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玉奇专利>正文

一种湿法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74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体、除湿塔体和烟囱,脱硫塔体包括上塔体、锥形过渡部和下塔体,下塔体的内部形成浆液池,上塔体内设有内筒,内筒的底部开口,上塔体一侧的上端设有进气口,上塔体的顶部设有与内筒相通的出气口,内筒的外壁与上塔体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浆液喷淋管,内筒的内部若干第二浆液喷淋管,第二浆液喷淋管上方设有若干除雾器;除湿塔体内部设有除湿筒体,除湿筒体的底部开口,除湿塔体一侧的上端设有烟气进口,烟气进口的一边与除湿塔体的外壁相切,除湿筒体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且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烟囱相连,除湿筒体的内部设有除湿吸附填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烟气的脱硫除湿处理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脱硫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二氧化硫是目前大气污染物中数量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一种气态污染物,在电力、石油化工、垃圾焚烧等行业的燃烧加热工艺中会伴随有大量的SO2产生,SO2对环境会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加热炉、锅炉和焚烧炉等排出来的烟气需要进行脱硫处理。传统的湿法脱硫装置中,烟气与吸收液逆流接触,但是烟气的停留时间较短,导致气液接触的时间较短,传质效果有限。此外,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水分,因而在排放过程中会拖着长长的“白尾巴”,甚至形成一定范围的白雨。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湿法脱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湿法脱硫装置。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体、除湿塔体和烟囱,所述脱硫塔体通过烟道与所述除湿塔体相连,所述除湿塔体与所述烟囱相连,所述脱硫塔体包括上塔体、锥形过渡部和下塔体,所述上塔体和所述下塔体之间通过锥形过渡部相连,所述下塔体的内部形成浆液池,所述上塔体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底部开口,所述上塔体一侧的上端设有进气口,所述上塔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内筒相通的出气口,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上塔体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浆液喷淋管,所述内筒的内部若干第二浆液喷淋管,所述第二浆液喷淋管上方设有若干除雾器,其中第一浆液喷淋管的浆液喷出方向向上,第二浆液喷淋管的浆液喷出方向向下;所述除湿塔体内部设有除湿筒体,所述除湿筒体的底部开口,所述除湿塔体一侧的上端设有烟气进口,所述烟气进口的一边与所述除湿塔体的外壁相切,所述烟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所述烟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烟气进口相连,所述除湿筒体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与所述除湿筒体相通,且所述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烟囱相连,所述除湿筒体的内部设有除湿吸附填料层。优选的,所述下塔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上塔体的横截面面积。优选的,所述除湿筒体内部设有填料支撑栅板,所述填料支撑栅板上装填有除湿吸附填料,且所述填料支撑栅板上还铺设有不锈钢网。优选的,所述除湿吸附填料层的上方还设有筛网。优选的,所述除湿塔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阀门。优选的,所述浆液池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浆液池连接有浆液输入泵和浆液排出泵,所述浆液池还通过第一输送泵与所述第一浆液喷淋管相连,所述浆液池通过第二输送泵与所述第二浆液喷淋管相连。优选的,所述烟囱的底部设有风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烟气先进入到脱硫塔体进行脱硫处理后,再进入到除湿塔体内进行除湿处理,然后进入到烟囱排出,烟气的脱硫除湿处理效果较好;本技术的脱硫塔体内设有内筒,烟气先从进气口进入,第一浆液喷淋管喷出的浆液在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都会与烟气接触,然后烟气从内筒的底部进入到内筒,烟气与第二浆液喷淋管喷出的浆液逆向接触,本技术的脱硫塔体提高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时间,有助于提高脱硫效果,且脱硫塔体的浆液池设于下塔体内,下塔体的横截面积较大,提高该除湿塔体的稳固性,也减少了烟气流动过程中对浆液池的影响;本技术的除湿塔体内设有除湿筒体,烟气进口的一边与除湿塔体的外壁相切,进入到除湿塔体内的烟气在旋风分离的作用,能够去除烟气中夹带的部分液体,烟气经除湿筒体的底部进入到除湿筒体内,除湿吸附填料层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烟气的除湿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和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脱硫塔体;2、除湿塔体;3、烟囱;4、烟道;5、上塔体;6、锥形过渡部;7、下塔体;8、内筒;9、进气口;10、出气口;11、第一浆液喷淋管;12、第二浆液喷淋管;13、除湿筒体;14、烟气进口;15、烟气出口;16、除湿吸附填料层;17、填料支撑栅板;18、筛网;19、排液管;20、曝气装置;21、浆液输入泵;22、浆液排出泵;23、第一输送泵;24、第二输送泵;25、除雾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湿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体1、除湿塔体2和烟囱3,脱硫塔体1通过烟道4与除湿塔体2相连,除湿塔体2与烟囱3相连,烟囱3的底部设有风机。脱硫塔体1包括上塔体5、锥形过渡部6和下塔体7,上塔体5和下塔体7之间通过锥形过渡部6相连,下塔体7的内部形成浆液池,下塔体7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上塔体5的横截面面积。上塔体5内设有内筒8,内筒8的底部开口,上塔体5一侧的上端设有进气口9,上塔体5的顶部设有与内筒8相通的出气口10,内筒8的外壁与上塔体5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浆液喷淋管11,内筒8的内部若干第二浆液喷淋管12,第二浆液喷淋管12上方设有若干除雾器25,其中第一浆液喷淋管11的浆液喷出方向向上,第二浆液喷淋管12的浆液喷出方向向下。浆液池内设有曝气装置20,浆液池连接有浆液输入泵21和浆液排出泵22,浆液池还通过第一输送泵23与第一浆液喷淋管11相连,浆液池通过第二输送泵24与第二浆液喷淋管12相连。除湿塔体2内部设有除湿筒体13,除湿筒体13的底部开口,除湿塔体2一侧的上端设有烟气进口14,烟气进口14的一边与除湿塔体2的外壁相切,烟道4的一端与出气口10相连,烟道4的另一端与烟气进口14相连,除湿筒体13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15,烟气出口15与除湿筒体13相通,且烟气出口15通过管道与烟囱3相连,除湿筒体13的内部设有除湿吸附填料层16,除湿筒体13内部设有填料支撑栅板17,填料支撑栅板17上装填有除湿吸附填料,且填料支撑栅板17上还铺设有不锈钢网。除湿吸附填料层16的上方还设有筛网18,除湿塔体2的底部设有排液管19,排液管19上设有阀门。本实施例烟气先进入到脱硫塔体1进行脱硫处理后,再进入到除湿塔体2内进行除湿处理,然后进入到烟囱3排出,烟气的脱硫除湿处理效果较好;本实施例的脱硫塔体1内设有内筒8,烟气先从进气口9进入,第一浆液喷淋管11喷出的浆液在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都会与烟气接触,然后烟气从内筒8的底部进入到内筒8,烟气与第二浆液喷淋管12喷出的浆液逆向接触,本实施例的脱硫塔体1提高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时间,有助于提高脱硫效果,且脱硫塔体1的浆液池设于下塔体7内,下塔体7的横截面积较大,提高该除湿塔体2的稳固性,也减少了烟气流动过程中对浆液池的影响;本实施例的除湿塔体2内设有除湿筒体13,烟气进口14的一边与除湿塔体2的外壁相切,进入到除湿塔体2内的烟气在旋风分离的作用,能够去除烟气中夹带的部分液体,烟气经除湿筒体13的底部进入到除湿筒体13内,除湿吸附填料层16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烟气的除湿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应用案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体、除湿塔体和烟囱,所述脱硫塔体通过烟道与所述除湿塔体相连,所述除湿塔体与所述烟囱相连,所述脱硫塔体包括上塔体、锥形过渡部和下塔体,所述上塔体和所述下塔体之间通过锥形过渡部相连,所述下塔体的内部形成浆液池,所述上塔体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底部开口,所述上塔体一侧的上端设有进气口,所述上塔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内筒相通的出气口,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上塔体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浆液喷淋管,所述内筒的内部若干第二浆液喷淋管,所述第二浆液喷淋管上方设有若干除雾器;/n所述除湿塔体内部设有除湿筒体,所述除湿筒体的底部开口,所述除湿塔体一侧的上端设有烟气进口,所述烟气进口的一边与所述除湿塔体的外壁相切,所述烟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所述烟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烟气进口相连,所述除湿筒体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与所述除湿筒体相通,且所述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烟囱相连,所述除湿筒体的内部设有除湿吸附填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体、除湿塔体和烟囱,所述脱硫塔体通过烟道与所述除湿塔体相连,所述除湿塔体与所述烟囱相连,所述脱硫塔体包括上塔体、锥形过渡部和下塔体,所述上塔体和所述下塔体之间通过锥形过渡部相连,所述下塔体的内部形成浆液池,所述上塔体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底部开口,所述上塔体一侧的上端设有进气口,所述上塔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内筒相通的出气口,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上塔体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浆液喷淋管,所述内筒的内部若干第二浆液喷淋管,所述第二浆液喷淋管上方设有若干除雾器;
所述除湿塔体内部设有除湿筒体,所述除湿筒体的底部开口,所述除湿塔体一侧的上端设有烟气进口,所述烟气进口的一边与所述除湿塔体的外壁相切,所述烟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所述烟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烟气进口相连,所述除湿筒体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与所述除湿筒体相通,且所述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烟囱相连,所述除湿筒体的内部设有除湿吸附填料层。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奇张劲魏伟
申请(专利权)人:董玉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