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58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用输液器,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联的穿刺器、滴斗、流量调节器、三通管、药液过滤器;三通管的加药口设置有密封接头;管路的末端还连通有排气护帽,排气护帽的一端连接管路,排气护帽的另一端固定有密封膜,排气护帽的中心具有适于输液针的手柄端插入的通孔,当输液针的手柄端插入通孔时,密封膜能够被刺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输液器的管路末端设置有排气护帽,排气护帽的端部由密封膜密封,由于密封膜的封堵,在输液器排气过程中,药液不会从管路的末端流出,医护人员无需时刻观察排气情况;排气完成后,将输液针插入排气护帽并戳破密封膜,使输液针与管路连通,有效避免药液的浪费,并且输液针可以始终保持无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用输液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泵用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绝大部分采用图1中的普通输液器配套输液泵使用,普通输液器使用时存在以下风险:①管路的韧性较差,配合输液泵长时间输液后,管路被挤压变形无法恢复,严重影响输液精度;②加药口采用传统的针刺加药,加药过程中存在刺伤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风险;③管路末端的输液针处不封闭,输液针暴露在空气中,不能保持无菌的状态,并且在穿刺器插入药水瓶内对管路进行排气时,医护人员需要持续观察是否排气完成,若排气不完全,将会造成输液时回血现象发生,排气完成后将会有药液从输液针喷出,此时需要将输液针的朝上,避免药液喷出过多,不过这都无法避免的会造成一定药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液器在排气完成后药液会从输液针喷出,造成药液浪费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用输液器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用输液器,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联的穿刺器、滴斗、流量调节器、三通管、药液过滤器;所述三通管的加药口设置有密封接头;所述管路的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12)依次串联的穿刺器(1)、滴斗(2)、流量调节器(3)、三通管(4)、药液过滤器(5);所述三通管(4)的加药口(10)设置有密封接头(6);/n所述管路(12)的末端还连通有排气护帽(7),所述排气护帽(7)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12),排气护帽(7)的另一端固定有密封膜(8),排气护帽(7)的中心具有适于输液针(9)的手柄端(901)插入的通孔(701),当所述输液针(9)的手柄端(901)插入所述通孔(701)时,所述密封膜(8)能够被刺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12)依次串联的穿刺器(1)、滴斗(2)、流量调节器(3)、三通管(4)、药液过滤器(5);所述三通管(4)的加药口(10)设置有密封接头(6);
所述管路(12)的末端还连通有排气护帽(7),所述排气护帽(7)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12),排气护帽(7)的另一端固定有密封膜(8),排气护帽(7)的中心具有适于输液针(9)的手柄端(901)插入的通孔(701),当所述输液针(9)的手柄端(901)插入所述通孔(701)时,所述密封膜(8)能够被刺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有密封膜(8)的所述排气护帽(7)的一端具有向所述排气护帽(7)的另一端凹陷的凹陷槽(702),所述凹陷槽(702)的内径与所述排气护帽(7)的内径相等,所述密封膜(8)与所述凹陷槽(702)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702)为扁平圆环槽,以使所述排气护帽(7)的端部呈两层阶梯结构。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伟宋伟飞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