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全自动铸焊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04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铅酸电池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全自动铸焊生产线,其包括输入线、至少一组切刷设备及至少一组铸焊设备,输入线用于输入待铸焊的铅酸电池,其上的输出工位与邻设的切刷设备上的进料工位正对设置,切刷设备的出料工位处邻设有对应的铸焊设备,其通过利用切刷设备、第二抓料机械手、输送线及中转机械手的相互配合,对铅酸电池进行转移输送与切刷加工,并且实现对多组的铸焊机交替进行自动上料与卸料工作,解决现有铅酸电池自动加工过程中,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全自动铸焊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铅酸电池自动化加工
,具体为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全自动铸焊生产线。
技术介绍
铅酸电池主要由电池塑壳、极群、酸液等部分组成,在传统对铅酸电池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利用夹具对极群进行装夹,极群装夹完成后,人工对极群极耳进行修整,使极耳处于一条直线上,之后利用切刷一体机对极耳进行切刷,去除极耳的氧化表层,并对切刷后的极耳进行助焊剂的涂抹,最后在夹具的后侧扣上电池塑壳,人工将夹具与电池塑壳放入到铸焊机内,由铸焊机对极群的极耳进行铸焊,使极耳依据电流的流转方向通过铅液进行冷却焊接,之后由铸焊机内的入槽顶针将极群推入到塑壳内,初步完成铅酸电池的生产组装。上述的加工过程中,至少需要4-6个工人进行生产加工,在切刷一体机与铸焊机等机器之间转运的都是通过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且只能满足一台铸焊机的生产加工,加工效率低下。专利号为CN201820886487.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的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该铅酸电池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包括极群入壳单元Ⅰ、切刷单元Ⅱ以及铸焊单元Ⅲ,通过利用装夹装置与入壳装置的配合实现极群的自动入壳,之后利用方形托盘,实现装载有极群的电池塑壳倒置自动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逐一完成切刷与助焊剂浸渍的工作,最后由横向抓料输送装置实现电池铸焊过程中自动输入与输出,并实现多台铸焊设备连线自动化生产。但是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铅酸电池需要依靠方形托盘进行输送,输送效率低,且成本高;2、在进行铸焊时铅酸电池需要输送到铸焊设备的铅液容器的上方进行铸焊工作,且是单向往返,耗时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全自动铸焊生产线,其通过利用切刷设备、第二抓料机械手、输送线及中转机械手的相互配合,对铅酸电池进行转移输送与切刷加工,并且实现对多组的铸焊机交替进行自动上料与卸料工作,解决现有铅酸电池自动加工过程中,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全自动铸焊生产线,包括输入线、至少一组切刷设备及至少一组铸焊设备,所述输入线用于输入待铸焊的铅酸电池,其上的输出工位与邻设的所述切刷设备上的进料工位正对设置,所述切刷设备的出料工位处邻设有对应的所述铸焊设备,所述输入线上的输出工位处邻设有第一抓料机械手,所述切刷设备的出料工位处设置邻设有第二抓料机械手,所述第二抓料机械手的一侧邻设有输送线;所述切刷设备上设置有自动送料机构,该自动送料机构装载若干倒置的所述铅酸电池自所述进料工位滑动转移至所述出料工位,所述自动送料机构的下方并排设置有切耳机构、刷耳机构及整耳机构;所述铸焊设备包括三组铸焊机及中转机械手,所述铸焊机呈弧形排列于所述输送线输送路径的同一侧,所述中转机械手位于弧形的圆心处,该铸焊机均包括铅液容器、铸焊模具、定位机构及冷却机构,所述铸焊模具沿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移动设置,所述定位机构邻设于所述铅液容器一侧,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的正下方,且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冷却机构之间设置有铸焊工位,该铸焊工位均朝向邻设于所述输送线输送路径一侧的所述中转机械手设置,该中转机械手交替对若干组的所述铸焊机进行所述铅酸电池上料与卸料工作;所述第一抓料机械手自所述输出工位处抓取所述铅酸电池旋转180°后,倒置于所述进料工位处,该铅酸电池由所述自动送料机构驱动转移至所述出料工位过程中,同步由所述切耳机构、刷耳机构及整耳机构完成切刷及整耳工作,所述第二抓料机械手自所述出料工位抓取完成切刷工作铅酸电池旋转180°后,正放至所述输送线上,由该输送线将所述铅酸电池输送至所述中转机械手处,该中转机械手抓取所述铅酸电池旋转180°倒置后,逐一对所述铸焊机上的铸焊工位进行上料,同步的,所述铸焊模具自所述铅液容器内盛取铅液后,滑动至位于所述铸焊工位处的铅酸电池的正下方,所述定位机构驱动所述铅酸电池下降,使该铅酸电池上的极耳插入所述铅液容器盛取的铅液内,并由抬升的所述冷却机构对铅液冷却,完成所述铅酸电池的铸焊工作。作为改进,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载料盘及步进组件,所述载料盘用于承载倒置的所述铅酸电池,所述步进组件驱动所述载料盘自所述进料工位移动至所述出料工位。作为改进,所述自动送料机构还包括回用组件,所述回用组件设置于所述步进组件的正上方,其抓取所述出料工位处的载料盘回转至所述进料工位处循环使用。作为改进,所述铸焊机包括提升机构及滑动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铅液容器的正上方,其用于装载所述铸焊模具沉入该铅液容器盛取铅液,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及冷却机构之间,其牵引所述铸焊模具往返移动于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铸焊工位之间。作为改进,所述铸焊模具朝向所述铸焊工位的一端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牵引孔,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牵引孔一一对应插合的挂钩。作为改进,所述铸焊机包括入槽机构,所述入槽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及冷却机构之间,其用于对铸焊后的所述铅酸电池进行入槽工作。作为改进,所述铸焊机包括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安装于所述提升机构上,其刮除所述提升机构输出的所述铸焊模具工作端面上的铅液。本技术生产线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利用切刷设备、第二抓料机械手、输送线及中转机械手的相互配合,对铅酸电池进行转移输送与切刷加工,并且实现对多组的铸焊机交替进行自动上料与卸料工作,使多组的铸焊机同时进行铸焊加工工作,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避免了方形托盘的大量使用,降低了加工成本;(2)本技术通过将铸焊模具设置为可以移动到铅液容器外部的结构,使铅酸电池的铸焊工作在铅液容器的外部进行,较传统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减少了铅酸电池输送到铅液容器上方的输送过程,优化了铸焊加工前后衔接方式,减少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3)本技术通过在切刷设备上设置回用组件,利用回用组件将切刷设备上用于承载铅酸电池的载料盘进行回转输送至切刷设备的进料工位,实现载料盘的自动循环回用,且回用路径短,与输入线及第二抓料机械手的衔接紧密,加工效率更高;(4)本技术通过在铸焊机上设置入槽机构在铸焊工位处直接进行铸焊后铅酸电池的入槽加工,无需进行转移,铸焊步骤与入槽步骤衔接紧密,避免了无用的转移工作,缩短了加工时间;(5)本技术的铸焊模具较传统的铸焊模具,取消了内设冷却通道的方式,直接利用冷却机构对铸焊模具进行全面覆盖式冷却,较内设冷却通道的冷却方式,冷却效率更快,且冷却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快、加工步骤衔接紧密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铅酸电池的自动化生产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生产线布局图;图2为本技术切换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切换设备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步进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回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气动爪组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全自动铸焊生产线,包括输入线(1)、至少一组切刷设备(2)及至少一组铸焊设备(3),所述输入线(1)用于输入待铸焊的铅酸电池(10),其上的输出工位(11)与邻设的所述切刷设备(2)上的进料工位(21)正对设置,所述切刷设备(2)的出料工位(22)处邻设有对应的所述铸焊设备(3),其特征在于:/n所述输入线(1)上的输出工位(11)处邻设有第一抓料机械手(4),所述切刷设备(2)的出料工位(22)处设置邻设有第二抓料机械手(5),所述第二抓料机械手(5)的一侧邻设有输送线(6);/n所述切刷设备(2)上设置有自动送料机构(23),该自动送料机构(23)装载若干倒置的所述铅酸电池(10)自所述进料工位(21)滑动转移至所述出料工位(22),所述自动送料机构(23)的下方依次并排设置有切耳机构(24)、刷耳机构(25)及整耳机构(26);/n所述铸焊设备(3)包括三组的铸焊机(32)及中转机械手(33),所述铸焊机(32)呈弧形排列于所述输送线(6)输送路径的同一侧,所述中转机械手(33)位于弧形的圆心处,该铸焊机(32)均包括铅液容器(321)、铸焊模具(322)、定位机构(323)及冷却机构(324),所述铸焊模具(322)沿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移动设置,所述定位机构(323)邻设于所述铅液容器(321)一侧,所述冷却机构(324)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323)的正下方,且所述定位机构(323)与所述冷却机构(324)之间设置有铸焊工位(320),该铸焊工位(320)均朝向所述中转机械手(33)设置,该中转机械手(33)交替对若干组的所述铸焊机(32)进行所述铅酸电池(10)上料与卸料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全自动铸焊生产线,包括输入线(1)、至少一组切刷设备(2)及至少一组铸焊设备(3),所述输入线(1)用于输入待铸焊的铅酸电池(10),其上的输出工位(11)与邻设的所述切刷设备(2)上的进料工位(21)正对设置,所述切刷设备(2)的出料工位(22)处邻设有对应的所述铸焊设备(3),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线(1)上的输出工位(11)处邻设有第一抓料机械手(4),所述切刷设备(2)的出料工位(22)处设置邻设有第二抓料机械手(5),所述第二抓料机械手(5)的一侧邻设有输送线(6);
所述切刷设备(2)上设置有自动送料机构(23),该自动送料机构(23)装载若干倒置的所述铅酸电池(10)自所述进料工位(21)滑动转移至所述出料工位(22),所述自动送料机构(23)的下方依次并排设置有切耳机构(24)、刷耳机构(25)及整耳机构(26);
所述铸焊设备(3)包括三组的铸焊机(32)及中转机械手(33),所述铸焊机(32)呈弧形排列于所述输送线(6)输送路径的同一侧,所述中转机械手(33)位于弧形的圆心处,该铸焊机(32)均包括铅液容器(321)、铸焊模具(322)、定位机构(323)及冷却机构(324),所述铸焊模具(322)沿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移动设置,所述定位机构(323)邻设于所述铅液容器(321)一侧,所述冷却机构(324)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323)的正下方,且所述定位机构(323)与所述冷却机构(324)之间设置有铸焊工位(320),该铸焊工位(320)均朝向所述中转机械手(33)设置,该中转机械手(33)交替对若干组的所述铸焊机(32)进行所述铅酸电池(10)上料与卸料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智能全自动铸焊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料机械手(4)自所述输出工位(11)处抓取所述铅酸电池(10)旋转180°后,倒置于所述进料工位(21)处,该铅酸电池(10)由所述自动送料机构(23)驱动转移至所述出料工位(22)过程中,同步由切耳机构(24)、刷耳机构(25)及整耳机构(26)完成切刷及整耳工作,所述第二抓料机械手(5)自所述出料工位(22)抓取完成切刷工作铅酸电池(10)旋转180°后,正放至所述输送线(6)上,由该输送线(6)将所述铅酸电池(10)输送至所述中转机械手(33)处,该中转机械手(33)抓取所述铅酸电池(10)旋转180°倒置后,逐一对所述铸焊机(32)上的铸焊工位(320)进行上料,同步的,所述铸焊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芳付立芳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玖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