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11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热均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均温层、平衡层和导热层,所述平衡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层和所述均温层的导热系数,所述平衡层包括至少一个楔形块,所述平衡层用于降低所述导热层至所述均温层的热传导速率,使导热层将热源热量快速传递到平衡层,受到低导热系数的平衡层的影响,降低热传导速率,结合平衡层的楔形结构,对热量进行均温处理,使经过均温层的热量传递后,在均温层远离导热层的面上形成均温面,同时,能够调整平衡层的倾斜角度,改变平衡层的尺寸,使形成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均温面,使该导热均热结构能够适应于不同倾斜条件下的使用,扩大该导热均热结构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传热均热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
技术介绍
在微波结构、雷达天线等精密结构的生产制备过程中,常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天线、馈电层、辐射层或连接器等位置的连接固定,随着雷达系统的发展,天线的加工生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证数量众多的天线阵列及各通道的定向精度,其焊接一般采用焊接台与天线固定板贴合,使焊接目标面对这些待焊接位置进行一次性统一焊接。对于现有的倾斜面天线结构来说,由于倾斜面天线结构的连接孔与天线固定板平面并非垂直关系,存在倾斜角度,为了保证焊接的可靠性,焊接台也需要设置为倾斜面结构,但是,随着倾斜面角度的增加,焊接台在提供同样加热温度的情况下,与天线固定板贴合的焊接目标面上,温度随倾斜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导致焊接目标面均热性较差,影响各待焊接位置的焊接质量,不能满足于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倾斜面天线阵列的精确焊接。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倾斜设置的焊接目标面均热性较差,影响焊接质量,不能满足于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倾斜面天线阵列的精确焊接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均温层、平衡层和导热层,所述平衡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层和所述均温层的导热系数,所述平衡层包括至少一个楔形块,所述平衡层用于降低所述导热层至所述均温层的热传导速率。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通过在导热层和均温层之间设置楔形结构件的平衡层,所述导热层与热源接触,使导热层将热源热量快速传递到平衡层,受到低导热系数的平衡层的影响,降低热传导速率,结合平衡层的楔形结构,对热量进行均温处理,使经过均温层的热量传递后,在均温层远离导热层的面上,各处的温度接近,达到均温效果,形成均温面,同时,由于平衡层为楔形状,使得能够根据需要的均温面的角度,调整平衡层的倾斜角度,改变平衡层的尺寸,使形成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均温面,使该导热均热结构能够适应于不同倾斜条件下的使用,扩大该导热均热结构的适用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均温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层的导热系数。使热量能够顺利的沿导热层至均温层方向快速传递。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均温层为楔形结构件,所述平衡层的薄端与所述均温层的厚端贴合。将均温层设置为楔形状,方便在均温层上形成倾斜的均温面,方便为倾斜状态的待焊接部件提供均热效果较好的加热面,保证焊接效果,同时,也有利于通过均温层的楔形结构对热传递速率进行辅助均温处理,进一步提高均温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热层为楔形结构件,所述平衡层的厚端与所述导热层的薄端贴合。将导热层设置为楔形状,使沿导热层至均温层的热量传递方向上,热传递速率首先受到导热层的一次均温处理,再经过平衡层的二次均温处理,最后受到均温层的三次均温处理,形成热量的多重阶梯传导,达到均温层上均温面的热量一致性,均热效果较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当所述楔形块为两个以上时,相邻所述楔形块层叠设置。使得可根据均温层上均温面的倾斜角度,调整平衡层的整体厚度和倾斜角度,扩大该导热均热结构的温度调整范围,扩大其适用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热层、平衡层和均温层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层。避免相邻两层之间的滑动,保证该导热均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层为导热硅脂涂覆层。使导热硅脂实现相邻两层之间的稳定连接,且不会影响热传导速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沿传热方向贯穿所述导热层、平衡层和均温层的定位通道。使通过定位通道的位置较容易的将相邻两层之间放置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进一步保证该导热均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通道内设置有定位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导热层和均温层之间设置楔形结构件的平衡层,所述导热层与热源接触,使导热层将热源热量快速传递到平衡层,受到低导热系数的平衡层的影响,降低热传导速率,结合平衡层的楔形结构,对热量进行均温处理,使经过均温层的热量传递后,在均温层远离导热层的面上,各处的温度接近,达到均温效果,形成均温面;2、由于平衡层为楔形状,使得能够根据需要的均温面的角度,调整平衡层的倾斜角度,改变平衡层的尺寸,使形成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均温面,使该导热均热结构能够适应于不同倾斜条件下的使用,扩大该导热均热结构的适用范围。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将导热层和均温层分别设置为楔形状,使沿导热层至均温层的热量传递方向上,热传递速率首先受到导热层的一次均温处理,再经过平衡层的二次均温处理,最后受到均温层的三次均温处理,形成热量的多重阶梯传导,达到均温层上均温面的热量一致性,均热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用于焊接多通道天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均温层,2-平衡层,3-导热层,4-定位通道,5-定位件,6-加热台,7-天线固定板,8-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均温层1、平衡层2和导热层3,所述导热层3与热源接触,所述平衡层2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层3和所述均温层1的导热系数,所述均温层1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层3的导热系数,所述平衡层2包括至少一个楔形块,当所述楔形块为两个以上时,相邻所述楔形块层叠设置,所述平衡层2用于降低所述导热层3至所述均温层1的热传导速率。本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优选所述均温层1、平衡层2和导热层3以上下层叠的方式设置,在导热层3底面设置加热台6,使加热台6沿导热层3至均温层1从下往上的传递热量,具体的,所述导热层3为添加有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粒子的复合导热材料结构件,或,相对于平衡层2和均温层1的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结构件,用于将加热台6提供的热量快速传导至平衡层2,所述平衡层2为陶瓷或纯石墨等的非金属材料结构件,具有低导热系数、高热容的特性,用于降低热传导速率,对热量进行一次均温处理,所述均温层1为相对平衡层2的高导热系数的材料结构件,且均温层1的导热系数小于导热层3的导热系数,本实施例以单个楔形块的平衡层2为例,将所述平衡层2的厚度较厚一侧与热传导较快一侧的均温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均温层(1)、平衡层(2)和导热层(3),所述平衡层(2)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层(3)和所述均温层(1)的导热系数,所述平衡层(2)包括至少一个楔形块,所述平衡层(2)用于降低所述导热层(3)至所述均温层(1)的热传导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均温层(1)、平衡层(2)和导热层(3),所述平衡层(2)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层(3)和所述均温层(1)的导热系数,所述平衡层(2)包括至少一个楔形块,所述平衡层(2)用于降低所述导热层(3)至所述均温层(1)的热传导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层(1)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层(3)的导热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层(1)为楔形结构件,所述平衡层(2)的薄端与所述均温层(1)的厚端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倾斜面导热均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3)为楔形结构件,所述平衡层(2)的厚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家升赵伟丁卓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