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68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所述固定板沿纵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两个,两个固定板之间间隔设置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且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横担大辊轮的纵向一侧下方设置一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的下方设置辊轮轴,且二者沿竖直方向共线设置,该辊轮轴的纵向一侧设置另一个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也设置于横担大辊轮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对跨越封网施工作业具有重大意义,极大地缩短了封网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高空作业人员的危险,提高了整体稳定性,且能够重复利用,安全、经济综合效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的过程中,在跨越重要物体时(如带电线路、高速、铁路等),需要搭设跨越架,用绝缘杆、绝缘绳封网来保被跨越物体。封网绳通过跨越架或临时横担,锚固到地面上。如图1所示。传统的封网横担,在吊装上杆塔之后,需要用普通滑车悬挂于横梁下方,用于悬吊承托绳和牵网绳。存在以下施工难度:一是,施工人员悬挂滑车费时费力,而且风险系数高;二是,假横担没有滑车专用挂点,存在滑车脱落的风险;三是,在安装封网绳及绝缘杆时,还必须站到横担下方的承托绳上,容易使高空作业人员失去平衡,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四是,遇大风天气,滑车随网片摆动,存在绳索脱槽、网片脱落的风险。如图2所示,为传统假横担封网的示意图。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此装置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断面抱杆,可充分利用原有抱杆,做到了应用尺寸多元化,减少投入,方便安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所述固定板沿纵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两个,两个固定板之间间隔设置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且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横担大辊轮的纵向一侧下方设置一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的下方设置辊轮轴,且二者沿竖直方向共线设置,该辊轮轴的纵向一侧设置另一个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也设置于横担大辊轮的下方,且该横担小辊轮与横担大辊轮沿竖直方向共线设置;所述横担大辊轮上能够设置承力绳,横担小辊轮上能够设置牵网绳,在此装置中形成展放同档。而且,所述展放同档内设置两根承力绳、两根牵网绳和一根循环绳,且五根绳能够同时通过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而且,两个固定板上均开设一个大辊轮孔、一个辊轮轴孔和两个小辊轮孔,其中两个小辊轮孔成对角线设置,大辊轮孔、辊轮轴孔成对角线设置,所述横担大辊轮通过两个大辊轮孔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担小辊轮通过小辊轮孔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辊轮轴通过辊轮轴孔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而且,所述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能够与横担组装好之后进行整体吊装,此装置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断面抱杆。而且,所述固定板、横担大辊轮、横担小辊轮、辊轮轴的材质均为Q345钢板材质。本专利技术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跨越装置对跨越封网施工作业具有重大意义,极大地缩短了封网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高空作业人员的危险,提高了整体稳定性,且能够重复利用,安全、经济综合效益好。可以应用于铁路、高速、电力线等类型的跨越物,具有推广意义。2、本专利技术跨越装置减少了悬挂滑车环节,绳索实现了“一牵五”的操作,工作效率大幅提高。3、本专利技术跨越装置的不同规格的辊轮可以分解牵网绳、承力绳的下压力和顺线路的张力,受力结构更加合理。4、本专利技术跨越装置的安装与拆除可以在地面进行,便于操作,降低了传统模式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5、本专利技术跨越装置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稳定性优于滑车。6、本专利技术跨越装置可以在展放同档内设置两根承托绳,两根牵网绳和循环绳时可以五根绳同时通过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实现“一牵五”一次性展放,减少了展放绳索作业时间,保证了在窗口时间封网任务的顺利完成;高空作业人员操作简单,不必下滑车;牵网绳与承力绳可以直接通过辊轮;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可以与横担组装好之后进行整体吊装,不必再安装滑车。且此装置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断面抱杆,可充分利用原有抱杆,做到了应用尺寸多元化,减少投入,方便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临时横担搭设在输电线路架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封网横担吊装在杆塔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的一种结构连接示意图(省略固定板);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3的右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的一种截面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实物照片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改进前后对比研发应用流程图。其中:1为临时横担,2为钢管跨越架,3为承力索滑车,4为封网拉绳滑车,5为玻璃钢绝缘杆,6为迪尼玛承力索,7为绵纶封网拉绳,8为12棉纶循环绳,9为横梁(假横担),图2中箭头方向为牵引方向,10为横担大滚轮,11为横担小滚轮,12为滚轮轴,13为承力绳,14为牵网绳,15为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一种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15、横担大辊轮10、两个横担小辊轮11和辊轮轴12,所述固定板沿纵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两个,两个固定板之间间隔设置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辊轮轴能够提供支撑力,且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横担大辊轮的纵向一侧下方设置一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的下方设置辊轮轴,且二者沿竖直方向共线设置,该辊轮轴的纵向一侧设置另一个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也设置于横担大辊轮的下方,且该横担小辊轮与横担大辊轮沿竖直方向共线设置;所述横担大辊轮上能够设置承力绳13,横担小辊轮上能够设置牵网绳14,在此装置中形成展放同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展放同档内设置两根承力绳、两根牵网绳和一根循环绳(循环绳为承力绳和牵网绳的前道工序,牵引这两种绳子使用的,无需具体示出),且五根绳能够同时通过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板上均开设一个大辊轮孔、一个辊轮轴孔和两个小辊轮孔,其中两个小辊轮孔成对角线设置,大辊轮孔、辊轮轴孔成对角线设置,所述横担大辊轮通过两个大辊轮孔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担小辊轮通过小辊轮孔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辊轮轴通过辊轮轴孔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能够与横担组装好之后进行整体吊装,此装置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断面抱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横担大辊轮、横担小辊轮、辊轮轴的材质均为Q345钢板材质。本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的相关制备可以如下:1、分析滑轮受力方向,临时横担截面测量,绘制零件加工图纸,在经受力计算后,进行构件的尺寸选择;2、选材加工,使用与抱杆同材质的Q345钢板作为固定板、辊轮,相同材质保证抱杆受力均匀;3、试组装,对加工孔与安装孔进行校对;4、加工成品,试组装优化后,加工成品进行组装;5、受力试验,1.5倍额定值进行受力试验,保证未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所述固定板沿纵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两个,两个固定板之间间隔设置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且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横担大辊轮的纵向一侧下方设置一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的下方设置辊轮轴,且二者沿竖直方向共线设置,该辊轮轴的纵向一侧设置另一个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也设置于横担大辊轮的下方,且该横担小辊轮与横担大辊轮沿竖直方向共线设置;/n所述横担大辊轮上能够设置承力绳,横担小辊轮上能够设置牵网绳,在此装置中形成展放同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所述固定板沿纵向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两个,两个固定板之间间隔设置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且横担大辊轮、两个横担小辊轮和辊轮轴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横担大辊轮的纵向一侧下方设置一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的下方设置辊轮轴,且二者沿竖直方向共线设置,该辊轮轴的纵向一侧设置另一个横担小辊轮,该横担小辊轮也设置于横担大辊轮的下方,且该横担小辊轮与横担大辊轮沿竖直方向共线设置;
所述横担大辊轮上能够设置承力绳,横担小辊轮上能够设置牵网绳,在此装置中形成展放同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组合式跨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放同档内设置两根承力绳、两根牵网绳和一根循环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春阳郭斌魏俊祥郭川王梦实徐伟杰王凤通冯磊毕建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