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11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包括下模、中模和上模,下模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下模腔,下模腔的深度和直径根据蓄电池极套的顶部确定;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宽度根据中模的底部宽度确定;中模的中心开设有中模腔,中模腔的尺寸根据蓄电池内极柱确定,中模的上部连接上模,上模中心设置有碗型结构,碗型结构的底部为中模腔,碗型结构、中模腔和下模腔的中心线重合。在极柱烧焊时先用下模将蓄电池内极柱与蓄电池极套焊接,再将上模和中模移动至定位槽中进行极柱烧焊。该装置降低烧焊型腔的深度,增加了烧焊过程操作工自检可见性,解决了蓄电池漏液和极柱虚焊的问题,提高了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
:本技术属于铅酸蓄电池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
技术介绍
:极柱为蓄电池的重要部件,其外形尺寸以及与内极的连接情况将直接影响蓄电池的性能。目前,蓄电池极柱是采用一体式极柱烧焊装置将铅合金熔化,使内极柱与极套焊接在一起防止蓄电池漏液,并在烧焊装置型腔中形成蓄电池极柱。但是在蓄电池制造过程,由于一体式烧焊装置型腔较深,烧焊过程不易检查,引起极柱虚焊,经常在使用过程发生极柱断裂和漏液的不良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以解决由于蓄电池极柱虚焊引起极柱断裂和漏液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包括下模、中模和上模,下模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下模腔,下模腔的深度和直径根据蓄电池极套的顶部确定;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侧边安装有定位销,定位槽的宽度根据中模的底部宽度确定;中模的中心开设有中模腔,中模腔的尺寸根据蓄电池内极柱确定,中模的上部连接上模,上模中心设置有碗型结构,碗型结构的底部为中模腔,碗型结构、中模腔和下模腔的中心线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为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在极柱烧焊时先用下模将蓄电池内极柱与蓄电池极套焊接,再将上模和中模移动至定位槽中进行极柱烧焊。该装置降低烧焊型腔的深度,增加了烧焊过程操作工自检可见性(即在极柱烧焊时先用下模将蓄电池内极柱与蓄电池极套焊接),解决了由于极柱虚焊引起极柱断裂和漏液的问题,提高了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过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1-下模,2-定位销,3-定位槽,4-连接块,5-上模,6-中模腔,7-手柄,8-中模,9-下模腔,10-蓄电池极套,11-蓄电池内极柱,12-蓄电池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包括下模1、中模7和上模5,下模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下模腔9,下模腔9的深度和直径根据蓄电池极套10的顶部确定;下模1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侧边安装有定位销2,定位槽3的宽度根据中模8的底部宽度确定;中模8的中心开设有中模腔6,中模腔6的尺寸根据蓄电池内极柱11确定,中模8的上部连接上模5,上模5中心设置有碗型结构,碗型结构的底部为中模腔6,碗型结构、中模腔6和下模腔9的中心线重合。本技术定位槽3的两侧面以下模1的直径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定位槽3的深度为0.5mm。本技术定位销2安装在定位槽3的侧边中点与下模1上表面圆心的连线的延长线上,且定位销2与定位槽3的侧边相切。本技术中模8与上模5通过连接螺钉连接,或加工为一个整体。为了实现中模8与下模1的分离与链接以及方便操作,中模8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块4,中模8与定位槽3的一端通过连接块4转动连接,连接块4的相对位置安装有手柄7,手柄7的中心线与定位槽3侧面平行。本技术中模8为棱柱体,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步骤1:将极柱烧焊装置放置在所需焊接极柱的蓄电池盖12上,移开中模8和上模1,并使蓄电池极套10的顶部镶入下模1的下模腔9中。步骤2:采用乙炔或液化石油汽火焰加热熔化蓄电池极套10和蓄电池内极柱11顶部使之连接,并自检。步骤3:移动中模8和上模5,使中模8底部镶入下模1的定位槽3。步骤4:在烧焊的同时加入铅锑合金,形成蓄电池极柱。步骤5:稍加冷却,将本装置向上拔出。本技术为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在极柱烧焊时先用下模1将蓄电池内极柱11与蓄电池极套10焊接,再将上模5和中模8移动至定位槽3中进行极柱烧焊。该装置降低烧焊型腔的深度,增加了烧焊过程操作工自检可见性(如步骤2),解决了由于极柱虚焊引起蓄电池极柱断裂和漏液的问题,提高了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中模(8)和上模(5),下模(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下模腔(9),下模腔(9)的深度和直径根据蓄电池极套(10)的顶部确定;下模(1)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侧边安装有定位销(2),定位槽(3)的宽度根据中模(8)的底部宽度确定;中模(8)的中心开设有中模腔(6),中模腔(6)的尺寸根据蓄电池内极柱(11)确定,中模(8)的上部连接上模(5),上模(5)中心设置有碗型结构,碗型结构的底部为中模腔(6),碗型结构、中模腔(6)和下模腔(9)的中心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中模(8)和上模(5),下模(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下模腔(9),下模腔(9)的深度和直径根据蓄电池极套(10)的顶部确定;下模(1)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侧边安装有定位销(2),定位槽(3)的宽度根据中模(8)的底部宽度确定;中模(8)的中心开设有中模腔(6),中模腔(6)的尺寸根据蓄电池内极柱(11)确定,中模(8)的上部连接上模(5),上模(5)中心设置有碗型结构,碗型结构的底部为中模腔(6),碗型结构、中模腔(6)和下模腔(9)的中心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蓄电池极柱烧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的两侧面以下模(1)的直径为对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云鹏翁伟刁涵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凌云蓄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