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74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包括控制装置、门机控制器、人体检测装置以及电梯控制系统,所述控制装置的右侧设有门机控制器,所述门机控制器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照明灯,所述轿厢应急照明灯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对讲电话电源,所述控制装置的左侧固定连接电梯控制系统。该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通过设有的控制装置,当电梯失电和故障时,乘客被困电梯内部不需要等待电梯公司专业人员救援,可以快速使电梯内部被困人员实现解救,对于私人住宅电梯故障时更加方便,由于私人住宅电梯特殊性,解决了故障时,电梯公司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时无法进入住户家庭内部,被困人员不能及时得救助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救援
,具体为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国家要求4层以上住宅楼需要加装电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宅安装电梯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建筑成本的增加,无机房电梯市场需求更大。现市面上的无机房电梯和私人别墅电梯都采用配停电应急装置(ARD)或电动松闸装置,停电应急装置是电梯停电时由停电应急装置提供给控制柜电源,使电梯就近平层,打开电梯轿厢门,放出被困人员,电梯故障时是无法启动运行放出被困人员,电动松闸装置在电梯停电时,只能通过向外部专业人员求助,等待外部专业人员来救援;无法及时救援:电梯故障时被因人员只能等待外部专业人员来救援,对于偏远地区等待救援的时间更长,私人住宅电梯外部专业人员无法进入住宅施救,如果电梯被困人员是需要救急护救人员时,不能得到救急救援,有生命危险。存在产品安装不方便:停电应急救援装置体积较大,需要有一定的安装空间去放置,电动松闸必须安装在电梯控制柜内部,不方便控制柜内部散热。通过外部人员操作,才能解救电梯轿厢被困人员,电梯被困人员长时间不能及时得到救援;成本较大:停电应急装置因需要给控制柜内所有电气提供电源,电池容量大,体积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无机房电梯和私人别墅电梯都采用配停电应急装置(ARD)或电动松闸装置,停电应急装置是电梯停电时由停电应急装置提供给控制柜电源,使电梯就近平层,打开电梯轿厢门,放出被困人员,电梯故障时是无法启动运行放出被困人员,电动松闸装置在电梯停电时,只能通过向外部专业人员求助,等待外部专业人员来救援;无法及时救援:电梯故障时被因人员只能等待外部专业人员来救援,对于偏远地区等待救援的时间更长,私人住宅电梯外部专业人员无法进入住宅施救,如果电梯被困人员是需要救急护救人员时,不能得到救急救援,有生命危险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包括控制装置、门机控制器、人体检测装置以及电梯控制系统,所述控制装置的右侧设有门机控制器,所述门机控制器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照明灯,所述轿厢应急照明灯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对讲电话电源,所述控制装置的左侧固定连接电梯控制系统。优选的,所述门机控制器的内部分别设有开门端和公共端,所述控制装置的左侧通过线路连接预留开关电源。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轿厢应急照明灯,所述控制装置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轿厢应急对讲电话电源。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第一电机制动器和第二电机制动器,所述第一电机制动器和第二电机制动器为并列结构,所述控制装置的右侧通过连接制动器控制接触器,所述制动器控制接触器通过线路连接第一电机制动器和第二电机制动器。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轿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和层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所述轿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位于层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的左侧通过线路连接电梯门区检测开关,所述电梯门区检测开关的外部通过线路连接开门区位置指示灯。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的左侧分别设有第一故障检测端口和第二故障检测端口,所述第一故障检测端口和第二故障检测端口均通过线路连接电梯控制系统,所述控制装置的左侧设有人体检测装置和警铃和强迫按钮开关。(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梯自动救援装置,通过设有的控制装置,当电梯失电和故障时,乘客被困电梯内部不需要等待电梯公司专业人员救援,可以快速使电梯内部被困人员实现解救,对于私人住宅电梯故障时更加方便,由于私人住宅电梯特殊性,解决了故障时,电梯公司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时无法进入住户家庭内部,被困人员不能及时得救助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2)、该电梯自动救援装置,通过将整体的体积缩小,产品本身比市场上相近产品成本更低,可以安装在电梯轿厢的顶部,不占用多余的建筑空间,更好的利用了电梯本身就比较狭小的地方,本身设计安全性更好,功能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制动器控制接触器结构示意图。图中,门机控制器-1、轿厢应急照明灯-2、轿厢应急对讲电话电源-3、第一电机制动器-4、第二电机制动器-5、制动器控制接触器-6、轿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7、层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8、开门区位置指示灯-9、电梯门区检测开关-10、第一故障检测端口-11、第二故障检测端口-12、电梯控制系统-13、预留开关电源-14、人体检测装置-15、警铃和强迫按钮开关-16、控制装置-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包括控制装置17、门机控制器1、人体检测装置15以及电梯控制系统13,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设有门机控制器1,所述门机控制器1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照明灯2,所述轿厢应急照明灯2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对讲电话电源3,所述控制装置17的左侧固定连接电梯控制系统13。所述门机控制器1的内部分别设有开门端和公共端,所述控制装置17的左侧通过线路连接预留开关电源14,通过设有的预留开关电源14,可以提供额外的电源连接方式,功能性较强。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轿厢应急照明灯2,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轿厢应急对讲电话电源3,通过设有的轿厢应急照明灯2,可以在断电时提供应急照明,较为的实用。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第一电机制动器4和第二电机制动器5,所述第一电机制动器4和第二电机制动器5为并列结构,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通过连接制动器控制接触器6,所述制动器控制接触器6通过线路连接第一电机制动器4和第二电机制动器5,通过设有的两个电动制动器,可以实现双重电动制动的功能,实用性较强。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轿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7和层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8,所述轿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7位于层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8的下方,通过设有的轿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7和层门开关门状态检测装置8,可以在故障时对轿门和层门进行检测,功能性较强。所述控制装置17的左侧通过线路连接电梯门区检测开关10,所述电梯门区检测开关10的外部通过线路连接开门区位置指示灯9,通过设有的电梯门区检测开关10,电梯自动救援装置是通过门区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7)、门机控制器(1)、人体检测装置(15)以及电梯控制系统(13),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设有门机控制器(1),所述门机控制器(1)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照明灯(2),所述轿厢应急照明灯(2)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对讲电话电源(3),所述控制装置(17)的左侧固定连接电梯控制系统(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7)、门机控制器(1)、人体检测装置(15)以及电梯控制系统(13),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设有门机控制器(1),所述门机控制器(1)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照明灯(2),所述轿厢应急照明灯(2)的上方设有轿厢应急对讲电话电源(3),所述控制装置(17)的左侧固定连接电梯控制系统(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机控制器(1)的内部分别设有开门端和公共端,所述控制装置(17)的左侧通过线路连接预留开关电源(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轿厢应急照明灯(2),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轿厢应急对讲电话电源(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自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7)的右侧通过线路连接第一电机制动器(4)和第二电机制动器(5),所述第一电机制动器(4)和第二电机制动器(5)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马新锋何斌何栋
申请(专利权)人:西尼机电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