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733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筋卷放线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线架。该放线架包括支架;放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出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线材依次经过所述放线轮和所述出线轮后放出;及至少两个导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放线轮和所述出线轮之间,所述线材依次经过至少两个所述导线轮,使所述线材以往复形式走线。通过使线材以往复形式走线,从而延长线材由放线轮至出线轮之间的走线行程,以延长工作人员对问题线材的反应时间;通过增加走线行程,可以使进入主机内的钢筋表面的氧化皮少,减少对主机部分机构的氧化皮污染;线材以往复形式走线,减小钢筋在放线过程中的甩动,使线材进入主机时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线架
本技术涉及钢筋卷放线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放线架。
技术介绍
随着盘卷钢筋的大量使用,放线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放线架中,钢筋经过导轮后直接进入主机中,钢筋的放线速度快,钢筋表面氧化皮仍大量存留,容易对主机造成氧化皮污染。如果钢筋存在乱线,则乱线部分很快进入主机,为工作人员处理问题钢筋提供的反应时间短,容易对机器造成一定损伤。随着高强度钢筋的使用,钢筋在进入主机前的甩动比较大,容易与设备或钢筋产生打火现象。因此,亟需一种放线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放线架,能够加长工作人员对问题钢筋的反应时间,钢筋进入主机时的氧化皮少,钢筋进入主机前的甩动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放线架,包括支架,还包括:放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出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线材依次经过所述放线轮和所述出线轮后放出;及至少两个导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放线轮和所述出线轮之间,所述线材依次经过至少两个所述导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线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放线轮(2),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上端;/n出线轮(3),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线材依次经过所述放线轮(2)和所述出线轮(3)后放出;及/n至少两个导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且位于所述放线轮(2)和所述出线轮(3)之间,所述线材依次经过至少两个所述导线轮,使所述线材以往复形式走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线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放线轮(2),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上端;
出线轮(3),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线材依次经过所述放线轮(2)和所述出线轮(3)后放出;及
至少两个导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且位于所述放线轮(2)和所述出线轮(3)之间,所述线材依次经过至少两个所述导线轮,使所述线材以往复形式走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导线轮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线轮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线材沿竖直方向往复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导线轮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线轮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线材沿水平方向往复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轮(2)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一侧,所述出线轮(3)设置于所述支架(1)相对的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线材的往复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线轮的间距可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架还包括:
升降架(7),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沿所述线材的往复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线轮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导线轮安装于所述升降架(7)上;及
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能够驱动所述升降架(7)相对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东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