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线缆架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架设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线缆架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今很多老旧小区的改造,对于很多线缆的分布出现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政府对于老旧线路的重新布设工作变得十分关注,所以在线缆架设中对于线缆架的使用十分的频繁,是线缆架设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配备装置。现有的线缆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线缆架设的过程中,对于线缆架的移动不是很方便,且在移动之后的固定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其次,对于电机带动皮带的运行之后,使得皮带容易老化松弛,使得在使用线缆架的时候,存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不是很安全,最后,对于线缆架在抽取线缆的时候可能会使得线缆不整齐,杂乱无章,需要梳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线缆架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线缆架设装置,具备方便移动与固定的装置,便于线缆架的移动与固定,便于调整电机的位置,使得松弛的皮带在位置的移动调整之后,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线缆架设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活动轮(2),所述活动轮(2)的上端对应底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上端设置有底槽(3),所述底槽(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脚架(4),所述固定脚架(4)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的内表面设置有把手(6),所述把手(6)的外表面设置有贯穿杆(5),所述贯穿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安放架(8),所述安放架(8)的上端设置有上槽口(9),所述上槽口(9)的下端对应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下槽口(10),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板(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线缆架设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活动轮(2),所述活动轮(2)的上端对应底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上端设置有底槽(3),所述底槽(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脚架(4),所述固定脚架(4)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的内表面设置有把手(6),所述把手(6)的外表面设置有贯穿杆(5),所述贯穿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安放架(8),所述安放架(8)的上端设置有上槽口(9),所述上槽口(9)的下端对应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下槽口(10),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的内表面设置有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的后端对应第二滑槽(13)的后端设置有固定排(15),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的外表面设置有内六角槽(17),所述内六角槽(17)的后端对应固定架(16)的内表面设置有连接齿轮(18),所述连接齿轮(18)的上端设置有锥型齿轮(19),所述锥型齿轮(19)的下端设置有下限位块(21),所述下限位块(21)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的上端设置有上限位块(22),所述上限位块(22)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筒(26),所述连接筒(26)的外表面设置有上横杆(23),所述上横杆(23)的下端设置有下横杆(24),所述下横杆(24)的下端对应连接齿轮(18)的外表面设置有中央轴(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线缆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与活动轮(2)之间通过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大小为固定脚架(4)一端的截面大小,所述底板(1)的外表面与固定板(11)之间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1)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底槽(3)的大小大于固定脚架(4)的大小,且固定脚架(4)的形状为倒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线缆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7)的高度小于固定脚架(4)的高度,所述把手(6)与贯穿杆(5)之间固定连接,且贯穿杆(5)的长度长于固定脚架(4)的长度,所述固定脚架(4)的上端设置有圆形孔,且贯穿杆(5)通过圆形孔与安放架(8)之间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