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29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底模,所述底模具有第一塑形面;顶模,所述顶模与所述底模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顶模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塑形面的第二塑形面,所述顶模设置为长度可调以使所述第二塑形面的长度可调;两个侧模,两个所述侧模中的一个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模的第一端和所述底模的第一端之间,两个所述侧模中的另一个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模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模的第二端之间,以使所述底模、所述顶模与两个所述侧模共同限定出模具腔。本申请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该模具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塔筒塔片的规格进行灵活地调整,对于不同规格的塔筒塔片不需要单独重新设计、开发模具,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
本申请涉及塔筒建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风机发电效率的增加,叶片长度越来越长,与之匹配的风机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断增加。钢结构塔筒由于成本较高、运输困难,难以满足大截面高塔筒的建造需求,混凝土塔筒能够经济地建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因此得到广泛关注。相关技术中,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的结构复杂,且只能加工同一规格的塔片,实用性较差,且对于不同规格的塔片只能重新开发模具,开发成本较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该模具的长度灵活可调,可加工不同规格的塔片,实用性较佳。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包括:底模,所述底模具有第一塑形面;顶模,所述顶模与所述底模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顶模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塑形面的第二塑形面,所述顶模设置为长度可调以使所述第二塑形面的长度可调;两个侧模,两个所述侧模中的一个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模的第一端和所述底模的第一端之间,两个所述侧模中的另一个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模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模的第二端之间,以使所述底模、所述顶模与两个所述侧模共同限定出模具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该模具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塔筒塔片的规格进行灵活地调整,对于不同规格的塔筒塔片不需要单独重新设计、开发模具,加工成本较低,实用性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顶模包括转角段和连接在所述转角段两端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转角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朝向所述第一塑形面的侧面共同形成为所述第二塑形面,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均设置为长度可调。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均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连接片,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片设置为可拆卸。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转角段具有第一对称面,且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相对于所述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底模具有第二对称面,且所述第一对称面和所述第二对称面重合。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底模包括第一基段、中间基段和第二基段,所述第一基段、所述中间基段和所述第二基段依次相连,且所述第一基段和所述第二基段相对于所述第二对称面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基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延伸段正对,所述中间基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转角段正对,所述第二基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延伸段正对。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第一延伸段适于与所述第二延伸段同步调节。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侧模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相连且互成弯折结构,所述第一板背离所述第二板的侧面、所述第一塑形面与所述第二塑形面共同限定出所述模具腔,所述顶模与所述第二板相连。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顶模的端部设有第一端头,所述第一端头包括第一型面段和第一翻边段,所述第一型面段朝向所述第二塑形面的侧面形成为所述第一塑形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型面段与所述第一翻边段相连且所述第一翻边段朝远离所述第二塑形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边段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所述第一型面段与所述第一翻边段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连接处正对。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底模的端部设有第二端头,所述第二端头包括第二型面段和第二翻边段,所述第二型面段朝向所述第一塑形面的侧面形成为所述第二塑形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型面段与所述第二翻边段相连,且所述第二翻边段朝所述第二型面段靠近所述第一塑形面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板的第二端抵压于所述第二型面段,所述第二板的第二端抵压于所述第二翻边段。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所述第一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的分布方向;或者所述第一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的分布方向。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的顶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的底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的侧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100,底模1,第一塑形面11,第一基段12,中间基段13,第二基段14,第二端头15,第二型面段151,第二翻边段152,顶模2,第二塑形面21,转角段22,第一延伸段23,第二延伸段24,连接片25,第一端头26,第一型面段261,第一翻边段262,侧模3,第一板31,第二板32,模具腔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100,该模具100的结构简单,且顶模2的长度可灵活调整,以通过调整顶模2的长度以使模具100加工出不同规格的塔筒塔片,实用性强,使得在加工不同规格的塔筒塔片时不需单独开发模具100,降低塔筒塔片的加工成本。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100包括:底模1、顶模2和侧模3。如图1所示,底模1具有第一塑形面11,顶模具100有第二塑形面21,这样,在将模具100进行安装时,第二塑形面21位于顶模2朝向底模1的一侧,第一塑形面11位于底模1朝向顶模2的一侧,即第一塑形面11和第二塑形面21朝向彼此,且在顶模2和底模1安装固定后,通过侧模3的至少部分连接于第一塑形面11和边沿和第二塑形面21的边沿之间以共同限定出模具腔4,模具100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如图1所示,顶模2位于底模1的上方,且顶模2和底模1沿上下方向间隔开,侧模3包括两个,如图1所示,两个侧模3中的一个位于顶模2的第一端和底模1的第一端之间,两个侧模3中的另一个位于顶模2的第二端和底模1的第二端之间,由此,顶模2、底模1和两个侧模3共同限定出模具腔4,进而向模具腔4内灌注混凝土进行塔筒塔片的成型。其中,顶模2设置为长度可调,以使第二塑形面21的长度可调。可通过调整顶模2的长度,并将侧模3的位置做适应性的安装,以使模具腔4的尺寸随之调整,进而加工不同规格的塔筒塔片。这样,在需要加工规格较大的塔筒塔片时,可将顶模2的长度伸长,以使模具腔4的尺寸变大;在需要加工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模,所述底模具有第一塑形面;/n顶模,所述顶模与所述底模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顶模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塑形面的第二塑形面,所述顶模设置为长度可调以使所述第二塑形面的长度可调;/n两个侧模,两个所述侧模中的一个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模的第一端和所述底模的第一端之间,两个所述侧模中的另一个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模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模的第二端之间,以使所述底模、所述顶模与两个所述侧模共同限定出模具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7 CN 201911083491X;20191107 CN 2019219185881.一种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模,所述底模具有第一塑形面;
顶模,所述顶模与所述底模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顶模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塑形面的第二塑形面,所述顶模设置为长度可调以使所述第二塑形面的长度可调;
两个侧模,两个所述侧模中的一个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模的第一端和所述底模的第一端之间,两个所述侧模中的另一个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模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模的第二端之间,以使所述底模、所述顶模与两个所述侧模共同限定出模具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包括转角段和连接在所述转角段两端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转角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朝向所述第一塑形面的侧面共同形成为所述第二塑形面,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均设置为长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均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连接片,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片设置为可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段具有第一对称面,且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相对于所述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底模具有第二对称面,且所述第一对称面和所述第二对称面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加工塔筒塔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包括第一基段、中间基段和第二基段,所述第一基段、所述中间基段和所述第二基段依次相连,且所述第一基段和所述第二基段相对于所述第二对称面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飞任恩平赵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金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