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245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尼龙绳的定位环,在定位环和尼龙绳之间设置有摩擦缓冲组件,摩擦缓冲组件包括套筒、弹簧和限位环,套筒套设在尼龙绳上,定位环套设在套筒的中部,限位环有两个,分别套设在套筒的两端,并与套筒螺纹连接,弹簧套设在套筒上,且弹簧有两个,分别位于定位环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弹簧对叶轮式增氧机在尼龙绳延伸方向进行缓冲减震,继而减小位于套筒端部的绳结所承受的应力,改善尼龙绳的工作环境,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尼龙绳磨损断裂,进一步地提高了尼龙绳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后期安装新的尼龙绳的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增氧机后期维护的成本和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叶轮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在很多水产养殖高产地区,犹以增氧机发挥的作用和产量贡献率为最大,基本上5亩左右,甚至1-2亩池塘面积配备一台增氧机。现有的叶轮式增氧机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电机9、齿轮减速箱10、水面叶轮11、浮球12以及浮球连接杆13组成,在电机的顶部设置有电机防水罩。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箱将旋转动力输出给水面叶轮,水面叶轮带动水面波动溅起大量水花,从而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浮球通过浮球连接杆与电机外壳连接,从而将电机支撑在水面上。为了将叶轮式增氧机固定在一个预定位置,不会随着水面波动而随意移动,现常用尼龙绳将其固定在水面上.具体地,在电机防水罩顶部固定一个定位环,尼龙绳穿过定位环,并通过绑绳结方式将定位环固定在绳子上,绳子两端牵引到岸上,并固定在插入地面的木桩上。绳子通过木桩固定,定位环通过绑结固定在绳子上,从而将叶轮式增氧机固定在水面上。这种固定方式中,为了能将增氧机固定,尼龙绳一致处于拉直状态;而电机工作不仅会带动增氧机自身震动,且其搅动的水面会增大增氧机的运动幅度,继而不断朝各个方向拉动尼龙绳,使用时间久了,处于拉直状态的尼龙会产生塑形变形,导致其自身绳长度增加,继而导致定位环在尼龙绳上能来回移动,并与尼龙绳高速摩擦,其导致尼龙绳磨损、甚至断裂;同时,由于电机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且叶轮转动会将水面波动,导致电机会在空间任意方向高频率晃动,而尼龙绳一致处于拉直状态,在尼龙绳的绳结处产生极大的应力,长期使用下来也容易导致尼龙绳断裂。而尼龙绳断裂后,叶轮式增氧机会在水面上随意移动,当其移动到有水草、浮料等水面处时,会导致水草缠绕在叶轮上,导致增氧机无法正常工作;并且,重新牵引一根新的尼龙绳的操作非常麻烦,需要先坐船到增氧机处,再将尼龙绳绑缚上去,接着再将尼龙绳的两端送到相对的岸边,并分别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将叶轮式增氧机固定在尼龙绳上的结构会导致绳结松动、尼龙绳被磨断等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设计的固定机构,不仅通过设置弹簧以对叶轮式增氧机在尼龙绳延伸方向进行缓冲减震,减小尼龙绳上所承受的应力,还避免了定位环来回移动磨损尼龙绳。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尼龙绳上并固定在叶轮式增氧机的防水罩顶部的定位环,在所述定位环和尼龙绳之间设置有摩擦缓冲组件,所述摩擦缓冲组件包括套筒、弹簧和限位环,所述套筒套设在尼龙绳上,所述定位环套设在套筒的中部,所述限位环有两个,分别套设在套筒的两端,并与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套筒上,且弹簧有两个,分别位于定位环两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环和限位环的彼此相对面接触。进一步地,在所述定位环的内孔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定位环的内壁过盈配合,其内圈与套筒间隙配合。进一步地,在所述套筒的内孔中设置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沿着其轴线设置有多个通槽8,所述橡胶管的外壁沿轴向外凸成多个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分别各插入一个通槽8中。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在其末端均包覆有一层热熔胶层。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在尼龙绳的延伸方向上,定位环沿着套筒外壁滑动,并挤压一侧的弹簧,弹簧对叶轮式增氧机在尼龙绳延伸方向进行缓冲减震,弹簧此时受压并形变存储来自定位环的推动力,继而减小位于套筒端部的绳结所承受的应力,改善尼龙绳的工作环境,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定位环不与尼龙绳直接接触,避免了定位环来回移动磨损尼龙绳的情况,有效地避免了尼龙绳磨损断裂,进一步地提高了尼龙绳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后期安装新的尼龙绳的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增氧机后期维护的成本和频率;2.本技术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限位环与套筒螺纹连接,并与将其拆卸下来安装或者取下定位环,提高本技术使用的便利性;3.本技术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在套筒内部设置橡胶管,橡胶管与尼龙绳过盈配合,从而提高套筒与尼龙绳之间的同步性,防止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继而消除尼龙绳与套筒在尼龙绳增长后的摩擦损耗;4.本技术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设置了热熔胶层后,使弹簧与对应的接触件之间为软接触,避免了因电机振动而产生表面损伤。同时,采用热熔胶层进行弹簧端部的包覆,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无论是何种形状、截面的弹簧,均可以采用热熔胶包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本说明书附图中的各个部件的比例关系不代表实际选材设计时的比例关系,其仅仅为结构或者位置的示意图,其中:图1是现有的叶轮式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端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与尼龙绳配合时的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安装在叶轮式增氧机上的位置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定位环,2-套筒,3-弹簧,4-限位环,5-轴承,6-橡胶管,7-定位条,8-通槽,9-电机,10-齿轮减速箱,11-水面叶轮,12-浮球,13-浮球连接杆,14-尼龙绳,15-绳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本技术中的“连接”若无特别强调,为常规连接方式,例如一体成形、焊接、铆接等,具体的连接方式根据本
的常规技术知识进行适应性优选地即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2至图5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2~图5所示,本技术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尼龙绳上并固定在叶轮式增氧机的防水罩顶部的定位环1,在所述定位环1和尼龙绳之间设置有摩擦缓冲组件,所述摩擦缓冲组件包括套筒2、弹簧3和限位环4,所述套筒2套设在尼龙绳上,所述定位环1套设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尼龙绳上并固定在叶轮式增氧机的防水罩顶部的定位环(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环(1)和尼龙绳之间设置有摩擦缓冲组件,所述摩擦缓冲组件包括套筒(2)、弹簧(3)和限位环(4),所述套筒(2)套设在尼龙绳上,所述定位环(1)套设在套筒(2)的中部,所述限位环(4)有两个,分别套设在套筒(2)的两端,并与套筒(2)螺纹连接,所述弹簧(3)套设在套筒(2)上,且弹簧(3)有两个,分别位于定位环(1)两侧,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定位环(1)和限位环(4)的彼此相对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尼龙绳上并固定在叶轮式增氧机的防水罩顶部的定位环(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环(1)和尼龙绳之间设置有摩擦缓冲组件,所述摩擦缓冲组件包括套筒(2)、弹簧(3)和限位环(4),所述套筒(2)套设在尼龙绳上,所述定位环(1)套设在套筒(2)的中部,所述限位环(4)有两个,分别套设在套筒(2)的两端,并与套筒(2)螺纹连接,所述弹簧(3)套设在套筒(2)上,且弹簧(3)有两个,分别位于定位环(1)两侧,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定位环(1)和限位环(4)的彼此相对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增氧机用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环(1)的内孔上安装有轴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和文龙杨兰芳赵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永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