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电机控制器上下电管理电路,包括电源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包含驱动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的主功率电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有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该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能够在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与主功率电路中间的驱动电路产生一个延时的输出电压给驱动电路进行供电,以驱使主功率电路运行;并且能够在关闭电源时会先将驱动电路切断,阻隔电流滞留在主功率电路,以防止不可控的瞬态电流对主功率电路造成损坏的情况。
A power up and down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for aeromotor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电机控制器上下电管理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电机控制器配置电路领域,尤其涉及航空电机控制器上下电管理电路,具体为一种航空用电机控制器上电、下电时序管理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电机控制器上电后直接驱动电机转动的控制器,存在突然断电的时候影响控制器正常工作,由于主功率电路部分会有较大的储能电容,而控制电路部分未配置较大的电容,在突然断电的时刻,主功率电路未完全释放完电能,控制电路已经断电,会出现主功率电路不可控的状态出现,如果此时驱动异常断电,导致电机控制器出现损坏的情况出现,严重导致主功率电路烧毁;一般情况,采用为控制电路供电电源配置较大电容;或需要对电机控制器配置一监控电源上电、下电的时序电路。传统的为控制电路的供电电源配置较大的电容,或是为功率电路配置一开关,配置大容量的电容或是为主功率配置功率器件此种方法会增加较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电机控制器上下电管理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异常断电导致主功率电路不可控、电机控制器易出现损坏、易出现主功率电路烧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电源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包含驱动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的主功率电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有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该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用于对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进行上电下电过程约束,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由电容C82、电容C83、电阻R116、电阻R124、电阻R129、二极管D20、稳压二极管Z1、三极管Q2和MOS管Q1构成。优选的,所述电阻R116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性相连,电阻R116的输出端与电容C82的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电容C8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电性相连,该三极管Q2的一处输出端与MOS管Q1、电阻R124、电阻R129、电容C82以及电容C83并联于一起,三极管Q2的另一处输出端依次与稳压二极管Z1以及二极管D20电性相连,且二极管D20的输出端与电源电性相连,所述MOS管Q1、电容C83之间通过延迟输出线与驱动电路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的上电过程约束为:电源通过R116对电容C82充电后开通三极管Q2,此时MOS管Q1对应的一脚拉至低电平以将MOS管Q1开通,通过延迟输出线以输出延迟电压为驱动电路供电以实现上电过程约束。优选的,所述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的下电过程约束为:三极管Q2开启电压处于0.5V-0.8V后,会先行下降至关断,将MOS管Q1关断及时先将延迟输出线的输出电压关断以实现下电过程约束。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与主功率电路包括八个电阻R126、R117、R118、R119、R120、R121、R122、R123、晶体管FX2003以及八个电容C58、C59、C60、C61、C62、C63、C64、C6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通过三极管、MOS管、电阻和电容,能够在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与主功率电路中间的驱动电路配置一个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产生一个延时的输出电压给驱动电路进行供电,以驱使主功率电路运行;并且能够在关闭电源时会先将驱动电路切断,阻隔电流滞留在主功率电路,以防止不可控的瞬态电流对主功率电路造成损坏的情况,同时为电机控制器配置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防止异常断电时电机控制器损坏,有利于该时序管理电路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图。图中:1电源、2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3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1驱动电路、32主功率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电源1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包含驱动电路31、与驱动电路31电连接的主功率电路32;电源1的输出端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之间电连接有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该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31电连接;驱动电路31与主功率电路32包括八个电阻R126、R117、R118、R119、R120、R121、R122、R123、晶体管FX2003以及八个电容C58、C59、C60、C61、C62、C63、C64、C65。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用于对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进行上电下电过程约束,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由电容C82、电容C83、电阻R116、电阻R124、电阻R129、二极管D20、稳压二极管Z1、三极管Q2和MOS管Q1构成;电阻R116的输入端与电源1的输出端电性相连,电阻R116的输出端与电容C82的输入端电性相连,电容C8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电性相连,该三极管Q2的一处输出端与MOS管Q1、电阻R124、电阻R129、电容C82以及电容C83并联于一起,三极管Q2的另一处输出端依次与稳压二极管Z1以及二极管D20电性相连,且二极管D20的输出端与电源1电性相连,MOS管Q1、电容C83之间通过延迟输出线与驱动电路31电性相连。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的上电过程约束为:电源1通过R116对电容C82充电后开通三极管Q2,此时MOS管Q1对应的一脚拉至低电平以将MOS管Q1开通,通过延迟输出线以输出延迟电压为驱动电路31供电以实现上电过程约束;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的下电过程约束为:三极管Q2开启电压处于0.5V-0.8V后,会先行下降至关断,将MOS管Q1关断及时先将延迟输出线的输出电压关断以实现下电过程约束。工作原理: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正常上电工作为+5VD;通过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会产生一个延时的70ms-90ms输出一个5VD_Delay+5V输出电源1,为驱动电路31进行供电,即电机控制器上电时必然在控制电上电完成后再进行驱动电路31的供电,只有驱动电路31正常上电工作后,主功率电路32才能工作,对电机控制器上电过程进行一个时序约束;在下电的时候,由于该时序配置电路会先将5VD_Delay的电源1关闭,对下电过程约束,所以电机控制器在下电过程,会先将驱动电路31切断,防止不可控的瞬态出现,导致主功率电路32损坏;为电机控制器配置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防止异常断电时电机控制器损坏。上电过程,+5VD电源1通过电阻R116对电容C82充电,此充电时间可配置5VD_Delay上电时间;当电容C82充电完成后开通三极管Q2,三极管Q2导通后将MOS管Q1对应的一脚拉至低电平,将MOS管Q1开通,+5VD通过MOS管Q1输出5VD_D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电机控制器上下电管理电路,包括电源(1)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包含驱动电路(31)、与驱动电路(31)电连接的主功率电路(32);所述电源(1)的输出端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之间电连接有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该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3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电机控制器上下电管理电路,包括电源(1)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包含驱动电路(31)、与驱动电路(31)电连接的主功率电路(32);所述电源(1)的输出端与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之间电连接有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该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3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电机控制器上下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用于对电机控制器控制电路(3)进行上电下电过程约束,上下电管理时序电路(2)由电容C82、电容C83、电阻R116、电阻R124、电阻R129、二极管D20、稳压二极管Z1、三极管Q2和MOS管Q1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电机控制器上下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16的输入端与电源(1)的输出端电性相连,电阻R116的输出端与电容C82的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电容C8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电性相连,该三极管Q2的一处输出端与MOS管Q1、电阻R124、电阻R129、电容C82以及电容C83并联于一起,三极管Q2的另一处输出端依次与稳压二极管Z1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