簧端口与主管相接;所述反冲机构包括送水泵、出水管和蓄水池,送水泵的进水端与蓄水池连接,送水泵的出口通过抱箍与出水管相接,出水管的另一端嵌入主管的端口内。优选的,所述伸缩管由不少于3个直径依次减少的管体嵌套组成。优选的,所述防回流机构设置于主管的槽位内,且槽位的直径大于其本身的内径,弹簧和反冲机构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且隔板在弹簧作用下隔断主管。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外径与塔体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在1~5mm。优选的,所述清洗口的下端设置收集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吸水机构和电机启动,反冲机构闭合,圆盘上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吸水泵工作,防回流机构隔绝反冲机构,其吸引力透过通道传递至圆孔附近,吸收整个塔体内壁残留的液体,液体顺着吸管进入回收池内,吸收完成后,反冲机构和电机启动,圆盘继续上下移动,送水泵工作抽取蓄水池内的液体从出水管流出,隔板绕转轴旋转,反冲液体从圆孔排出,不断的冲刷主管的内部以及塔体的内部,并将清洗的液体从清洗口排出,由收集池收集,对残留的余水收集,避免后续处理效果以及处理的结果产生偏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管内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管和圆盘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2的B处放大图。图中:1、塔体;11、螺杆;12、滑杆;13、加药口;14、进水口;15、抽水口;16、清洗口;2、支架;3、电机;5、圆盘;51、伸缩管;52、圆孔;6、通道;7、主管;71、吸水机构;711、吸水泵;712、吸管;713、回收池;72、防回流机构;721、弹簧;722、隔板;723、转轴;73、反冲机构;731、送水泵;732、出水管;733、蓄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包括塔体1,塔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架2和电机3,支架2和电机3并排安装在塔体1上,塔体1的内部安装有螺杆11和滑杆12,螺杆11和滑杆12两者并排放置,且螺杆11的一端延伸至塔体1外部,螺杆11在塔体1外旋转,塔体1的侧壁上分别连接加药口13、进水口14和抽水口15,并在塔体1的底部连接带有阀门的清洗口16,清洗口16的下端设置收集池,反冲产生的液体透过清洗口16流入收集池内,进水口14是污水进入的主要道路,加药口13是添加药液的入口,抽水口15对污水处理后抽水的出口;电机3上连接的皮带与延伸至塔体1外部的螺杆11相接,电机3通过皮带驱动螺杆11旋转,螺杆11位于塔体1内部的外壁上啮合圆盘5,圆盘5的另一端由滑杆12贯穿,滑杆12和螺杆11将圆盘5的两端限位,并且螺杆11旋转可以带动圆盘5上升或者下降,圆盘5的底部连接伸缩管51,伸缩管51由不少于3个直径依次减少的管体嵌套组成,伸缩管51的伸缩功能可以跟随圆盘5上升或者下降,圆盘5的内部连接有与伸缩管51连通的通道6,圆盘5与塔体1相接的外周面上分布与通道6相连通的圆孔52,圆孔52透过通道6可以实现反冲和回收的功能。请参阅图2-3,伸缩管51的外部套有主管7,主管7位于伸缩管51上端的侧壁上连接吸水机构71,主管7位于吸水机构71上方的内壁连接防回流机构72,主管7的顶端连接反冲机构73;吸水机构71包括吸水泵711、吸管712和回收池713,吸管712的一端与主管7的内部相连通,吸管712的另一端与吸水泵711相接,吸水泵711安装在塔体1上,吸水泵711出口端连接的管道置于回收池713内,吸水泵711工作,圆盘5的外径与塔体1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在1~5mm,其吸引力透过通道6传递至圆孔52附近,圆盘5在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吸收整个塔体1内壁残留的液体,液体顺着吸管712进入回收池713内。请参阅图4,防回流机构72包括弹簧721、隔板722和转轴723,隔板722的一端通过贯穿的转轴723与主管7活动连接,隔板722上连接的弹簧721端口与主管7相接,防回流机构72设置于主管7的槽位内,且槽位的直径大于其本身的内径,弹簧721和反冲机构73分别位于隔板722的两侧,且隔板722在弹簧721作用下隔断主管7,弹簧721在反冲机构73没有工作时,对隔板722进行支撑,其隔板722会将主管7上端隔开,避免液体从反冲机构73流出。请参阅图5,反冲机构73包括送水泵731、出水管732和蓄水池733,送水泵731的进水端与蓄水池73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架(2)和电机(3),塔体(1)的内部安装有螺杆(11)和滑杆(12),且螺杆(11)的一端延伸至塔体(1)外部,塔体(1)的侧壁上分别连接加药口(13)、进水口(14)和抽水口(15),并在塔体(1)的底部连接带有阀门的清洗口(16);/n所述电机(3)上连接的皮带与延伸至塔体(1)外部的螺杆(11)相接,螺杆(11)位于塔体(1)内部的外壁上啮合圆盘(5),圆盘(5)的另一端由滑杆(12)贯穿,圆盘(5)的底部连接伸缩管(51),圆盘(5)的内部连接有与伸缩管(51)连通的通道(6),圆盘(5)与塔体(1)相接的外周面上分布与通道(6)相连通的圆孔(52);/n所述伸缩管(51)的外部套有主管(7),主管(7)位于伸缩管(51)上端的侧壁上连接吸水机构(71),主管(7)位于吸水机构(71)上方的内壁连接防回流机构(72),主管(7)的顶端连接反冲机构(73);/n所述吸水机构(71)包括吸水泵(711)、吸管(712)和回收池(713),吸管(712)的一端与主管(7)的内部相连通,吸管(712)的另一端与吸水泵(711)相接,吸水泵(711)安装在塔体(1)上,吸水泵(711)出口端连接的管道置于回收池(713)内;/n所述防回流机构(72)包括弹簧(721)、隔板(722)和转轴(723),隔板(722)的一端通过贯穿的转轴(723)与主管(7)活动连接,隔板(722)上连接的弹簧(721)端口与主管(7)相接;/n所述反冲机构(73)包括送水泵(731)、出水管(732)和蓄水池(733),送水泵(731)的进水端与蓄水池(733)连接,送水泵(731)的出口通过抱箍与出水管(732)相接,出水管(732)的另一端嵌入主管(7)的端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水处理运行的余水回收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架(2)和电机(3),塔体(1)的内部安装有螺杆(11)和滑杆(12),且螺杆(11)的一端延伸至塔体(1)外部,塔体(1)的侧壁上分别连接加药口(13)、进水口(14)和抽水口(15),并在塔体(1)的底部连接带有阀门的清洗口(16);
所述电机(3)上连接的皮带与延伸至塔体(1)外部的螺杆(11)相接,螺杆(11)位于塔体(1)内部的外壁上啮合圆盘(5),圆盘(5)的另一端由滑杆(12)贯穿,圆盘(5)的底部连接伸缩管(51),圆盘(5)的内部连接有与伸缩管(51)连通的通道(6),圆盘(5)与塔体(1)相接的外周面上分布与通道(6)相连通的圆孔(52);
所述伸缩管(51)的外部套有主管(7),主管(7)位于伸缩管(51)上端的侧壁上连接吸水机构(71),主管(7)位于吸水机构(71)上方的内壁连接防回流机构(72),主管(7)的顶端连接反冲机构(73);
所述吸水机构(71)包括吸水泵(711)、吸管(712)和回收池(713),吸管(712)的一端与主管(7)的内部相连通,吸管(712)的另一端与吸水泵(711)相接,吸水泵(711)安装在塔体(1)上,吸水泵(711)出口端连接的管道置于回收池(713)内;
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姜亚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