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663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包括承载养殖盒的承载台和输送养殖盒的回转输送机构,所述回转输送机构的下料端与后道工序的进料口相接;所述回转输送机构包括沿养殖盒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平移输送线和辊筒旋转线,所述平移输送线的进料口设置有控制所述回转输送机构运转的启动传感器,所述辊筒旋转线的出料口固设有感应养殖盒并控制所述回转输送机构停止运转的光感传感器。该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平移输送线和辊筒旋转线的设置,实现了养殖盒的自动化连续回转送料,节约了厂房空间,大力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输送效率效率;启动传感器与光感传感器相结合,实现了回转输送机构启、停的精确化控制,实用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属于黑水虻养殖设备

技术介绍
黑水虻是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可被用来进行资源化利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有研究表明,经过黑水虻处理过的畜类留下的粪便,其存在有害菌的含量和种类明显下降,并且污染物中存在的有机质的含量与黑水虻减少废弃物地指数成正比。而且,经过黑水虻处理过的粪便质地会变得松软,没有臭味,可以当有机肥进行使用。所以,黑水虻能够处理有机物垃圾,同时使它们变废为宝,再次进行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条途径。目前,黑水虻的养殖技术多通过人工途径实施,包括幼虫的饲养和收集、预蛹加工、羽化孵化和成虫饲养、繁殖等,上述各工序间的流转均通过人工搬运和送料养殖盒实现,人工成本较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有些工厂使用平移皮带等简易机构来输送养殖盒,而平移皮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养殖盒(30)的承载台(10)和输送养殖盒的回转输送机构(20),所述回转输送机构(20)的下料端与后道工序的进料口相接;所述回转输送机构(20)包括沿养殖盒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平移输送线(21)和辊筒旋转线(22),所述平移输送线(21)的进料口设置有控制所述回转输送机构(20)运转的启动传感器(23),所述辊筒旋转线(22)的出料口固设有感应养殖盒(30)并控制所述回转输送机构(20)停止运转的光感传感器(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养殖盒(30)的承载台(10)和输送养殖盒的回转输送机构(20),所述回转输送机构(20)的下料端与后道工序的进料口相接;所述回转输送机构(20)包括沿养殖盒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平移输送线(21)和辊筒旋转线(22),所述平移输送线(21)的进料口设置有控制所述回转输送机构(20)运转的启动传感器(23),所述辊筒旋转线(22)的出料口固设有感应养殖盒(30)并控制所述回转输送机构(20)停止运转的光感传感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输送线(21)为平移辊筒线(25)或平移皮带(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辊筒线(25)包括流转支架(27),以及平行排设在所述流转支架上的多个动力辊筒(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盒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动力辊筒(28)等间距固设在所述流转支架(27)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路平丁卫斌张滨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蓝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