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41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涉及模切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进料组件和贴合组件;贴合组件包括贴合架,贴合架上安装有第一贴合辊和第二贴合辊,第一贴合辊和第二贴合辊之间形成有供胶膜和离型纸穿过并贴合的贴合间隙,贴合架安装有驱使第一贴合辊转动的翻转部。前一次贴合工作结束后,第二贴合辊的位置保持不变,转动翻转座以增大贴合间隙,从而便于新的离型纸和胶膜的安装穿过,而后再反向转动翻转座直至翻转座与限位块抵触,由此,由于此时贴合间隙的大小与上一次贴合工作时的贴合间隙大小相同,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胶膜和离型纸之间贴合质量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切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电子产品正快速地进入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对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产品而言,为防止触摸屏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刮伤,人们普遍习惯在触摸屏的表面贴覆一保护胶膜。为对胶膜进行保护,胶膜的表面一般都贴覆有一层离型纸,在将胶膜贴覆于电子产品的触摸屏表面时,使用者只需将离型纸撕下即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45401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其包括有装设于模切机的机架上端侧的胶膜进料架、位于胶膜进料架后端侧的离型纸进料架以及位于离型纸进料架后端侧且将胶膜与离型纸贴合于一起的胶膜贴合组件,胶膜进料架的旁侧装设有下端部螺装于模切机的机架上端部的放料架。胶膜贴合组件包括有装设于模切机的机架上端部的贴合固定座,贴合固定座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上贴合辊以及位于上贴合辊下端侧且与上贴合辊平行布置的下贴合辊。工作过程中,胶膜进料架将胶膜引导至上贴合辊与下贴合辊之间,离型纸进料架将离型纸也引导至上贴合辊与下贴合辊之间,在上贴合辊与下贴合辊的挤压作用下,胶膜与离型纸贴合于一起。但在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向上移动上贴合辊以扩大上贴合辊与下贴合辊之间以便胶膜和离型纸穿过,而后再向下移动上贴合辊以对胶膜与离型纸进行挤压。由于上贴合辊与下贴合辊之间间隙的大小会影响胶膜和离型纸之间的贴合质量,因此每次移动上贴合后都要仔细地调节上贴合辊的位置,但人工调节存在一定的误差,致使每次胶膜与离型纸之间贴合质量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具有胶膜和离型纸之间贴合质量稳定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进料组件和贴合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胶膜的胶膜进料架和用于放置离型纸的离型纸进料架;所述贴合组件包括贴合架,所述贴合架上安装有第一贴合辊和第二贴合辊,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之间形成有供胶膜和离型纸穿过并贴合的贴合间隙,所述贴合架安装有驱使所述第一贴合辊转动的翻转部,所述翻转部包括与所述贴合架铰接的翻转座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贴合架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贴合架远离所述进料组件的一侧,所述翻转座与所述第一贴合辊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一次贴合工作结束后,第二贴合辊的位置保持不变,转动翻转座以增大贴合间隙,从而便于新的离型纸和胶膜的安装穿过,而后再反向转动翻转座直至翻转座与定位块抵触,此时第一贴合辊与第二贴合辊配合以对胶膜和离型纸进行挤压贴合,由此,由于此时贴合间隙的大小与上一次贴合工作时的贴合间隙大小相同,从而使得该胶膜贴合结构具有胶膜和离型纸之间贴合质量稳定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架靠近所述进料组件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限制翻转座转动的限转杆,所述限转杆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翻转座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座与定位块抵触时,转动限转杆以使限转杆的端部与翻转座靠近胶膜进料架的一侧抵触,从而限制限转杆向远离定位块的方向转动,以使胶膜和离型纸在挤压过程中第一贴合辊的位置保持稳定,待到翻转座需要转动时,再转动限转杆以使限转杆端部脱离翻转座,此时第一贴合辊能够向着远离定位块的方向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架靠近所述进料组件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限制限转杆转动的限转块,当所述限转杆的端部与所述翻转座抵触时,所述限转杆位于所述限转块的上方且与所述限转块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转块端部与翻转座靠近进料组件一侧抵触以限制翻转座转动,此时限转杆与限转块抵触以限制限转杆的滑动,从而提高限转杆限制翻转座转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架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贴合辊升降的升降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贴合辊升降以控制贴合间隙的大小,从而便于根据实际生产的胶膜厚度来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部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贴合架的升降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座的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与所述贴合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座与所述第二贴合辊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升降螺杆以使升降座升降,从而带动第二贴合辊升降以实现对贴合间隙大小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所述贴合架靠近或远离所述进料组件的滑移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胶膜和离型纸时,滑移部驱使贴合架滑动远离进料组件以增大进料组件和贴合架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安装更加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贴合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轨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贴合架螺纹连接的驱动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螺杆以驱使贴合架沿着导轨滑动,从而便于对贴合架的滑动进行控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前一次贴合工作结束后,第二贴合辊的位置保持不变,转动翻转座以增大贴合间隙,从而便于新的离型纸和胶膜的安装穿过,而后再反向转动翻转座直至翻转座与定位块抵触,此时第一贴合辊与第二贴合辊配合以对胶膜和离型纸进行挤压贴合,由此,由于此时贴合间隙的大小与上一次贴合工作时的贴合间隙大小相同,从而使得该胶膜贴合结构具有胶膜和离型纸之间贴合质量稳定的优点;2.限转块端部与翻转座靠近进料组件一侧抵触以限制翻转座转动,此时限转杆与限转块抵触以限制限转杆的滑动,从而提高限转杆限制翻转座转动的稳定性;3.安装胶膜和离型纸时,滑移部驱使贴合架滑动远离进料组件以增大进料组件和贴合架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安装更加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贴合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进料组件;21、胶膜进料架;22、离型纸进料架;3、贴合组件;31、贴合架;32、第一贴合辊;33、第二贴合辊;34、翻转部;341、翻转座;342、定位块;343、限转杆;344、限转块;35、升降部;351、升降座;352、升降螺杆;36、滑移部;361、导轨;362、限位块;363、驱动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包括安装有模切机的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进料组件2和贴合组件3。进料组件2包括用于放置胶膜卷筒的胶膜进料架21和用于放置离型纸卷筒的离型纸进料架22。在模切机的牵引下,卷绕有胶膜的卷筒连续地放出胶膜,卷绕有离型纸的卷筒连续地放出离型纸。贴合组件3包括贴合架31,贴合架31由两个平行设置的架板竖直放置。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架板靠近或远离进料组件2的滑移部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进料组件(2)和贴合组件(3);/n所述进料组件(2)包括用于放置胶膜的胶膜进料架(21)和用于放置离型纸的离型纸进料架(22);/n所述贴合组件(3)包括贴合架(31),所述贴合架(31)上安装有第一贴合辊(32)和第二贴合辊(33),所述第一贴合辊(32)和所述第二贴合辊(33)之间形成有供胶膜和离型纸穿过并贴合的贴合间隙,所述贴合架(31)安装有驱使所述第一贴合辊(32)转动的翻转部(34),所述翻转部(34)包括与所述贴合架(31)铰接的翻转座(34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贴合架(31)的定位块(342),所述定位块(342)位于所述贴合架(31)远离所述进料组件(2)的一侧,所述翻转座(341)与所述第一贴合辊(32)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进料组件(2)和贴合组件(3);
所述进料组件(2)包括用于放置胶膜的胶膜进料架(21)和用于放置离型纸的离型纸进料架(22);
所述贴合组件(3)包括贴合架(31),所述贴合架(31)上安装有第一贴合辊(32)和第二贴合辊(33),所述第一贴合辊(32)和所述第二贴合辊(33)之间形成有供胶膜和离型纸穿过并贴合的贴合间隙,所述贴合架(31)安装有驱使所述第一贴合辊(32)转动的翻转部(34),所述翻转部(34)包括与所述贴合架(31)铰接的翻转座(34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贴合架(31)的定位块(342),所述定位块(342)位于所述贴合架(31)远离所述进料组件(2)的一侧,所述翻转座(341)与所述第一贴合辊(3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架(31)靠近所述进料组件(2)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限制翻转座(341)转动的限转杆(343),所述限转杆(343)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翻转座(341)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切机的胶膜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架(31)靠近所述进料组件(2)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限制限转杆(343)转动的限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旺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九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