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滚翻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75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箱体滚翻工装,包括围绕在箱体四周通过相互可拆分连接的多块支撑板,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内支撑面板环绕包裹箱体四周,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的外周弧形面连接形成圆形外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箱体滚翻工装设计采用框架型式,安装简便,快速高效,方便了现场施工,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体滚翻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现场施工的箱体滚翻工装设计。
技术介绍
在箱体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翻转,以满足不同的制作需求,目前绝大数工厂采用的是焊接吊耳,进行吊装作业,对于流水线作业的大批量产品,需要额外安装大量的吊耳,制造成本增加,或者受制于场地条件,因场地上没有足够的起重机或者合适的起重机来满足翻身吊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箱体滚翻工装,此类型的箱体滚翻工装设计采用框架式模板,结构设计简单,不受场地条件限制,降低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箱体滚翻工装,包括围绕在箱体四周通过相互可拆分连接的多块支撑板,所述每块支撑板包括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与箱体四周面匹配支撑的侧面为支撑板的内支撑面板,与所述内支撑面板相对的另一侧面为支撑板的外周弧形面;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内支撑面板环绕包裹箱体四周,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的外周弧形面连接形成圆形外周。作为优化,所述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形成以所述被翻滚箱体的中心为中心,以箱体中心到支撑板外周弧形面为半径的圆。作为优化,所述多块支撑板上均间隔设有若干条加强筋板。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板的外周弧形面对应的圆中心为中心,以圆中心到外周弧形面为半径,所述加强筋板设置在所述半径处,所述若干条加强筋板成间隔发散设置。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板的外周弧形面上设有滚翻轨道。作为优化,所述多块支撑板通过连接件相互可拆分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两端的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设有重磅板,对应与该支撑板相连的支撑板的两端设有相匹配的重磅板,连接耳板上的重磅板与相连的支撑板上的重磅板相重合,通过连接销轴相连接。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支撑板的大小与箱体的外形相匹配,匹配支撑箱体较小周面的连接支撑板面积小、重量轻,所述连接耳板设置在面积小、重量轻的连接支撑板两端。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板每一端的连接耳板设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厚度方向两个面上。作为优化,所述每块支撑板上的两端均以支撑板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有重磅板,所述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上的重磅板以圆心为对称中心成对称设置。作为优化,所述重磅板靠近所述多块支撑板相连接处,且与所述支撑板上的连接点成对称分布。有益效果:本技术箱体滚翻工装设计采用框架型式,安装简便,快速高效,可免除翻身吊耳的下料安装,能够解决因场地条件和成本控制的制约导致无法进行翻身吊装的情况,方便了现场施工,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箱体滚翻工装使用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箱体滚翻工装第一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箱体滚翻工装第二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4,一种箱体滚翻工装,包括围绕在箱体上下左右四个周面通过相互可拆分连接的四块支撑板1,每块支撑板1包括四个面,厚度方向的两个面,以及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与箱体四周面匹配支撑的侧面为支撑板1的内支撑面板2,与内支撑面板2相对的另一侧面为支撑板1的外周弧形面3;相互连接的四块支撑板1内支撑面板2环绕包裹箱体四周,相互连接的四块支撑板1的外周弧形面3连接形成圆形外周,相互连接的四块支撑板包裹箱体形成以所述被翻滚箱体的中心为中心,以箱体中心到支撑板外周弧形面3为半径的圆。在每块支撑板1的半径处,间隔设有若干条加强筋板4,加强筋板4以外周弧形面3对应的中心为中心,成间隔对称发散设置。支撑板1的外周弧形面3上设有轨道槽钢8制作的滚翻轨道。连接支撑板1的大小与箱体的外形相匹配,匹配支撑箱体较小周面的连接支撑板1面积小、重量轻。四块支撑板1通过连接件相互可拆分连接,面积小的支撑板称为第一支撑板11,面积大的支撑板称为第二支撑板12,四块支撑板1包括相同的两块第一支撑板11和相同的两块第二支撑板12,四块支撑板1之间的相互连接分别为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依次连接,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两端的连接耳板6,连接耳板6设置在面积小、重量轻的第一支撑板11两端,第一支撑板11每一端的连接耳板6设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厚度方向两个面上,连接耳板6上设有重磅板7,对应与该第一支撑板11相连的第二支撑板12的两端设有相匹配的重磅板7,连接耳板6上的重磅板7与相连的第二支撑板12上的重磅板7相重合,两块支撑板通过连接销轴5相连接。每块支撑板1上的两端均以支撑板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有重磅板7,相互连接的四块支撑板1上的重磅板7以支撑板1连接后形成的圆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在加强筋板的间隔区域内。重磅板7靠近两块支撑板1的相连接处,且与两两连接的支撑板1上的连接点成对称分布,连接点也设置在加强筋板的间隔区域内。一种箱体滚翻工装的工作步骤:1.按照图示下料制作完所有构件,注意选材要满足吊装和承载的基本要求。2.箱体预先已经吊装在胎架上,注意胎架高度是否满足滚翻工装的安装。3.在预先设计的位置安装滚翻工装,保证间距,以防与轨道上翻滚出现啃轨干涉的情况。4.安装完成后,起吊落在预先准备的轨道上,使用钢丝绳进行牵引,完成翻身。5.起升吊装至胎架,完成箱体后续制造。6.在箱体较长时注意多设置几档翻滚工装,以防箱体扭曲。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箱体滚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在箱体四周通过相互可拆分连接的多块支撑板(1),所述每块支撑板(1)包括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与箱体四周面匹配支撑的侧面为支撑板(1)的内支撑面板(2),与所述内支撑面板(2)相对的另一侧面为支撑板(1)的外周弧形面(3);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1)内支撑面板(2)环绕包裹箱体四周,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1)的外周弧形面(3)连接形成圆形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箱体滚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在箱体四周通过相互可拆分连接的多块支撑板(1),所述每块支撑板(1)包括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与箱体四周面匹配支撑的侧面为支撑板(1)的内支撑面板(2),与所述内支撑面板(2)相对的另一侧面为支撑板(1)的外周弧形面(3);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1)内支撑面板(2)环绕包裹箱体四周,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1)的外周弧形面(3)连接形成圆形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滚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连接的多块支撑板(1)形成以所述箱体的中心为中心,以箱体中心到支撑板外周弧形面(3)为半径的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滚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支撑板(1)上均间隔设有若干条加强筋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滚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外周弧形面(3)对应的圆中心为中心,以圆中心到外周弧形面(3)为半径,所述加强筋板(4)设置在所述半径处,所述若干条加强筋板(4)成间隔发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滚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外周弧形面(3)上设有滚翻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滚翻工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淼董振天顾玺陈仁经张超姚华姜丽华徐志强朱锋
申请(专利权)人: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