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37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床,包括:可快速拆装的床支架,床支架包括两根纵向支架和设置于纵向支架之间的横向支架;一对搭板架,对称固设于纵向支架上,且每一搭板架包括沿头部方向向脚部方向顺序铰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杆,以及支撑支撑杆的第二支撑块,且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二支撑块设置于纵向支架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分别固设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杆上;第一/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床板绕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铰接点转动,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三床板绕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之间的铰接点转动;以及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横向支架上的电机和固设于驱动装置上的滚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电动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床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拆卸的新型电动床。
技术介绍
电动床通过驱动结构实现床板的抬升和下降是众所周知的,例如,采用推杆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推杆推床板使床板实现抬升和下降的驱动结构。但是在此类驱动结构中,推杆的电机通常通过伸长推杆来推顶床板使床板抬升,为了使床板保持抬起状态,推杆电机的推杆必须始终处于伸长状态。而当使用者靠在床板上时会对伸长的推杆施加压力,根据材料力学原理可知,受力杆的长度越长,受力杆就越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发生断裂;另外,此类驱动结构安装难,维修难,拆卸难,对售后服务人员来说费时费力,对消费者来说就增加了售后服务费用。此外,传统电动床的床架的固定连接,也使运输包装产生极大的不便利,安装和拆卸过程繁琐不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床,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快速拆装的床支架,所述床支架包括两根纵向支架和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之间的横向支架;一对搭板架,对称固设于所述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可快速拆装的床支架,所述床支架包括两根纵向支架(20)和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20)之间的横向支架(10);/n一对搭板架(40),对称固设于所述纵向支架(20)上,且每一搭板架(40)包括沿头部方向向脚部方向顺序铰接的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第三支撑杆(43)、第四支撑杆(44),以及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第三支撑杆(43)、第四支撑杆(44)的第二支撑块(202),且所述第二支撑杆(42)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块(202)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20)上;/n床板(70),所述床板(70)分为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快速拆装的床支架,所述床支架包括两根纵向支架(20)和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20)之间的横向支架(10);
一对搭板架(40),对称固设于所述纵向支架(20)上,且每一搭板架(40)包括沿头部方向向脚部方向顺序铰接的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第三支撑杆(43)、第四支撑杆(44),以及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第三支撑杆(43)、第四支撑杆(44)的第二支撑块(202),且所述第二支撑杆(42)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块(202)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架(20)上;
床板(70),所述床板(70)分为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第三支撑杆(43)和第四支撑杆(44)上;
驱动装置(50),所述驱动装置(50)分为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床板绕所述第一支撑杆(4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2)之间的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床板绕所述第二支撑杆(42)和所述第三支撑杆(43)之间的铰接点转动;以及
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横向支架(10)上的电机和固设于所述驱动装置(50)上的滚轮(51),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装置(50),使所述滚轮(51)驱动所述床板(70)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11),所述第一连接片(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架(20)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横向支架(10)相连接的第二连接片(21),所述第二连接片(2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2)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
申请(专利权)人:舒榻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