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94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包括管筒状的管件,管件的外壁上包覆有涂层,涂层的外部设置有电极层,电极层位于管件的两端;管件的基材为绝缘且耐高低温的石英材料;涂层为环保纳米远红外发热材料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是采用四氯化锡、氧化锡、三氯化锑、四氯化钛、五水硫酸铜和氯化锗配合,各组分的分子之间产生能带匹配,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之间产生交互跃迁,相互促进,提高了电能热能的转换效率,降低能耗,达到较好的发热效果;二是远红外加热元器件,通电后,让纳米微分子共振摩擦,产生布朗运动,远红外发热体的功能膜层,与导电膜层配合使用,从而使电能热能转换效率较高,提高能量利用率,降能耗,达到较好的发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远红外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
技术介绍
远红外线是指6μm-15μm波段的红外线,它对人体有极强的保健作用,并且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极好的缓解作用,能促进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内钙的生成及吸收,有舒筋活血之功效,被誉为“生命之光”。随着科技的发展,由远红外线衍生出的远红外发热体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保健、理疗产品中,如远红外磁料枕等,但由于电能转换热能的效率,即电能转换远红外辐射的效率较低、耗能较大、不能小型化,目前的远红外发热体的发热效果始终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包括管筒状的管件,所述管件的外壁上包覆有涂层,所述涂层的外部设置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位于管件的两端;所述管件的基材为绝缘且耐高低温的石英材料;所述涂层为环保纳米远红外发热材料涂层。优选的,所述涂层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筒状的管件(1),所述管件(1)的外壁上包覆有涂层(2),所述涂层(2)的外部设置有电极层(3),所述电极层(3)位于管件(1)的两端;所述管件(1)的基材为绝缘且耐高低温的石英材料;所述涂层(2)为环保纳米远红外发热材料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筒状的管件(1),所述管件(1)的外壁上包覆有涂层(2),所述涂层(2)的外部设置有电极层(3),所述电极层(3)位于管件(1)的两端;所述管件(1)的基材为绝缘且耐高低温的石英材料;所述涂层(2)为环保纳米远红外发热材料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2)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氯化锡12~28份、氧化锡5~15份、三氯化锑0.5~10份、四氯化钛0.5~5份、五水硫酸铜20~65份、氯化锗1~15份、盐酸0.5~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筒形小型加热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2)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溶解;取适量溶剂,将12~28份氯化锡、5~15份氧化锡、0.5~10份三氯化锑、0.5~5份四氯化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庚周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科智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