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182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管,在所述主管由上向下的管体上依次设置有管组Ⅰ、管组Ⅱ、管组Ⅲ和管组Ⅳ,管组Ⅰ、管组Ⅱ、管组Ⅲ和管组Ⅳ呈交叉等间距分布;所述管组Ⅰ是由多个单位管组组成,而单位管组上设有横板,横板内部开设有多个通腔,横板上开设有与通腔连通的供养孔结构,在供养孔结构内部设置有导氧柱,导氧柱上开设有多个呈外低内高状的出氧孔;呈外低内高状的出氧孔可避免不出氧时发生堵塞的情况,管组Ⅰ、管组Ⅱ、管组Ⅲ和管组Ⅳ在主管设置呈由上向下依次分布,实现分层供氧,同时再结合电机带动,实现了多范围多梯度供氧,氧气扩散均匀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在独立式的池塘型水产养殖中,由于无法做到自然河流、湖泊中的完整生态系统,以及鱼类的高密度性,进而需要增设一定的辅助养殖设备,而供氧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辅助设备;现有技术的供氧方式多为在池塘中搭设供氧管,传统的供氧管位置固定导致氧气扩散范围有限且出氧孔易被堵塞。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管,所述主管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固定在外接供氧瓶上(供氧瓶和电机均采用的现有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常见,在此不做详细阐述,且未在附图中画出);在所述主管由上向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管(1),所述主管(1)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固定在外接供氧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管(1)由上向下的管体上依次设置有管组Ⅰ(2)、管组Ⅱ(5)、管组Ⅲ(6)和管组Ⅳ(7),管组Ⅰ(2)、管组Ⅱ(5)、管组Ⅲ(6)和管组Ⅳ(7)呈交叉等间距分布,且设置有相同的结构;/n其中,所述管组Ⅰ(2)是由多个单位管组(3)组成,而单位管组(3)上设有横板(10),横板(10)内部开设有多个连通主管(1)的通腔,通腔外侧的横板(10)上开设有与通腔连通的多个呈阵列分布的供养孔结构(8),在供养孔结构(8)内部设置有导氧柱(81),导氧柱(81)上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管(1),所述主管(1)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固定在外接供氧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管(1)由上向下的管体上依次设置有管组Ⅰ(2)、管组Ⅱ(5)、管组Ⅲ(6)和管组Ⅳ(7),管组Ⅰ(2)、管组Ⅱ(5)、管组Ⅲ(6)和管组Ⅳ(7)呈交叉等间距分布,且设置有相同的结构;
其中,所述管组Ⅰ(2)是由多个单位管组(3)组成,而单位管组(3)上设有横板(10),横板(10)内部开设有多个连通主管(1)的通腔,通腔外侧的横板(10)上开设有与通腔连通的多个呈阵列分布的供养孔结构(8),在供养孔结构(8)内部设置有导氧柱(81),导氧柱(81)上开设有多个呈外低内高状的出氧孔(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型水产养殖用供氧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氧孔(82)内部连通在导氧腔(83)上,导氧腔(83)设置在导氧柱(81)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肖俊兰赵晓伟王海燕王忠全相智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