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81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包括外壳和固定基座,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隔音层,所述内壳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主杆的上端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固定基座位于外壳的下方,所述机架的中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车轮。该装置中外壳的内表面与隔音层的外表面相贴合,隔音层的设置能够对内壳内部搅拌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通过可伸缩的车轮使其具有灵活的移动性,避免人工搬运,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通过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增加连接板与固定基座之间的受力点,使得固定基座为连接板分担部分压力,从而减轻电动推杆和活塞杆的负担,进而对电动推杆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搅拌器
,具体为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反应釜搅拌器里的磁力偶合器通过电机或配减速机带动外磁钢体旋转,通过磁性作用从而带动密封罩内的内磁钢体旋转,内磁钢体的轴与搅拌器的轴连为一体,达到搅拌物料作用,隔离内磁钢的密封罩与釜体之间平面用石墨垫通过螺栓压紧,实现与外界完全隔离,从而实现了高温、高压下的无泄漏。特别适用于中试和大型生产用的易燃、易爆、剧毒、贵重介质在高温、高压、抽真空等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现有的多头螺纹零件加工时对其进行单独固定,因此加工完毕的多头螺纹零件也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单独拆卸收取,多头螺纹零件体积较小,增大了工作人员收取难度,且单独收取多头螺纹零件需花费大量时间,增加人工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多头螺纹零件加工时对其进行单独固定,因此加工完毕的多头螺纹零件也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单独拆卸收取,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包括外壳(1)和固定基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隔音层(2),且隔音层(2)的内侧安装有内壳(3),所述内壳(3)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4),且搅拌杆(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主杆(5),所述主杆(5)的上端连接有动力机构(6),且动力机构(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固定基座(8)位于外壳(1)的下方,且固定基座(8)的内部设置有机架(9),所述机架(9)的表面开设有孔槽(10),且孔槽(10)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丝(11),所述机架(9)的中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2),且电动推杆(12)的出口端连接有活塞杆(1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包括外壳(1)和固定基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隔音层(2),且隔音层(2)的内侧安装有内壳(3),所述内壳(3)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4),且搅拌杆(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主杆(5),所述主杆(5)的上端连接有动力机构(6),且动力机构(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固定基座(8)位于外壳(1)的下方,且固定基座(8)的内部设置有机架(9),所述机架(9)的表面开设有孔槽(10),且孔槽(10)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丝(11),所述机架(9)的中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2),且电动推杆(12)的出口端连接有活塞杆(13),所述活塞杆(1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下表面安装有车轮(17),所述固定基座(8)的下表面贴合有防滑垫(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与隔音层(2)的外表面相贴合,且内壳(3)的竖直中心线与外壳(1)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钛反应釜搅拌器底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6)通过主杆(5)与搅拌杆(4)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搅拌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春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鸿云瑞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