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复位系统的架构及其电源复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电源复位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电源复位系统的架构及其电源复位方法。
技术介绍
电复位电路(POR:PowerOnReset)广泛应用于各类SoC或MCU芯片中。一个电路系统刚刚上电的时候,电源电压还没有达到稳定状态,此时芯片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各个电路节点电压或逻辑还没有完全建立,处于未知状态。从这种不确定的初始状态开始运行,这是错误的,不可接受的。为了使芯片每次上电总是从一个明确的初始状态开始运行,需要使用POR电路在上电初期产生一个复位信号,初始化整个芯片。掉电的时候也需要复位控制,提前做出响应,关闭重要的模块,存储重要的数据,避免电源掉到过低而使系统混乱。这个功能称为PDR(PowerDownReset)。上电复位和掉电复位统称为电源复位。然而单独的一个POR/PDR电路是不够的,是不能完成芯片复位这项任务的,需要一个系统才能可靠的完成这项工作。这个系统称为电源复位系统,它不仅完成上电复位控制,还要完成掉电复位控制,以及其它一些控制。然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复位系统的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PBGR(1)、BGR(2)、比较器(3)、3输入与门(4)、POR(5)、LV2HV电路(6)、控制逻辑模块(7)、OSC(8)、分频器与延时电路(9)、BUF(10)和HV2LV电路(11),所述LPBGR(1)的IBIAS_LP1端子与BGR(2)的输入端相连,LPBGR(1)的POR_HV端子与BGR(2)的输入端相连,并连接到3输入与门(4)的输入端;所述LPBGR(1)的IBIAS_LP2端子连接到OSC(8)端子的输入端;LPBGR(1)的VREF_LP端子与比较器(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BGR(2)的输出端与比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复位系统的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PBGR(1)、BGR(2)、比较器(3)、3输入与门(4)、POR(5)、LV2HV电路(6)、控制逻辑模块(7)、OSC(8)、分频器与延时电路(9)、BUF(10)和HV2LV电路(11),所述LPBGR(1)的IBIAS_LP1端子与BGR(2)的输入端相连,LPBGR(1)的POR_HV端子与BGR(2)的输入端相连,并连接到3输入与门(4)的输入端;所述LPBGR(1)的IBIAS_LP2端子连接到OSC(8)端子的输入端;LPBGR(1)的VREF_LP端子与比较器(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BGR(2)的输出端与比较器(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并接VREF端子输出;所述POR(5)的输出端连接到LV2HV电路(6)的输入端相连,LV2HV电路(6)的输出端与、3输入与门(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3输入与门(4)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并连接到分频器与延时电路(9)的输入端,控制逻辑模块(7)的输出端与OSC(8)的输入端相连,OSC(8)的输出端与分频器与延时电路(9)的输入端相连,分频器与延时电路(9)的输出端连接到HV2LV电路(11)的输入端,并连接到控制逻辑模块(7)的输入端以及连接到BUF(10)的输入端,BUF(10)的输出端接POC_HV端子输出,HV2LV电路(11)的输出端接RST_LV端子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复位系统的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PBGR(1)是一个极低功耗,低电源电压的基准电路,工作在VDD_HV电压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复位系统的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GR(2)是一个大功耗,高性能的基准电路,工作在VDD_HV电压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复位系统的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OR(5)的工作电源是VDD_LV。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超,孙添平,戴贵荣,戴庆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协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