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17646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1)将钼源、硫源、碳源、二氧化硅球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混合并对混合液进行水热反应;2)在惰性气氛下对所述水热反应产物进行退火处理;3)除去步骤2)得到的产物中的二氧化硅球模板,以便得到二硫化钼/碳复合中空球;4)将所述二硫化钼/碳复合中空球与升华硫混合并进行加热处理,以便在所述中空球内负载硫,得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不仅可改善硫正极材料整体的导电性,还能缓冲其体积膨胀,同时避免或显著降低因长链多硫化锂化合物溶解所造成的穿梭效应,减缓正极材料的容量衰减,从而改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循环性能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的来临,人们对能源转化和存储器件的需求不断增长,催生出一些新型储能设备的开发。锂硫电池因其独特的转化反应机理而具备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视为下一代新型高性能储能器件的候选者。其正极为单质硫,负极为金属锂,基于两者的氧化还原反应,其理论比容量分别为1675mAh·g–1和3861mAh·g–1,使得电池的容量密度高达2600Wh·kg–1,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体系的5倍多。然而,由于硫单质自身的导电性较差,其作为活性物质难以实现自身和集流体之间良好的电子传递。另外,单质硫完全锂化为最终产物Li2S时,其体积膨胀严重(~80%),容易从集流体上脱落,从而导致活性物质的损失以及容量的衰减。最重要的是,硫正极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LiPSs(多硫化锂化合物),由于长链LiPSs易溶于电解液,在电极反应过程中不断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并被消耗,导致活性物质不断损失,该现象被称为穿梭效应,也是锂硫电池特有且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将钼源、硫源、碳源、二氧化硅球及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混合并对混合液进行水热反应;/n(2)在惰性气氛下对所述水热反应产物进行退火处理;/n(3)去除步骤(2)所得产物中的二氧化硅球模板,以便得到二硫化钼/碳复合中空球;/n(4)将所述二硫化钼/碳复合中空球与升华硫混合并进行加热处理,以便在所述中空球内负载硫,最终得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钼源、硫源、碳源、二氧化硅球及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混合并对混合液进行水热反应;
(2)在惰性气氛下对所述水热反应产物进行退火处理;
(3)去除步骤(2)所得产物中的二氧化硅球模板,以便得到二硫化钼/碳复合中空球;
(4)将所述二硫化钼/碳复合中空球与升华硫混合并进行加热处理,以便在所述中空球内负载硫,最终得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先以200~500r/min的速率对所述混合液进行搅拌处理,再进行所述水热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0~250℃,反应时间为10~20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钼源为钼酸铵,所述硫源为硫脲,所述碳源为葡萄糖,
任选地,所述硫脲和所述钼酸铵的摩尔比为(1.5~3):1,所述葡萄糖与所述钼酸铵的质量比为(4~6):10,所述二氧化硅球与所述钼酸铵的质量比为(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大鹏贺婷张建胜马洁袁苹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