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39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涉及糊箱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第二底座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翻折装置;第一底座两侧分别固定有底板,两个底板顶部固定有两个龙门架,龙门架与第一底座之间设置有折叠装置;折叠装置包括固定于第一底座顶部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导向索;支撑板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件,支撑件顶端铰接有用于调节导向索高度的第一连杆,导向索穿设于第一连杆远离支撑件一端;底板顶部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连杆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纸板经输送结束后仍然处于展开状态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对纸板进行折叠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糊箱机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糊箱机是纸箱生产加工中最后一道工序所用的设备,主要用于单片瓦楞纸板的粘合,纸板在经过上胶后,需要通过输送装置对其进行传输、压合并配合码垛装置进行堆码作业,以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纸板进行打包整理。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99316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糊箱机用输送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带,机架上靠近糊箱机的一端固接有将传送带沿其传送方向依次分隔成堆箱部和传送部的龙门架,龙门架靠近糊箱机的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与传送带之间设有供纸板穿过的间隙,龙门架上安装有对堆箱部鼓吹热风以使纸板上的胶液快速凝固的鼓风装置;挡板远离龙门架的一侧设有对纸板进行限位以使若干纸板码齐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两块对纸板侧面进行限位的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且位于两所述侧板之间的弹性挡片。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以便于纸板能够在堆箱部处码齐。但是,上述糊箱机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成型的纸板时不会对纸板进行折叠,纸板经输送结束后仍然处于展开状态,展开状态的纸板占用面积较大,不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其通过设置导向索对传输过程中的纸板进行折叠,达到了便于对纸板进行折叠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底座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一侧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纸板向上翻折的翻折装置;所述第一底座两侧分别固定有底板,两个所述底板顶部固定有两个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与第一底座之间设置有驱动纸板向内翻折的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顶部的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龙门架远离第一底座一侧的第二固定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内侧的导向索;所述支撑板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顶端铰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导向索高度的第一连杆,所述导向索穿设于第一连杆远离支撑件一端;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连杆的调节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纸板两侧待翻折边的宽度不同,当待翻折边宽度较宽时,向上转动第一连杆使导向索高度变高,当待翻折边宽度较窄时,向下转动第一连杆使导向索高度变低,便于满足不同宽度的纸板的翻折要求,纸板经传输带输送过程中,纸板两侧与导向索接触,并随导向索向上转动,从而便于使纸板两侧向内翻转形成折叠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组所述翻折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撑板一侧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设置于支撑板顶部的转向轮组件以及分别绕过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导向带;所述转向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顶部的第一转向轮、第二转向轮以及第三转向轮;所述支撑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向带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带翻转90°后依次绕过第一转向轮、第二转向轮和第三转向轮,之后导向带再次翻转90°与机床顶部贴合。纸板两侧经导向索导向处于向上翻转的状态时,纸板的两个侧边与导向带的竖直段接触从而继续向上翻转,并最终使纸板的两个侧边处于竖直状态,便于使纸板的两个侧边继续向内翻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靠近第二带轮一侧的第一竖杆、固定于所述第一竖杆远离第二带轮一侧的第一固定轮、固定于支撑板靠近第一固定轮一侧的第二竖杆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竖杆远离第二带轮一侧的第二固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带绕过第一固定轮后翻转180°绕过第二固定轮,导向带绕过第二固定轮后依次绕过第二带轮和第一带轮,便于使导向带处于紧绷固定的状态,降低导向带出现松动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龙门架内顶面固定有多个U形架,每个所述U形架底部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沿U形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用于向下抵压纸板的转动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轮为纸板提供导向作用,降低纸板在翻折过程中偏离传输带传输轨道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定于第一连杆靠近支撑件一端的第二连杆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连杆移动的连杆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组件驱动第三连杆向靠近第二连杆一侧移动时,第二连杆向上转动,第一连杆向下转动,便于通过第三连杆带动对导向索的高度进行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固定于底板顶部的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件顶部的连接轴以及与所述连接轴外周面顶端铰接的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靠近连接轴一侧与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与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连杆转动的转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驱动第四连杆向下转动过程中,便于第四连杆推动第三连杆向靠近第二连杆一侧移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沿竖向滑移设置于连接轴周侧的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外周面靠近第四连杆一侧铰接的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远离滑块一端与第四连杆远离连接轴一端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五连杆与第四连杆之间的夹角变大,第四连杆向下转动,便于通过滑块移动驱动第五连杆转动,从而实现导向索高度的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件顶部转动安装有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与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外螺纹管时,滑块向下移动,滑块驱动第五连杆与第四连杆之间的夹角变大,通过螺纹的自锁结构,降低外螺纹管出现松动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导向索,纸板两侧与导向索接触,并随导向索向上转动,从而便于使纸板两侧向内翻转形成折叠状态;2.通过设置导向带,纸板的两个侧边与导向带的竖直段接触从而继续向上翻转,并最终使纸板的两个侧边处于竖直状态,便于进一步通过向下延伸导向索使得纸板的两个侧边向内翻转;3.通过设置第一连杆,便于对导向索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满足侧边宽度不同的纸板的翻折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凸显翻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底座;11、第一主动辊;12、传动辊;13、电机;14、竖板;15、第二主动辊;16、传输带;17、底板;2、第二底座;21、支撑板;22、支撑件;3、安装架;31、龙门架;32、U形架;33、条形槽;34、转动轮;4、翻折装置;41、第一带轮;42、第二带轮;43、导向带;5、折叠装置;51、第一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一侧的第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2)顶部固定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纸板向上翻折的翻折装置(4);所述第一底座(1)两侧分别固定有底板(17),两个所述底板(17)顶部固定有两个龙门架(31),所述龙门架(31)与第一底座(1)之间设置有驱动纸板向内翻折的折叠装置(5);所述折叠装置(5)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顶部的第一固定板(51)、固定于所述龙门架(31)远离第一底座(1)一侧的第二固定板(52)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51)和第二固定板(52)相对内侧的导向索(53);所述支撑板(21)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件(22),每个所述支撑件(22)顶端均铰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导向索(53)高度的第一连杆(54),所述导向索(53)穿设于第一连杆(54)远离支撑件(22)一端;所述底板(17)顶部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连杆(54)的调节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一侧的第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2)顶部固定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纸板向上翻折的翻折装置(4);所述第一底座(1)两侧分别固定有底板(17),两个所述底板(17)顶部固定有两个龙门架(31),所述龙门架(31)与第一底座(1)之间设置有驱动纸板向内翻折的折叠装置(5);所述折叠装置(5)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顶部的第一固定板(51)、固定于所述龙门架(31)远离第一底座(1)一侧的第二固定板(52)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51)和第二固定板(52)相对内侧的导向索(53);所述支撑板(21)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件(22),每个所述支撑件(22)顶端均铰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导向索(53)高度的第一连杆(54),所述导向索(53)穿设于第一连杆(54)远离支撑件(22)一端;所述底板(17)顶部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连杆(54)的调节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翻折装置(4)包括固定于支撑板(21)一侧的第一带轮(41)和第二带轮(42)、设置于支撑板(21)顶部的转向轮组件(7)以及分别绕过第一带轮(41)和第二带轮(42)的导向带(43);所述转向轮组件(7)包括固定于支撑板(21)顶部的第一转向轮(71)、第二转向轮(72)以及第三转向轮(73);所述支撑板(21)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向带(43)的固定组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糊箱机压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于支撑板(21)靠近第二带轮(42)一侧的第一竖杆(82)、固定于所述第一竖杆(82)远离第二带轮(42)一侧的第一固定轮(81)、固定于支撑板(21)靠近第一竖杆(82)一侧的第二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明唐晖柯有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明丰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