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气凝胶膜材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811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凝胶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制备气凝胶膜材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腔,所述第一反应腔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表面包裹有隔热膜,所述加热管的一端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进料口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盖,所述进料口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通过旋转浆与物料之间的接触,从而在搅拌过程中加快反应物料之间的融合速度,使反应过程加快,以提高反应效率,通过在第一反应腔的内壁设置加热管,从而可通过加热管对第一反应腔内部的反应物料进行加热,进一步地,加快反应物料分子的运动速率,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气凝胶膜材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凝胶薄膜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气凝胶膜材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气凝胶又称为干凝胶。当凝胶脱去大部分溶剂,使凝胶中液体含量比固体含量少得多,或凝胶的空间网状结构中充满的介质是气体,外表呈固体状,这即为气凝胶。如明胶、阿拉伯胶、硅胶、毛发、指甲等。气凝胶也具凝胶的性质,即具膨胀作用、触变作用、离浆作用,气凝胶是一种低密度多孔材料,具有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和开放性纳米级多孔结构,具有低导热系数、高折射率、高孔隙率、高透光性等特性,在航空航天、声学、光学、吸附催化、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气凝胶薄膜也具有这些优异的特点,特别是在保温节能玻璃,墙体保温,隔音降噪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气凝胶膜材反应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对反应物料进行自动搅拌,以及难以对反应物料的温度进行宏观控制,导致现有气凝胶膜材反应装置的反应效率较低,不利于提高生产加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气凝胶膜材反应装置,解决了制作气凝胶薄膜效率较低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气凝胶膜材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腔(1),所述第一反应腔(1)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第一反应腔(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6),所述加热管(6)的表面包裹有隔热膜(7),所述加热管(6)的一端连接有控制器(8),所述进料口(2)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盖(4),所述进料口盖(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5),所述第一反应腔(1)的表面开设有过渡口(16),所述过渡口(16)表面贯穿有闸板(17),所述闸板(17)的表面设置有闸阀(18),所述过渡口(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反应腔(14),所述第二反应腔(14)表面开设有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气凝胶膜材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腔(1),所述第一反应腔(1)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第一反应腔(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6),所述加热管(6)的表面包裹有隔热膜(7),所述加热管(6)的一端连接有控制器(8),所述进料口(2)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盖(4),所述进料口盖(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5),所述第一反应腔(1)的表面开设有过渡口(16),所述过渡口(16)表面贯穿有闸板(17),所述闸板(17)的表面设置有闸阀(18),所述过渡口(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反应腔(14),所述第二反应腔(14)表面开设有出料口(15),所述第二反应腔(14)的表面贯穿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连接柱(11)的表面贯穿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表面设置有旋转桨(13)。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天亮韩大尉鄢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