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00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属于冲压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竖直放置的液压油缸、与液压油缸活塞柱一端固定连接的凸模、与凸模竖直方向对应设置的凹模以及基座,所述凸模直径小于凹模,所述凹模固定连接在基座朝向凸模的表面,所述凸模远离液压油缸一端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凸模内与凸模对应处底部设有弧形凸块,所述弧形凸块与所述弧形凹槽相匹配设置,在需要冲压较厚或者屈服强度较高的冲压板时还设有辅助冲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耐用、长期冲压仍能保证较高冲压精准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成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一般用来加工板材,能实现落料,冲孔,成型,拉深,修整,精冲,整形,铆接及挤压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脑、家用电器、家具、交通工具、五金零部件等冲压及成型领域。其中金属板材在弯曲成型过程中,获得塑性变形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弹性变形,当弯曲成型加工结束后,卸掉冲压载荷时,冲压件会发生弹性回复,其弯曲角度及外形尺寸都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冲压件的几何精度受到损害。目前,一般工厂采取的措施有多次冲压、在冲压前对冲压件进行退火、在加工过程中度冲压件加热等处理方式减小冲压件的回弹,但是上述处理方式均较为浪费时间、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并且可能对冲压件结构、屈服强度等材料性能造成损伤,导致产品不合格的情况出现。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394954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由上而下包括上模座、凹模、与气顶杆驱动连接的压边板、与凹模匹配的凸模、下模座,上模座与凹模固定连接且同步移动,凸模与下模座固定连接,凸模由上而下包括第一冲压部和第二冲压部,所述第一冲压部和第二冲压部之间通过过渡曲线部圆滑过渡,所述第一冲压部的侧壁外轮廓与凹模侧壁的间隙为待冲压板厚的1.2-1.6倍,所述第二冲压部的侧壁外轮廓与凹模侧壁的间隙为待冲压板厚的0.8-0.9倍,所述过渡曲线部在冲压方向上投影长度为待冲压板厚的2-3倍。该技术通过在冲压过程中改变模具间隙,减小材料内外层的应力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控制零件的侧壁卷曲回弹,提高零件的成形精度及质量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第二冲压部的侧壁外轮廓与凹模侧壁的间隙为待冲压板厚的0.8-0.9倍,在冲压厚度较大或者屈服强度较高的冲压件时,使得第二冲压部、凹模以及冲压件之间的摩擦力显著增大,很容易对凸模上的第二冲压部以及凹模造成磨损,使得冲压件受到损伤,该种装置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装置对于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的控制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其具有更加方便耐用的,长期使用仍能有效控制冲压件侧壁回弹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液压油缸、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柱一端固定连接的凸模、与凸竖直方向对应设置的凹模以及基座,所述凹模固定连接在基座朝向凸模一面上,所述凸模远离液压油缸一端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凹模上设有冲压槽,所述冲压槽内设有弧形凸块,所述弧形凸块与所述弧形凹槽相匹配设置,所述凸模的侧面与冲压槽的侧壁之间留有成型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压油缸带动凸模向下对冲压件进行冲压时,弧形凹槽与弧形凸块相匹配,迫使冲压件底部发生弯曲变形,在将冲压件取出后,底部弯曲部分发生回弹伸直,使得冲压件两侧原本向外回弹的部分被底部回弹相抵消,使得原本向外弯曲的侧边恰好回复到与冲压件底面呈90度的状态,最终得到符合规定的冲压件,弧形凸块的弧度可根据冲压件的厚度,材质等详细情况设计,可适用于不同材质或者厚度的冲压件;该冲压装置结构简单,对凹模、凸模以及冲压件不会造成损伤,长久使用仍然可以有效的保证冲压精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成型空间的宽度与冲压件的厚度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置对冲压件冲压过程中,凹模侧壁和凸模上与侧壁相对的侧面恰好将冲压件夹持在间隙中,有效的提高了凹模与凸模对冲压件侧边的径向约束作用,保证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尽量减小弹性形变,该设定也不会使得凸模、凹模以及冲压件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进而导致磨损,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耐用性,保证了冲压的准确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柱外侧一圈套设固定连接有行程板,所述凹模朝向凸模一面竖直设有导柱,所述导柱贯穿行程板,所述行程板沿导柱竖直方向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冲压装置进行冲压时,导柱起到了精准导向的作用,使得液压油缸的活塞柱严格按照竖直方向进行运动,进一步的使得凸模严格按照竖直方向对冲压件进行按压,避免冲压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冲压不准确的情况,有效的实现了耐用,冲压准确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柱设有多根,所述导柱关于液压油缸轴线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行程板在竖直运动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增强了导向作用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使得竖直方向的运动更加规范,避免了行程板与导柱之间发生位置偏移,产生摩擦,冲压装置在长期工作过程中仍能冲压准确,实现了长期使用仍能有效控制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行程板下方设置有辅助冲压组件,所述辅助冲压组件包括与行程板下表面固定连接的气缸、与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槽型压板,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柱贯穿槽型压板,所述槽型压板沿液压油缸的活塞柱竖直方向滑动,所述槽型压板开口朝向凹模方向,所述槽型压板的内壁表面与凸模的外壁表面抵触,所述槽型压板厚度等于成型空间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按压较厚冲压件或者是屈服强度较高的冲压件时,液压油缸带动凸模将冲压件挤压进凹模内,冲压件全部位于凹模内,冲压件的两侧高度低于凹模上表面,这时候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向下运动,推动槽型压板向下运动,使得槽型压板的两侧边下表面恰好抵住冲压件的两侧边上表面,气缸继续运动,使得槽型压板对冲压板两侧形成挤压,使得冲压板两侧承受压应力,显著降低了冲压件在被冲压结束后的回弹力,实现更加有效的控制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气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气缸关于液压油缸的轴线并联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气缸在向下运行时槽型压板运行更加稳定,冲压件两侧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最终使得冲压件冲压更加准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模上方设有压边板,所述压边板固定套设在冲压槽两侧冲压边对应相邻导柱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模推动冲压件向凹模内冲压时,压边板有效的对冲压件位于凹模表面的部分形成竖直方向的限位作用,防止冲压件的边沿向上产生较大的翘曲现象,保证了冲压装置的冲压时的准确性,有效实现控制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弧形凸块下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冲压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凸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冲压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凸块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压油缸带动凸模对冲压件进行冲压时,伸缩杆配合弹簧为冲压件提供缓冲作用,在冲压件被冲压到凹模底部与弧形凹槽和弧形凸块表面相贴合时,液压油缸会对冲压件形成二次冲压,实现了校正弯曲的效果,使得冲压件被冲压精度更高;并且在冲压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液压油缸(1)、与液压油缸(1)的活塞柱一端固定连接的凸模(2)、与凸模(2)竖直方向对应设置的凹模(3)以及基座(4),所述凹模(3)固定连接在基座(4)朝向凸模(2)一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2)远离液压油缸(1)一端设有弧形凹槽(21),所述凹模(3)上设有冲压槽(32),所述冲压槽(32)内设有弧形凸块(31),所述弧形凸块(31)与所述弧形凹槽(21)相匹配设置,所述凸模(2)的侧面与冲压槽(32)的侧壁之间留有成型空间(2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液压油缸(1)、与液压油缸(1)的活塞柱一端固定连接的凸模(2)、与凸模(2)竖直方向对应设置的凹模(3)以及基座(4),所述凹模(3)固定连接在基座(4)朝向凸模(2)一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2)远离液压油缸(1)一端设有弧形凹槽(21),所述凹模(3)上设有冲压槽(32),所述冲压槽(32)内设有弧形凸块(31),所述弧形凸块(31)与所述弧形凹槽(21)相匹配设置,所述凸模(2)的侧面与冲压槽(32)的侧壁之间留有成型空间(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空间(231)的宽度与冲压件的厚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1)的活塞柱外侧一圈套设固定连接有行程板(5),所述凹模(3)朝向凸模(2)一面竖直设有导柱(6),所述导柱(6)贯穿行程板(5),所述行程板(5)沿导柱(6)竖直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6)设有多根,所述导柱(6)关于液压油缸(1)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件侧壁卷曲回弹控制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板(5)下方设置有辅助冲压组件,所述辅助冲压组件包括与行程板(5)下表面固定连接的气缸(8)、与气缸(8)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槽型压板(10),所述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申武勇沈伟沈良王文国杨勇赵战宽刘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