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52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包括转向电机以及轮体,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在内壳内右端面,所述转向电机右端的输出轴穿过内壳,并与主动齿轮套装固定,所述主动齿轮下端通过轮齿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左端通过连接轴与同步齿轮套装固定,所述同步齿轮下端通过轮齿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套装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左端穿过内壳,并套装固定有轮体,所述内壳位于外壳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转向电机与轮体进行垂直平行布置,且将转向电机进行裸露在空气中,便于转向电机的快速散热,提高了转向电机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属于叉车驱动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卧式驱动轮中,电机一般通过轴承安装在驱动轮里,这样就会影响电机的散热,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且将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将转向电机外置,裸露在空气中,便于转向电机的快速散热,使用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包括转向电机以及轮体,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在内壳内右端面,所述转向电机右端的输出轴穿过内壳,并与主动齿轮套装固定,所述主动齿轮下端通过轮齿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左端通过连接轴与同步齿轮套装固定,且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内壳右端面,所述同步齿轮下端通过轮齿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套装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左端穿过内壳,并套装固定有轮体,所述轮体位于内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包括转向电机(2)以及轮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电机(2)固定在内壳(6)内右端面,所述转向电机(2)右端的输出轴穿过内壳(6),并与主动齿轮(10)套装固定,所述主动齿轮(10)下端通过轮齿与第一从动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8)左端通过连接轴与同步齿轮(9)套装固定,且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内壳(6)右端面,所述同步齿轮(9)下端通过轮齿与第二从动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套装固定在驱动轴(4)上,所述驱动轴(4)左端穿过内壳(6),并套装固定有轮体(3),所述轮体(3)位于内壳(6)左侧,且位于转向电机(2)下方,所述内壳(6)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包括转向电机(2)以及轮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电机(2)固定在内壳(6)内右端面,所述转向电机(2)右端的输出轴穿过内壳(6),并与主动齿轮(10)套装固定,所述主动齿轮(10)下端通过轮齿与第一从动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8)左端通过连接轴与同步齿轮(9)套装固定,且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内壳(6)右端面,所述同步齿轮(9)下端通过轮齿与第二从动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套装固定在驱动轴(4)上,所述驱动轴(4)左端穿过内壳(6),并套装固定有轮体(3),所述轮体(3)位于内壳(6)左侧,且位于转向电机(2)下方,所述内壳(6)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主动齿轮(10)、第一从动齿轮(8)、同步齿轮(9)以及第二从动齿轮(7)均位于内壳(6)与外壳(1)所组成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卧式驱动轮的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野象平面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