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晓虎专利>正文

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定点长期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3371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3:09
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定点长期采集装置,涉及一种地质构造采集装置。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矿山现场地质构造的探测由于无法实现长期定点的采集导致探测精度低的问题。它的横向应变传感器、纵向应变传感器、土压力计、位移计、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一号集土翼、二号集土翼、三号集土翼、四号集土翼、五号集土翼和六号集土翼中;锥形头固定在钢管的下端,旋转手柄垂直固定在钢管的顶端;每个集土器中的圆盘式手柄直固定在钢管式集土腔的顶端;探测箱为上开口的箱体,探测箱的底面开有三个通孔,两个集土器的下端和探测器的下端分别穿过该三个通孔延伸至探测箱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勘探过程中。(*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定点长期采集装置,涉及一种地质构造采集装置。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矿山现场地质构造的探测由于无法实现长期定点的采集导致探测精度低的问题。它的横向应变传感器、纵向应变传感器、土压力计、位移计、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一号集土翼、二号集土翼、三号集土翼、四号集土翼、五号集土翼和六号集土翼中;锥形头固定在钢管的下端,旋转手柄垂直固定在钢管的顶端;每个集土器中的圆盘式手柄直固定在钢管式集土腔的顶端;探测箱为上开口的箱体,探测箱的底面开有三个通孔,两个集土器的下端和探测器的下端分别穿过该三个通孔延伸至探测箱的外部。本技术适用于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勘探过程中。【专利说明】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定点长期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质构造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地质勘探是用于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成矿规律、岩石 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 目前对于矿山现场地质构造探测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方式,如岩石 地质采用能够击碎岩石的钻头进行土样探测等。 这些方式都是通过选点的方式进行一次性探测,探测效果受探测环境影响较大, 探测的结果与该地区实际地质构造的误差较大,探测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矿山现场地质构造的探测由于无法实现长期定点的 采集导致探测精度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定点长期采集装置。 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定点长期采集装置,它包括探测箱1、两个集土器和一个探测 器; 探测器包括钢管2、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 号集土翼8、六号集土翼9、锥形头10和旋转手柄11、横向应变传感器41、纵向应变传感器 51、土压力计61、位移计71、温度传感器81和湿度传感器91 ; 所述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号集土翼8和六 号集土翼9均为末端开口且前端为锥型的结构; -号集土翼4和二号集土翼5镜向固定在钢管2的两侧; 三号集土翼6和四号集土翼7镜向固定在钢管2的两侧; 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镜向固定在钢管2的两侧; 一号集土翼4和二号集土翼5位于钢管2的上部; 三号集土翼6和四号集土翼7位于钢管2的中部; 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位于钢管2的下部; 横向应变传感器41、纵向应变传感器51、土压力计61、位移计71、温度传感器81 和湿度传感器91分别设置在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 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中; 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 土翼9上分别开有走线孔,钢管2上开有六个走线孔, 横向应变传感器4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一号集土翼4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一 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纵向应变传感器5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二号集土翼5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二 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土压力计6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三号集土翼6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三个走线 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位移计7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四号集土翼7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四个走线孔 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温度传感器8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五号集土翼8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五个走 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湿度传感器9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六号集土翼9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六个走 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锥形头10固定在钢管2的下端,旋转手柄11垂直固定在钢管2的顶端; 每个集土器包括圆盘式手柄21和钢管式集土腔22,所述钢管式集土腔22的底端 为圆锥形结构;圆盘式手柄21直固定在钢管式集土腔22的顶端; 探测箱1为上开口的箱体,所述探测箱1的底面开有三个通孔,两个集土器的下端 和探测器的下端分别穿过该三个通孔延伸至探测箱1的外部。 它还包括每个集土器还包括圆弧形钢化玻璃板23,所述钢管式集土腔22的侧壁 上沿长度方向贯通开有视窗,圆弧形钢化玻璃板23将该视窗密封。 钢管2的顶端和底端均为螺纹结构,锥形头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钢管2 的下端,旋转手柄1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垂直固定在钢管2的顶端。 探测箱1的长度大于集土器的长度,且大于探测器的长度。 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探测箱1埋设在矿山现场,使本技术的主体定点连 续位于地表下的土层中,从而实现矿山现场地质构造的结构数据长期定点探测,探测误差 小,探测精度高。本技术同时保存原始土样,作为地质长期探测的比对样品,从而实现 对地质变化的精确监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说明本,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定点长期探 测装置,它包括探测箱1、两个集土器和一个探测器; 探测器包括钢管2、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 号集土翼8、六号集土翼9、锥形头10和旋转手柄11、横向应变传感器41、纵向应变传感器 51、土压力计61、位移计71、温度传感器81和湿度传感器91 ; 所述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号集土翼8和六 号集土翼9均为末端开口且前端为锥型的结构; -号集土翼4和二号集土翼5镜向固定在钢管2的两侧; 三号集土翼6和四号集土翼7镜向固定在钢管2的两侧; 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镜向固定在钢管2的两侧; -号集土翼4和二号集土翼5位于钢管2的上部; 三号集土翼6和四号集土翼7位于钢管2的中部; 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位于钢管2的下部; 横向应变传感器41、纵向应变传感器51、土压力计61、位移计71、温度传感器81 和湿度传感器91分别设置在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 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中; 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 土翼9上分别开有走线孔,钢管2上开有六个走线孔, 横向应变传感器4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一号集土翼4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一 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纵向应变传感器5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二号集土翼5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二 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土压力计6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三号集土翼6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三个走线 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位移计7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四号集土翼7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四个走线孔 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温度传感器8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五号集土翼8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五个走 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 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矿山现场地质构造定点长期采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探测箱(1)、两个集土器和一个探测器;探测器包括钢管(2)、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号集土翼(8)、六号集土翼(9)、锥形头(10)和旋转手柄(11)、横向应变传感器(41)、纵向应变传感器(51)、土压力计(61)、位移计(71)、温度传感器(81)和湿度传感器(91);所述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均为末端开口且前端为锥型的结构;一号集土翼(4)和二号集土翼(5)镜向固定在钢管(2)的两侧;三号集土翼(6)和四号集土翼(7)镜向固定在钢管(2)的两侧;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镜向固定在钢管(2)的两侧;一号集土翼(4)和二号集土翼(5)位于钢管(2)的上部;三号集土翼(6)和四号集土翼(7)位于钢管(2)的中部;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位于钢管(2)的下部;横向应变传感器(41)、纵向应变传感器(51)、土压力计(61)、位移计(71)、温度传感器(81)和湿度传感器(91)分别设置在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中;一号集土翼(4)、二号集土翼(5)、三号集土翼(6)、四号集土翼(7)、五号集土翼(8)和六号集土翼(9)上分别开有走线孔,钢管(2)上开有六个走线孔;横向应变传感器(4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一号集土翼(4)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一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纵向应变传感器(5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二号集土翼(5)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二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土压力计(6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三号集土翼(6)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三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位移计(7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四号集土翼(7)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四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温度传感器(8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五号集土翼(8)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五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湿度传感器(91)的数据线先后穿过六号集土翼(9)的走线孔和钢管(2)上的第六个走线孔穿入钢管(2)内部,并穿过钢管(2)的上端伸出至钢管(2)的外部;锥形头(10)固定在钢管(2)的下端,旋转手柄(11)垂直固定在钢管(2)的顶端;每个集土器包括圆盘式手柄(21)和钢管式集土腔(22),所述钢管式集土腔(22)的底端为圆锥形结构;圆盘式手柄(21)直固定在钢管式集土腔(22)的顶端;探测箱(1)为上开口的箱体,所述探测箱(1)的底面开有三个通孔,两个集土器的下端和探测器的下端分别穿过该三个通孔延伸至探测箱(1)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虎郑成玉曹艳
申请(专利权)人:孙晓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