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50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8
一种牵引架,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第一撑腿架、第二撑腿架、滑移杆、圆盘、凸起部分、铆钉、支撑杆、定滑轮、插扣、升降装置、底座、钢架、钢管、螺钉和牵拉杆,所述的支撑架左端设有滑槽,支撑架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底座上端设有钢管,钢管上设有钢架,钢管之间通过螺钉插入连接;旋杆通过螺纹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旋杆左端设有圆钩,固定杆右端设有固定器。该牵引架设有升降装置,通过转动侧面的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螺杆向上向下移动,结构简单,由于腿部在升降装置的上方,可以直接调节。同时在重物的外侧设有保护架,可以防止路过的行人碰到牵引重物,避免患者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架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牵引架。
技术介绍
骨牵引是骨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交通事故中引起的骨创伤也变多了,而骨牵引主要是为了使骨折后出现的移位进行复位,使骨折能够更好的愈合。现有的牵引架虽然可以上下调节,牵引架位于调节的一侧,调节时比较费力,同时牵引重物没有保护措施,路过的人容易碰到牵引重物,加重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牵引架。该牵引架设有升降装置,通过转动侧面的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螺杆向上向下移动,结构简单,由于腿部在升降装置的上方,可以直接调节。同时在重物的外侧设有保护架,可以防止路过的行人碰到牵引重物,避免患者受到伤害。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一种牵引架,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第一撑腿架、第二撑腿架、滑移杆、圆盘、凸起部分、铆钉、支撑杆、定滑轮、插扣、升降装置、底座、钢架、钢管、螺钉和牵拉杆,所述的支撑架左端设有滑槽,支撑架上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底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撑架右端设有支撑杆和插扣,支撑杆和插扣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滑移杆穿过支撑杆左端的滑槽,滑移杆与第一撑腿架固定连接,第一撑腿架通过铆钉与第二撑腿架转动连接,升降装置顶部设有圆盘,圆盘与升降装置顶部固定连接,圆盘两侧设有凸起部分,凸起部分与圆盘固定连接,第二撑腿架通过铆钉与凸起部分转动连接,凸起部分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凸起部分固定连接,支撑杆右端通过螺钉与定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螺杆、涡轮、蜗杆和手轮,螺杆上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涡轮内侧设有与螺杆旋向相同的螺纹,涡轮外侧设有与蜗杆相啮合的齿,螺杆穿过涡轮啮合连接,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涡轮与蜗杆外面设有外壳;所述的底座上端设有钢管,钢管与底座固定连接,钢管上设有钢架,钢架与钢管固定连接,钢管设有若干根且直径不同,可相互插入,钢管之间通过螺钉插入连接;所述的牵拉杆包括旋杆、固定杆、圆钩和固定器,旋杆通过螺纹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旋杆左端设有圆钩,圆钩与旋杆固定连接,固定杆右端设有固定器,固定器与固定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滑移杆、支撑杆和插扣材料均为不锈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牵引架设有升降装置,通过转动侧面的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螺杆向上向下移动,结构简单,由于腿部在升降装置的上方,可以直接调节。同时在重物的外侧设有保护架,可以防止路过的行人碰到牵引重物,避免患者受到伤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图1是牵引架上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牵引架下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保护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牵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架,2-第一撑腿架,3-第二撑腿架,4-滑移杆,5-圆盘,6-凸起部分,7-铆钉,8-支撑杆,9-定滑轮,10-插扣,11-升降装置,12-螺杆,13-涡轮,14-蜗杆,15-手轮,16-底座,17-钢架,18-钢管,19-螺钉,20-牵引杆,21-旋杆,22-固定杆,23-圆钩,24-固定器,25-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参阅图1到图6所示,一种牵引架,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1、第一撑腿架2、第二撑腿架3、滑移杆4、圆盘5、凸起部分6、铆钉7、支撑杆8、定滑轮9、插扣10、升降装置11、底座16、钢架17、钢管18、螺钉19和牵拉杆20,支撑架1、滑移杆4、支撑杆8和插扣10材料均为不锈钢,所述的支撑架1左端设有滑槽,支撑架1上设有升降装置11,升降装置11底端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支撑架1右端设有支撑杆8和插扣10,支撑杆8和插扣10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滑移杆4穿过支撑杆8左端的滑槽,滑移杆4与第一撑腿架2固定连接,第一撑腿架2通过铆钉7与第二撑腿架3转动连接,升降装置11顶部设有圆盘5,圆盘5与升降装置顶部固定连接,圆盘5两侧设有凸起部分6,凸起部分6与圆盘5固定连接,第二撑腿架3通过铆钉7与凸起部分6转动连接,凸起部分6上设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与凸起部分6固定连接,支撑杆8右端通过螺钉19与定滑轮9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11包括螺杆12、涡轮13、蜗杆14和手轮15,螺杆12上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涡轮13内侧设有与螺杆12旋向相同的螺纹,涡轮13外侧设有与蜗杆14相啮合的齿,螺杆12穿过涡轮13啮合连接,涡轮13与蜗杆14啮合连接,涡轮13与蜗杆14外面设有外壳25;所述的底座16上端设有钢管18,钢管18与底座固定连接,钢管18上设有钢架17,钢架17与钢管18固定连接,钢管18设有若干根且直径不同,可相互插入,钢管18之间通过螺钉19插入连接;所述的牵拉杆20包括旋杆21、固定杆22、圆钩23和固定器24,旋杆21通过螺纹与固定杆22转动连接,旋杆21左端设有圆钩23,圆钩23与旋杆21固定连接,固定杆22右端设有固定器24,固定器24与固定杆22固定连接。患先把牵引架放在床上,把插扣10扣在床尾上,然后患者躺着床上,把骨牵引的腿放在第一撑腿架2和第二撑腿架3上,使牵引的线先后绕过定滑轮9上。最后是牵引重物置于床外,通过转动手轮15,带动蜗杆14自转,蜗杆14与涡轮13啮合,蜗杆14带动涡轮13转动,涡轮13内部设有螺纹,且螺纹的旋向与螺杆12的螺纹旋向相同,从而带动螺杆12向上或向下移动,且牵引腿部位于调节装置的上方,可以直接调节。由于重物悬挂在外面,容易被扯到,保护架置于床外,通过牵拉杆20左端的圆钩23勾住床尾,牵拉杆20右端的固定器24固定在保护架上,这样可以保护悬挂重物,避免其被扯到,加重患者的痛苦。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架,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1)、第一撑腿架(2)、第二撑腿架(3)、滑移杆(4)、圆盘(5)、凸起部分(6)、铆钉(7)、支撑杆(8)、定滑轮(9)、插扣(10)、升降装置(11)、底座(16)、钢架(17)、钢管(18)、螺钉(19)和牵拉杆(20),所述的支撑架(1)左端设有滑槽,支撑架(1)上设有升降装置(11),升降装置(11)底端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支撑架(1)右端设有支撑杆(8)和插扣(10),支撑杆(8)和插扣(10)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滑移杆(4)穿过支撑杆(8)左端的滑槽,滑移杆(4)与第一撑腿架(2)固定连接,第一撑腿架(2)通过铆钉(7)与第二撑腿架(3)转动连接,升降装置(11)顶部设有圆盘(5),圆盘(5)与升降装置(11)顶部固定连接,圆盘(5)两侧设有凸起部分(6),凸起部分(6)与圆盘(5)固定连接,第二撑腿架(3)通过铆钉(7)与凸起部分(6)转动连接,凸起部分(6)上设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与凸起部分(6)固定连接,支撑杆(8)右端通过螺钉(19)与定滑轮(9)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11)包括螺杆(12)、涡轮(13)、蜗杆(14)和手轮(15),螺杆(12)上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涡轮(13)内侧设有与螺杆(12)旋向相同的螺纹,涡轮(13)外侧设有与蜗杆(14)相啮合的齿,螺杆(12)穿过涡轮(13)啮合连接,涡轮(13)与蜗杆(14)啮合连接,涡轮(13)与蜗杆(14)外面设有外壳(25);所述的底座(16)上端设有钢管(18),钢管(18)与底座固定连接,钢管(18)上设有钢架(17),钢架(17)与钢管(18)固定连接,钢管(18)设有若干根且直径不同,可相互插入,钢管(18)之间通过螺钉(19)插入连接;所述的牵拉杆(20)包括旋杆(21)、固定杆(22)、圆钩(23)和固定器(24),旋杆(21)通过螺纹与固定杆(22)转动连接,旋杆(21)左端设有圆钩(23),圆钩(23)与旋杆(21)固定连接,固定杆(22)右端设有固定器(24),固定器(24)与固定杆(2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架,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1)、第一撑腿架(2)、第二撑腿架(3)、滑移杆(4)、圆盘(5)、凸起部分(6)、铆钉(7)、支撑杆(8)、定滑轮(9)、插扣(10)、升降装置(11)、底座(16)、钢架(17)、钢管(18)、螺钉(19)和牵拉杆(20),所述的支撑架(1)左端设有滑槽,支撑架(1)上设有升降装置(11),升降装置(11)底端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支撑架(1)右端设有支撑杆(8)和插扣(10),支撑杆(8)和插扣(10)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滑移杆(4)穿过支撑杆(8)左端的滑槽,滑移杆(4)与第一撑腿架(2)固定连接,第一撑腿架(2)通过铆钉(7)与第二撑腿架(3)转动连接,升降装置(11)顶部设有圆盘(5),圆盘(5)与升降装置(11)顶部固定连接,圆盘(5)两侧设有凸起部分(6),凸起部分(6)与圆盘(5)固定连接,第二撑腿架(3)通过铆钉(7)与凸起部分(6)转动连接,凸起部分(6)上设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与凸起部分(6)固定连接,支撑杆(8)右端通过螺钉(19)与定滑轮(9)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萍顾艳李琴芬文继仙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