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晓虎专利>正文

一种灌溉装置及灌溉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21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溉装置及灌溉系统,属于灌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为提升管口,提升管口通过柔性管与连通管相连,提升管口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提升管口上升或者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柔性管的形变容许提升管口的高度上升或者下降,使得装置灌水效率高、便于控制,该种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因泥沙等固体杂质的堆积而导致隔断失效;并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同时结构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溉装置及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灌溉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灌溉装置及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是耕地十分必要的补水措施;其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而在水田作物生产领域,水渠灌水是一种重要的灌溉方式,农业工作者根据节气以及每日环境的变化对水田进行灌水,常用的方式是在需要灌水的时候将水渠与水田之间的田埂挖开缺口,使得水渠中的水灌入至田中,当停止灌水的时候将之前挖开的缺口堵实,从而阻断水渠中的水流入田中,该方法是传统的引水灌溉的方式。而在如今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下,较少的人来管理大面积的农田时,上述传统引水灌溉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所以提高农业高效灌溉迫在眉睫。经检索,专利名称为灌溉网阀(公开号:CN105745480A,公开日:2016-07-06),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灌溉阀,由一对倾斜浮臂来激活的,一对浮体连接在该一对倾斜浮臂上。一种类型是具有圆柱形阀的T形管,该圆柱形阀设置为与连接到输入流的一部分的成90度。该浮体转动该阀。第二种类型具有与第一种类型相同的结构,从而给予流量控制但另外具有在连接到输入流的导管部分内的上升和下降闸门。该闸门充当停止阀。第三种类型具有可连接到所述输入流但没有阀的圆柱形管道,并提供了流量控制和停止阀设备,通过该上升和下降闸门由浮臂的倾斜来激活。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避免了通过开埂的方式实现灌溉,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灌溉用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物质,这些物质容易在上述方案的管道中沉积,一旦在阀门处发生沉积,就会导致阀门关闭失效,也就会导致在不需要灌溉水的时候水源处的水会流至田中,影响田中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另外,经检索,专利名称为:灌溉阀(公开号:CN110107725A,公开日:2019.08.09),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设于阀体上的阀盖,以及铁芯组件;所述阀体具有进口、主阀口和出口;所述阀体在进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通道,在出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通道,其中所述阀盖设有流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能够通过流道导通;所述阀体在主阀口的位置设有膜片组件,用于对主阀口进行选择性封堵;所述铁芯组件设置在阀盖上,用于对阀盖上流道的通断进行控制;所述阀体在进口的位置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部包裹第一连接通道与所述进口相连接的接口。虽然该专利可用过滤件对该灌溉阀导入的介质进行杂质过滤,但是该技术方案的灌溉阀后期难以清理,并且该装置较为复杂,难以大规模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灌溉装置灌溉操作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灌溉装置及灌溉系统,所述灌溉装置通过提升管口上升或者下降的方式实现水源与灌溉地之间的断开或连通从而便于控制;另外灌溉系统包括控制部件,实现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灌溉装置,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为提升管口,提升管口通过柔性管与连通管相连,提升管口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提升管口上升或者下降。优选地,进水端为提升管口或出水端为提升管口或进水端和出水端都为提升管口。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和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与驱动气缸相连,伸缩杆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轴接于提升管口,驱动气缸驱动伸缩杆伸缩使得伸缩杆牵引提升管口上升或者下降。优选地,连通管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驱动气缸安装于第一支撑架上方;柔性管与提升管口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第二连通管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轴接;伸缩杆通过第一转轴轴接于第二支撑架上。本技术的一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管,连通管端部设置有提升管口,连通管通过折弯管与提升管口相连,折弯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连通管上,折弯管的另一端与提升管口相连;连通管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折弯管相对于连通管转动,连通管转动使得提升管口高度上升或者下降。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和从动齿圈,驱动电机安装于连通管上,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从动齿圈安装于折弯管上,从动齿圈与主动轮配合设置。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和信号处理器,控制器与信号处理器相连,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相连,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控制信号并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机构工作。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终端和信号接收/输出器,控制终端与信号接收/输出器通讯连接,信号接收/输出器与信号处理器相连。本技术的一种灌溉系统,包括输水单元,所述输水单元包括若干个水设置于水源区和灌溉区之间的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为前面所述的任一种灌溉装置;和/或包括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包括若干个设置于灌溉区和排水区之间的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为前面所述的任一种灌溉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于灌溉区内,液位计用于监测灌溉区的水位;液位计与灌溉装置电连接。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灌溉装置,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为提升管口,提升管口通过柔性管与连通管相连,提升管口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提升管口上升或者下降;通过柔性管的形变容许提升管口的高度上升或者下降,使得装置灌水效率高、便于控制,并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同时结构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2)本技术的一种灌溉装置,包括连通管,连通管端部设置有提升管口,连通管通过折弯管与提升管口相连,折弯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连通管上,折弯管的另一端与提升管口相连;连通管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折弯管相对于连通管转动,连通管转动使得提升管口高度上升或者下降;该种方式灌水效率高、便于控制,并且体积小巧,所以适用性强。(3)本技术的一种灌溉系统,包括输水单元,所述输水单元包括若干个水设置于水源区和灌溉区之间的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为上述任一种的灌溉装置;和/或包括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包括若干个设置于灌溉区和排水区之间的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为上述任一种灌溉装置;其有利于实现灌溉区整体灌溉水位的控制,从而使灌溉区达到理想的灌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灌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灌溉装置实施例3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断水状态);图3为本技术一种灌溉装置实施例3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通水状态);图4为本技术一种灌溉装置实施例4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灌溉装置实施例5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管(110),所述连通管(110)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12)和出水端(111),进水端(112)和出水端(111)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为提升管口(113),提升管口(113)通过柔性管(132)与连通管(110)相连,提升管口(113)与驱动机构(120)相连,驱动机构(120)用于驱动所述提升管口(113)上升或者下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管(110),所述连通管(110)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12)和出水端(111),进水端(112)和出水端(111)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为提升管口(113),提升管口(113)通过柔性管(132)与连通管(110)相连,提升管口(113)与驱动机构(120)相连,驱动机构(120)用于驱动所述提升管口(113)上升或者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端(112)为提升管口(113)或出水端(111)为提升管口(113)或进水端(112)和出水端(111)都为提升管口(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20)包括驱动气缸(122)和伸缩杆(123),伸缩杆(123)一端与驱动气缸(122)相连,伸缩杆(123)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25)轴接于提升管口(113),驱动气缸(122)驱动伸缩杆(123)伸缩使得伸缩杆(123)牵引提升管口(113)上升或者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管(11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21),驱动气缸(122)安装于第一支撑架(121)上方;柔性管(132)与提升管口(113)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131)相连;第二连通管(131)靠近第一支撑架(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124);第一支撑架(121)和第二支撑架(124)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126)轴接;伸缩杆(123)通过第一转轴(125)轴接于第二支撑架(124)上。


5.一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管(110),连通管(110)端部设置有提升管口(113),连通管(110)通过折弯管(133)与提升管口(113)相连,折弯管(133)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连通管(110)上,折弯管(1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虎
申请(专利权)人:孙晓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