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049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包括铅炉、设置在所述铅炉上端的第一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的第二升降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一侧的刮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铅炉内,铅水的上表面存在铅渣,模具在浸铅工作时,铅渣会附着于铸焊模具的上表面,进而影响蓄电池的成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铅炉
,尤其涉及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电池的容量设计要求,将数片极板焊接起来组成单体极群,再把各个单体极群通过极柱串联焊接,组成不同电压的电池。将数片极板焊接的部分称为汇流排,将不同极群串联焊接的部分是极群极柱。电池汇流排的焊接,除了传统的使用焊枪和焊条手工焊接外,近年采用铸造焊接的方法越来越多。铸造焊接,简称铸焊,其特点是焊接质量好,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而极柱的传统工艺则是单独铸造,再用手工方法焊接在汇流排上。铸造焊接则可以把汇流排和极柱同时铸造成型。专利号为CN201510407758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汇流排和极柱的连续铸焊设备,连续铸焊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铸焊装置、铸焊模具的冷却装置、铸焊模具和极群夹具的脱模装置、铸焊模具升温装置、极群入槽装置和夹具返回辊道;铸焊装置的出口与冷却装置的进口连接,冷却装置的出口与脱模装置的进口连接;脱模装置的铸焊模具出口与铸焊模具升温装置的进口连接,脱模装置的极群夹具出口与极群入槽装置的极群入口连接,极群入槽装置的夹具出口通过夹具翻转提升装置与夹具返回辊道的进口连接。本专利技术能满足如汽车启动、阀控密封式、管状正极板的牵引车用和各种型号的铅酸蓄电池铸焊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铅炉内,铅水的上表面存在铅渣,模具在浸铅工作时,铅渣会附着于铸焊模具的上表面,进而影响蓄电池的成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第二升降组件,将下降至铅炉内的铸焊模具上方进行压制,避免铸焊模具的上表面与铅炉内上表漂浮的渣料接触,使得铸焊模具表面上没有渣料,从而解决了铅炉内,铅水的上表面存在铅渣,模具在浸铅工作时,铅渣会附着于铸焊模具的上表面,进而影响蓄电池的成品质量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包括铅炉、设置在所述铅炉上端的第一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的第二升降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一侧的刮料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一平推气缸及固定设置在所述铅炉内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若干组且围绕所述第一平推气缸的外侧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平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平推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二平推气缸连接设置的支撑板,所述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平推气缸的伸缩端贯穿于所述支撑板竖直向下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下方的若干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连接设置有两组卡合板以及与两组卡合板连接设置的限位板。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卡合板之间形成铸焊模具安置空间。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安置空间的一面为锯齿形结构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卡合板朝向所述安置空间的一面开设有凹形槽,铸焊模具匹配滑动于所述凹形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平推气缸的伸缩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杆,该导向杆滑动于所述支撑板上开设的导向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合板上端匹配设置的缺口槽。作为又优选,所述刮料组件包括:第三平推气缸,所述第三平推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其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以及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第三平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其下表面为水平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升降组件,将下降至铅炉内的铸焊模具上方进行压制,避免铸焊模具的上表面与铅炉内上表漂浮的渣料接触,使得铸焊模具表面上没有渣料,提高浸铅效果;(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刮料组件,使得完成浸铅工作的铸焊模具在输出时,配合刮板的端部,完成铸焊模具上表面的挂料工作,保证铸焊模具上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产品最终质量的作用。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浸铅效果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铅炉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升降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刮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包括铅炉1、设置在所述铅炉1上端的第一升降组件2、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上的第二升降组件3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一侧的刮料组件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升降组件3,将下降至铅炉1内的铸焊模具上方进行压制,避免铸焊模具的上表面与铅炉1内上表漂浮的渣料接触,使得铸焊模具表面上没有渣料,提高浸铅效果。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包括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一平推气缸21及固定设置在所述铅炉1内的伸缩杆22,所述伸缩杆22设置若干组且围绕所述第一平推气缸21的外侧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升降组件2驱动对第二升降组件3的升降工作,实现铸焊模具的下降的浸铅工作及完成浸铅后的复位出料工作。进一步,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一平推气缸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平推气缸31以及与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1连接设置的支撑板32,所述伸缩杆2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32的上表面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1的伸缩端贯穿于所述支撑板32竖直向下设置。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2下方的若干根连接杆301,所述连接杆301的下方连接设置有两组卡合板302以及与两组卡合板302连接设置的限位板303。进一步,如图3所示,两组所述卡合板302之间形成铸焊模具的安置空间34。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板303朝向所述安置空间34的一面为锯齿形结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板303朝向所述安置空间34的一面为锯齿形结构设置,使得铸焊模具朝向限位板303的一面也能完成浸铅工作;另一方面限位板303对传送中的铸焊模具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卡合板302朝向所述安置空间34的一面开设有凹形槽35,铸焊模具匹配滑动于所述凹形槽35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卡合板302朝向所述安置空间34的一面开设有凹形槽35,起到对铸焊模具的定位工作。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1的伸缩端设置有压板36,所述压板36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杆37,该导向杆37滑动于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铅炉(1)、设置在所述铅炉(1)上端的第一升降组件(2)、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上的第二升降组件(3)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一侧的刮料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铅炉(1)、设置在所述铅炉(1)上端的第一升降组件(2)、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上的第二升降组件(3)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一侧的刮料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包括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一平推气缸(21)及固定设置在所述铅炉(1)内的伸缩杆(22),所述伸缩杆(22)设置若干组且围绕所述第一平推气缸(21)的外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一平推气缸(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平推气缸(31)以及与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1)连接设置的支撑板(32),所述伸缩杆(2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32)的上表面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1)的伸缩端贯穿于所述支撑板(32)竖直向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炉提升架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2)下方的若干根连接杆(301),所述连接杆(301)的下方连接设置有两组卡合板(302)以及与两组卡合板(302)连接设置的限位板(3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炉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芳付立芳姜涛叶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玖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