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改进的释放衬里的注射或输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构造成用于使用粘附层来附接到患者的皮肤,该注射装置包括覆盖该粘附层的释放衬里。释放衬里具有孔口,且使用增强片材来增强。另外,提出一种用于将增强片施加到释放衬里的方法。
技术介绍
注射和输注装置用于将液体药物皮下递送至患者。此类注射装置通常是笔形的,具有长轴,且称为注射笔。注射笔包括壳体,该壳体可保持剂量设定和剂量递送机构。药剂优选地存在于筒或预填充的注射器中。通常使用筒保持器将筒附接到注射笔的壳体。使用者设定随后从筒中递送的药剂的剂量。此类注射笔用于递送单独的注射,且不意在用于连续递送药物。每次使用前,针附接到注射笔,且针穿透附接到筒的隔膜。输注装置使用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从筒中递送药剂,该控制机构控制活塞杆的前进,该活塞杆邻接存在于容纳药剂的筒中的可移动塞子。药剂经由流体路径和外部输注装置(其包括用于皮下递送的针)来递送至患者。以此类输注装置,可对连续和暂时药物递送模式编程。贴敷装置是可附接到患者皮肤的输注装置的示例。由于针直接容纳在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构造成用于使用粘附层来附接到患者的皮肤,所述注射装置包括释放衬里,所述释放衬里覆盖所述粘附层从而防止皮肤附接,所述释放衬里包括:/n-片材(20),所述片材(20)具有接触所述粘附层(21)的第一表面,/n-孔口(28),所述孔口(28)限定用于膜(5、11)的通路,所述膜连接到位于所述注射装置(16)内的第一无菌屏障膜(4、11a),/n-其中所述膜(6、12)的端部连接到所述片材(20)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n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衬里由增强片(40、41)覆盖,所述增强片(40、41)粘附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表面且覆盖所述孔口(28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5 EP 18161873.7;20180327 EP 18164145.7;20181.一种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构造成用于使用粘附层来附接到患者的皮肤,所述注射装置包括释放衬里,所述释放衬里覆盖所述粘附层从而防止皮肤附接,所述释放衬里包括:
-片材(20),所述片材(20)具有接触所述粘附层(21)的第一表面,
-孔口(28),所述孔口(28)限定用于膜(5、11)的通路,所述膜连接到位于所述注射装置(16)内的第一无菌屏障膜(4、11a),
-其中所述膜(6、12)的端部连接到所述片材(20)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衬里由增强片(40、41)覆盖,所述增强片(40、41)粘附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表面且覆盖所述孔口(28)和所述膜(6、12)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衬里还包括用于中空针的第二孔口(32),其中所述中空针的端部构造成从所述注射装置(16)内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注射装置外部的第二位置,用于所述中空针的第二孔口(32)由可去除的第二无菌屏障膜(33)覆盖,所述第二无菌屏障膜(33)粘附地附接到所述增强片(40、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菌屏障膜(4、11a)在所述注射装置(16)内形成可去除的无菌屏障,其覆盖所述注射装置内部上的通路(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16)内部上的通路(25)是无菌容纳部的部分,其封闭包括钉(14)的流体路径(13),所述钉(14)构造成在所述注射装置内穿过所述通路(25)移动到筒(9)的隔膜(27)中,其中所述第一无菌屏障膜(4、11a)在覆盖所述通路(25)时将所述无菌容纳部保持在无菌条件下。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菌屏障膜(4、11a)在所述注射装置内形成可去除的无菌屏障,其覆盖所述筒(9)的隔膜(27)且将所述隔膜(27)的表面保持在无菌条件下。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5、11)是所述第一无菌屏障膜(4、11a)的组成部分,或其中所述膜(5、11)与所述第一无菌屏障膜分离且连接到所述第一无菌屏障膜,其形成用于所述第一无菌屏障膜(4、11a)的拉片(10)。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布伦,M·伯恩哈德,A·梅伦伯格,M·奇伦,S·申克,C·施鲁尔,B·比格勒,
申请(专利权)人:益首药物治疗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