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嘉豪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37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所述便于移动的电流床包括:床体;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床体的底部;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支撑腿的底部;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安装轴的表面,所述防护罩底部的中心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圆柱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移动的电流床具有通过定位螺栓将支撑腿与限位板之间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方便将防护罩稳定的固定在安装轴的外部,方便床体移动后的限位作用,从而方便床体移动后的固定,保障床体使用时的稳定性,当防护罩向上收起时,万向轮的底部低于防护罩的底部,从而方便对床体的移动调节,使得床体的移动和固定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
本技术涉及床体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
技术介绍
床作为休息的主要家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必不可少的,对于学习期间的学生而言,赖床是最常见的现象,家长们采用各种方式避免学生们的赖床现象,通过电流的方式叫醒熟睡的人是一种快捷的方法,并且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较小,但是能够快速叫醒熟睡的学生。在现有极速中,休息的床多为一体固定式的结构,并且支撑腿为底部固定的支撑杆结构,不方便进行移动,而单独采用万向轮的支撑结构方便移动,但是床体本体在使用时需要稳定的支撑,睡觉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解决了休息用床体不方便移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便于移动的电流床包括:床体;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床体的底部;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支撑腿的底部;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安装轴的表面,所述防护罩底部的中心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圆柱形凹槽,所述安装轴的底部贯穿所述防护罩顶部的中心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防护罩的底部,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设置于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定位孔之间;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轴的底端且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抵触垫,所述抵触垫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底部。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与所述连接槽的尺寸相适配,并且限位板的表面与连接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弹簧。优选的,所述限位轴的表面与限位槽的表面滑动连接,并且限位轴的顶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底部设置有输电管,并且床体的正面设置有计时器,所述床体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台,所述床体的末侧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床体的正面设置有电流输出控制器,并且床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关。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于移动的电流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采用防护罩照射在安装轴上的万向轮的外侧,通过定位螺栓将支撑腿与限位板之间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方便将防护罩稳定的固定在安装轴的外部,方便床体移动后的限位作用,从而方便床体移动后的固定,保障床体使用时的稳定性,当防护罩向上收起时,万向轮的底部低于防护罩的底部,从而方便对床体的移动调节,使得床体的移动和固定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移动的电流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床体,11、输电管,12、计时器,13、控制台,14、红外线传感器,15、电流输出控制器,16、开关,2、支撑腿,21、连接槽,22、限位槽,3、安装轴,4、防护罩,41、安装槽,5、限位板,51、定位孔,6、定位螺栓,7、万向轮,8、抵触垫,9、限位轴,91、限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移动的电流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包括:床体1;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床体1的底部;安装轴3,所述安装轴3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支撑腿2的底部;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设置于所述安装轴3的表面,所述防护罩4底部的中心开设有安装槽41,所述安装槽41为圆柱形凹槽,所述安装轴3的底部贯穿所述防护罩4顶部的中心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41的内部;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底部固定于所述防护罩4的底部,所述限位板5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51;定位螺栓6,所述定位螺栓6设置于所述支撑腿2与所述定位孔51之间;万向轮7,所述万向轮7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轴3的底端且位于所述防护罩4的内部;抵触垫8,所述抵触垫8设置于所述防护罩4的底部。采用防护罩4照射在安装轴3上的万向轮7的外侧,从而通过定位螺栓6将支撑腿2与限位板5之间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方便将防护罩4稳定的固定在安装轴3的外部,方便床体1移动后的限位作用,从而方便床体1移动后的固定,保障床体1使用时的稳定性,当防护罩4向上收起时,万向轮7的底部低于防护罩4的底部,从而方便对床体1的移动调节,使得床体1的移动和固定方便。防护罩4的底部且位于安装槽41的外侧开设有内凹形固定槽,抵触垫8固定安装于内凹型固定槽的内部,保障抵触垫8使用时的稳定新,同时抵触垫8采用橡胶材质制备,一方面提高舱体使用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抵触垫8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当防护罩4位于完全罩住万向轮7时,抵触垫8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限位板5的表面与所述连接槽21的尺寸相适配,并且限位板5的表面与所述连接槽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限位板5与支撑腿2之间通过连接槽21进行连接,方便限位板5的上下移动调节,并且限位板5上共设置有两个定位孔51,两个定位孔51分别对应防护罩4使用和收起两个状态,当顶部的定位孔51通过定位螺栓6固定在支撑腿2上时,防护罩4的底部低于万向轮7的底部,从而将万向轮7完全罩住且对床体1进行支撑,此时防护罩4处于使用的状态;当底部的定位孔51通过定位螺栓6固定在支撑腿2上时,防护罩4的底部高于万向轮7的底部,此时万向轮7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床体1可以通过万向轮7进行移动,此时防护罩4处于收起的状态所述防护罩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轴9,所述限位轴9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弹簧91。所述限位轴9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槽22的表面滑动连接,并且限位轴9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22的内部。所述床体1的底部设置有输电管11,并且床体1的正面设置有计时器12,所述床体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台13,所述床体1的末侧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4。所述床体1的正面设置有电流输出控制器15,并且床体1的顶部设置有开关16。通过电流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床体1上的使用者叫醒,通过床体1底部释放的电流快速使大脑清醒过来,可以手动设定时间。本技术提供的便于移动的电流床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对床体1进行移动时,优先将定位螺栓6从支撑腿2上拆除,此时防护罩4可以向上移动调节,防护罩4向上移动时同步带动限位板5向上移动,限位板5带动底部的定位孔51向上移动,防护罩4的底部高出万向轮7的底部时,限位板5底部的定位孔51位于定位螺栓6的安装位置,将定位螺栓6安装在支撑腿2上;此时定位螺栓6卡入底部的定位孔51的内部,将限位板5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将防护罩4进行限位和固定,依次将四个防护罩4调节至收起的状态,此时四个万向轮7均与地面接触,床体1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床体的移动。与相关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床体;/n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床体的底部;/n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支撑腿的底部;/n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安装轴的表面,所述防护罩底部的中心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圆柱形凹槽,所述安装轴的底部贯穿所述防护罩顶部的中心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n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防护罩的底部,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n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设置于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定位孔之间;/n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轴的底端且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n抵触垫,所述抵触垫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流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体;
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床体的底部;
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支撑腿的底部;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安装轴的表面,所述防护罩底部的中心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圆柱形凹槽,所述安装轴的底部贯穿所述防护罩顶部的中心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防护罩的底部,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
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设置于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定位孔之间;
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轴的底端且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
抵触垫,所述抵触垫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电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赵嘉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