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微型生物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66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上盖上设置多个微孔,在微孔周边设置凸台框,在上盖背面每个微孔周边设置肋板框,在肋板框中空部分填充芯片膜、吸水材料等,在下底每个微孔相对应处设置二个渗透孔,在每个渗透孔周边设置小凸台,上盖、下底通过卡台、卡口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检测试剂量、样本用量,成本大为减少,反应时间缩短,效率明显提高,应用范围扩大,可进行一次性大批量检测。(*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芯片系统,特别涉及其中使用的生物芯片。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之前,现有的生物芯片检测中使用的芯片盒由上盖、下底构成,中间有相关芯片膜、吸水材料,上盖上开设有单孔或双孔,孔为漏斗形,一般大小为1平方厘米,在孔的下方开设有相应的渗水、透气孔,如图1所示。这种芯片盒存在着制造成本高,每次只能进行单人份操作即一次只能进行一片检测,反应时间长,效率低,且由于孔大,一次加入的检测试剂量大,特别是免疫金需500ul,附着在芯片膜上的原料用量多,每点50ul,需要待测样本如血清量大,通常为每孔100ul,又因为孔少,不能一次性同时进行快速检测大批量样本如血站筛查、人群体检、检验检疫等,见图1。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多孔微型生物芯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多孔微型生物芯片,在上盖、下底之间有芯片膜、吸水材料,上盖上设有孔,孔呈漏斗形,孔下方有渗透孔,其特征在于在上盖上设置有多个微孔,每个微孔的周边设置凸台框,在上盖背面每个微孔的周边设置肋板框。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单孔体积变小,一次加入的检测试剂量小,尤其是免疫金只需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即150u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孔微型生物芯片,在上盖、下底之间有芯片膜、吸水材料,上盖上设有孔,孔呈漏斗形,孔下方有渗透孔,其特征在于在上盖上设置有多个微孔,每个微孔的周边设置凸台框,在上盖背面每个微孔的周边设置肋板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