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仕川专利>正文

一种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63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包括床本体和床板,所述床板铺设于所述床本体上,所述床本体的四个周角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连接有一对竖杆,所述竖杆之间架设若干个有可移动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配置有滑轮以及能调节长度的带体,所述带体绕过滑轮,所述带体的两端与吊环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衡力量康复床,对现有的骨科用牵引床改进,适用于对需恢复平衡力量的病人使用,对病人的上下肢及躯干进行恢复训练,增强手脚协调能力,减少感染,还可根据病人的身长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衡力量康复床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骨科病人用牵引床,多使用于骨科病人休养用。牵引床包括床体以及设置在床体上的支架,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连接绳,连接绳固定吊绳,用以活动手臂以及下肢。然而,此种牵引床应用面窄,只能用以供骨科病人休养以及当做普通病床使用,牵引床的利用度低。对于平衡协调性较差的病人而言,锻炼上下肢及躯干的平衡性尤为重要,而目前并未有针对平衡协调性差的病人恢复用医疗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骨科用牵引床的利用率、供平衡能力差的病人康复用的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该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包括床本体和床板,所述床板铺设于所述床本体上,所述床本体的四个周角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连接有一对竖杆,所述竖杆之间架设若干个有可移动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配置有滑轮以及能调节长度的带体,所述带体绕过滑轮,所述带体的两端与吊环相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病人的上肢或者下肢通过吊环上下协调运动,锻炼病人的手脚协调力量,同时可避免病人长时间躺卧,通过本技术的装置能够使得病人的血液流通循环、避免血栓,增强心肺功能。由于病人的身长不同,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横杆使得病人恢复训练时,方便将上下肢放置于吊环内。通过设置能调节长度的带体,方便病人根据训练强度活动上下肢,以及根据上下肢的长度调整其与吊环的距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中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横杆与吊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长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在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床本体;200--支架;300--竖杆;400--第一横杆;410--滑轮;420--带体;430--吊环;440--环体;450--滑轮安装架;510--横轴;520--固定板;530--紧压板;540--螺杆;550--旋钮;600--锁紧旋钮;700--第二横杆;900--网体;910--棉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竖直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针对现有骨科病人用的牵引床进行改进,用以提高牵引床的利用度,且可针对平衡协调性差的病人康复训练过程中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包括床本体100和床板,床板铺设于床本体100上,床本体100的四个周角安装有支架200。支架200的顶部连接有一对竖杆300,竖杆300之间架设若干个有可移动的第一横杆400,第一横杆400通过锁紧旋钮600与竖杆300相连,锁紧旋钮600可方便地将第一横杆400固定于竖杆300上,同时也可方便地调节第一横杆400在竖杆300的不同位置。第一横杆400配置有滑轮410以及能调节长度的带体420,带体420绕过滑轮410,带体420的两端与吊环430相接。病人的上肢或者下肢通过吊环430在滑轮410上滑动,可方便地训练病人的双手或双脚的平衡协调性,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能够避免病人长时间躺卧在床上引起的肌肉萎缩、感染等一系列问题。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40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对上肢和下肢的平衡力量恢复训练。具体地,用于对上肢的第一横杆400靠近床头设置,所使用的吊环430为手吊环。用于对下肢的第一横杆400靠近床尾设置,所使用的吊环430为脚吊环。此外,为了便于病人在恢复过程中,避免由于自重带来的康复训练的不便性,为方便病人训练,通过设置能够相互贴合的两个吊环430,便于病人通过手部或者脚部同时握住或钩住两个吊环430,方便省力。具体地,吊环430配置有能够相互贴合的磁铁,用以贴合两个吊环430,方便两个吊环430的开合。吊环430与带体420通过环体440相接,更具体地,环体440为中空环状,环体440的形状无限制,本实施例中环体440为方环体,环体440与吊环430焊接或螺接。为了方便病人对上下肢的不同平衡方向进行恢复训练,第一横杆400通过滑轮安装架450与滑轮410相接,滑轮安装架450通过锁紧旋钮600与第一横杆400相接。通过锁紧旋钮600还可以控制滑轮410在第一横杆400上的位置,进而控制病人上下肢从不同的牵引角度进行恢复,使得病人在恢复训练过程中得到多方位的锻炼。带体420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本体和床板,所述床板铺设于所述床本体上,所述床本体的四个周角安装有支架;/n所述支架的顶部连接有一对竖杆,所述竖杆之间架设若干个有可移动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配置有滑轮以及能调节长度的带体,所述带体绕过滑轮,所述带体的两端与吊环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本体和床板,所述床板铺设于所述床本体上,所述床本体的四个周角安装有支架;
所述支架的顶部连接有一对竖杆,所述竖杆之间架设若干个有可移动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配置有滑轮以及能调节长度的带体,所述带体绕过滑轮,所述带体的两端与吊环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配置有环体,所述带体的一端套接有长度调节器且穿过环体,所述带体的一端端部与所述长度调节器滑动连接,所述带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环体与所述吊环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器包括一对横轴、固定板和压紧板,所述横轴之间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横轴垂直,所述固定板有三个,所述压紧板通过螺杆压紧三个固定板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固定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力量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压紧板并旋入三个固定板中处于中间位置的固定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仕川
申请(专利权)人:廖仕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