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13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包括两组输液机构和两组输液机构之间连接的PLC,两组所述输液机构的相邻侧面均粘接有L字型的卡板,两组卡板的竖向部分别穿过PLC顶端开设有的两组挂槽,所述输液机构包括外壳、柱塞管、动力泵和盛液箱,所述外壳的侧面通过弹簧合页转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外壳的内壁通过多组螺钉连接有动力泵,所述柱塞管的外周粘接有圆板,所述外壳的两组对称设置的侧面开设的圆形通道内壁均设置有柱塞管,且两组柱塞管的圆板均与外壳粘接固定,两组圆板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侧,下方的柱塞管的顶端连通有动力泵。该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不仅能够稳定双泵输液,还方便手提和固定。

Vertical pump double track synchronous infusion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液泵
,具体涉及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
技术介绍
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病人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同时,输液泵还能提高临床给药操作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护理工作量。输液泵通常是机械或电子的控制装置,它通过作用于输液导管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液泵,可以满足患儿单一静脉通路控制液速的输液需求,但存在的问题是如患儿需要两个静脉通路同时控制液速输入液体,则一个输液泵无法满足(目前的横式双轨输液泵只能允许最大量约50ml的液体同时限速输入),需要借助两个输液泵来实现——此种情况下护士需要在患儿床档处安置两个输液泵,耗费时间、体力,同时也占用了部分床旁空间,加重了使用后维护、以及终末消毒等的人工成本——单轨输液泵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包括两组输液机构(1)和两组输液机构(1)之间连接的PLC(2),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输液机构(1)的相邻侧面均粘接有L字型的卡板(3),两组卡板(3)的竖向部分别穿过PLC(2)顶端开设有的两组挂槽;/n所述输液机构(1)包括外壳(4)、柱塞管(5)、动力泵(6)和盛液箱(11),所述外壳(4)的侧面通过弹簧合页转动连接有活动门(8),所述外壳(4)的内壁通过多组螺钉连接有动力泵(6),所述柱塞管(5)的外周粘接有圆板(10),所述外壳(4)的两组对称设置的侧面开设的圆形通道内壁均设置有柱塞管(5),且两组柱塞管(5)的圆板(10)均与外壳(4)粘接固定,两组圆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包括两组输液机构(1)和两组输液机构(1)之间连接的PLC(2),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输液机构(1)的相邻侧面均粘接有L字型的卡板(3),两组卡板(3)的竖向部分别穿过PLC(2)顶端开设有的两组挂槽;
所述输液机构(1)包括外壳(4)、柱塞管(5)、动力泵(6)和盛液箱(11),所述外壳(4)的侧面通过弹簧合页转动连接有活动门(8),所述外壳(4)的内壁通过多组螺钉连接有动力泵(6),所述柱塞管(5)的外周粘接有圆板(10),所述外壳(4)的两组对称设置的侧面开设的圆形通道内壁均设置有柱塞管(5),且两组柱塞管(5)的圆板(10)均与外壳(4)粘接固定,两组圆板(10)分别设置在外壳(4)的两侧,下方的柱塞管(5)的顶端连通有动力泵(6),且动力泵(6)和上方的柱塞管(5)之间连通有盛液箱(11),所述盛液箱(11)的内壁粘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盛液箱(11)的外壁还粘接有红外滴数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
所述PLC(2)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和多组按键,且显示屏设置在按键的上方,所述PLC(2)的顶端连接有手提机构(12),所述PLC(2)的后侧连接有多组辅助固定的旋钮连接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内壁连接有控制开关(14),且控制开关(14)的两组按钮分别穿过外壳(4)的两组圆形通道,且控制开关(14)通过电线与动力泵(6)电性连接,所述外壳(4)的前端开设有滴速显示屏(25),且滴速显示屏(25)与红外滴数传感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泵双轨同步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箱(11)设置在外壳(4)的内腔,所述盛液箱(11)的两侧均粘接有侧板(16),且侧板(16)通过沉头螺栓与外壳(4)连接,所述盛液箱(11)的材质设置为透明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泵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君张琳琪王春立吴心怡曲京霞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