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71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腔室,净化腔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管,出风管设置有出风口;风机,设置于净化腔室内;筒形过滤件,套设于出风管上;锥形导流件,套设于净化腔室的外壁面,出风口的出风经筒形过滤件后进入锥形导流件;扩压管,扩压管呈喇叭形,扩压管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扩压管口径较小的一端与锥形导流件相连接;稳压管,稳压管与扩压管口径较大的一端相连接,稳压管设置有排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设置锥形导流件对经筒形过滤件过滤后的出风进行导流,平缓地改变其气流方向,并使气流导流至下一级的扩压管内扩压减速,从而实现降低风噪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净化器已经逐渐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为用户净化空气,提供清洁舒适的空气环境。然而,空气净化器的噪音问题始终是技术人员努力攻克的方向,空气净化器中存在风机、气流、机械连接部等多种噪音源,如何进一步地降低空气净化器使用时的噪音,为用户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使用体验,就成了当前亟待进一步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腔室,净化腔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管,出风管设置有出风口;风机,设置于净化腔室内;筒形过滤件,套设于出风管上;锥形导流件,套设于净化腔室的外壁面,出风口的出风经筒形过滤件后进入锥形导流件;扩压管,扩压管呈喇叭形,扩压管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扩压管口径较小的一端与锥形导流件相连接;稳压管,稳压管与扩压管口径较大的一端相连接,稳压管设置有排风口。本技术所提供的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设置锥形导流件对经筒形过滤件过滤后的出风进行导流,平缓地改变其气流方向,并使气流导流至下一级的扩压管内扩压减速,从而实现降低风噪的作用,之后气流流入稳压管中以平稳的气压和流速流动,进一步地降低气体流动时的噪音,最终使气流能够在低噪音的条件下经排风口排出,实现净化后的空气流出本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净化腔室的外壁面设置有弹性安装部,弹性安装部与净化腔室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安装槽,锥形导流件的一端插设于安装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锥形导流件的一端插设于弹性安装部与净化腔室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安装槽内,以实现锥形导流件与净化腔室的连接,这样与一般通过螺钉、卡扣等连接件连接的方式相比,锥形导流件与净化腔室之间形成的是一种软连接方式,当气流吹动锥形导流件时即便锥形导流件发生振动,弹性安装部也能够吸收大部分振动,进而减小锥形导流件与净化腔室的连接部位处所产生的噪音;同时这样的连接结构与焊接等连接方式相比,连接方式更加灵活,用户可以方便地取下锥形导流件,进而方便用户清洁净化腔室和筒形过滤件(如滤网)。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环形紧固件,围设于弹性安装部远离净化腔室的外壁面的一侧,以使锥形导流件的一端夹紧于弹性安装部与净化腔室的外壁面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环形紧固件围紧弹性安装部,进而使锥形导流件的一端夹紧于弹性安装部与净化腔室的外壁面之间,从而提升锥形导流件与净化腔室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此种固定方式也是一种软固定,与一般的螺钉、卡扣等硬连接固定方式相比更能够减小因部件振动所产生的噪音。具体地,环形紧固件可以是环形卡环、自锁式尼龙扎带等紧固件部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扩压管口径较大的一端与扩压管口径较小的一端的口径之比大于1.5且小于4。在该技术方案中,扩压管口径较大的一端与扩压管口径较小的一端的口径之比大于1.5且小于4,扩压管本身的作用主要是对气流扩压降速,进而降低气流产生的噪音,因此扩压管口径较大的一端与扩压管口径较小的一端的口径之比至少要大于1,具体可优选为1.5以上,但是如果上述的比值过大,也容易导致扩压管本身体积过大,强度降低等问题,因此为了平衡上述的两种情况,口径之比可优选为1.5至4之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锥形导流件、扩压管、稳压管的内壁面上均设有消音棉。在该技术方案中,锥形导流件、扩压管、稳压管的内壁面上均设有消音棉,这样可以在改进气道结构之外,进一步地通过消音棉对气流实现降噪,降低气体流动过程中的噪音。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锥形导流件、扩压管、稳压管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锥形导流件、扩压管、稳压管可以直接做成为一体式结构,这样首先在结构上更为简单;另外,锥形导流件、扩压管、稳压管也可以一起从净化腔室上取下来,从而方便用户清洁净化腔室和筒形过滤件(如滤网)。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净化腔室,102进风口,2风机,3筒形过滤件,4锥形导流件,5扩压管,6稳压管,602排风口,7弹性安装部,702安装槽,8环形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腔室1,净化腔室1设置有进风口102和出风管,出风管设置有出风口;风机2,设置于净化腔室1内;筒形过滤件3,套设于出风管上;锥形导流件4,套设于净化腔室1的外壁面,出风口的出风经筒形过滤件3后进入锥形导流件4;扩压管5,扩压管5呈喇叭形,扩压管5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扩压管5口径较小的一端与锥形导流件4相连接;稳压管6,稳压管6与扩压管5口径较大的一端相连接,稳压管6设置有排风口602。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锥形导流件4对经筒形过滤件3过滤后的出风进行导流,平缓地改变其气流方向,并使气流导流至下一级的扩压管5内扩压减速,从而实现降低风噪的作用,之后气流流入稳压管6中以平稳的气压和流速流动,进一步地降低气体流动时的噪音,最终使气流能够在低噪音的条件下经排风口602排出,实现净化后的空气流出本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净化腔室1的外壁面设置有弹性安装部7,弹性安装部7与净化腔室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安装槽702,锥形导流件4的一端插设于安装槽702内。在该实施例中,锥形导流件4的一端插设于弹性安装部7与净化腔室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安装槽702内,以实现锥形导流件4与净化腔室1的连接,这样与一般通过螺钉、卡扣等连接件连接的方式相比,锥形导流件4与净化腔室1之间形成的是一种软连接方式,当气流吹动锥形导流件4时即便锥形导流件4发生振动,弹性安装部7也能够吸收大部分振动,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净化腔室,所述净化腔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设置有出风口;/n风机,设置于所述净化腔室内;/n筒形过滤件,套设于所述出风管上;/n锥形导流件,套设于所述净化腔室的外壁面,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经所述筒形过滤件后进入所述锥形导流件;/n扩压管,所述扩压管呈喇叭形,所述扩压管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所述扩压管口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锥形导流件相连接;/n稳压管,所述稳压管与所述扩压管口径较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稳压管设置有排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化腔室,所述净化腔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设置有出风口;
风机,设置于所述净化腔室内;
筒形过滤件,套设于所述出风管上;
锥形导流件,套设于所述净化腔室的外壁面,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经所述筒形过滤件后进入所述锥形导流件;
扩压管,所述扩压管呈喇叭形,所述扩压管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所述扩压管口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锥形导流件相连接;
稳压管,所述稳压管与所述扩压管口径较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稳压管设置有排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腔室的外壁面设置有弹性安装部,所述弹性安装部与所述净化腔室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锥形导流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仕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有盛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