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50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6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像素单元以及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一像素单元设置于基板的中央显示区内,且各自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接垫以及电性接合于第一接垫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一距离排列。第二像素单元设置于基板的边缘显示区内,且包括第二接垫以及电性接合于这些第二接垫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的第二距离等于第一距离。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接垫以第三距离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接垫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接垫以第四距离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第三距离不等于第四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有源元件基板及被转置于有源元件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继承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具有省电、高效率、高亮度及反应时间快等优点。此外,相较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具有色彩易调校、发光寿命长、无图像烙印等优势。因此,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被视为下一世代的显示技术。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周边设有不具显示功能的电路,因此不易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窄边框或无边框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多个第一像素单元以及第二像素单元。基板具有中央显示区与边缘显示区。边缘显示区位于基板的第一边缘与中央显示区之间。这些第一像素单元设置于中央显示区内,且各自包括多个第一接垫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这些第一接垫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这些第一接垫。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一距离排例。第二像素单元设置于边缘显示区内,且与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二像素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接垫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这些第二接垫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第二接垫。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二距离排列,且第二距离等于第一距离。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接垫以第三距离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接垫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接垫以第四距离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第三距离不等于第四距离。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位于中央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以及位于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是以等间距的方式在一方向上排列。通过在此方向上排列的这些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第一接垫之间的距离不等于在此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接垫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接垫之间的距离,使两像素单元用于电路配置的可布局空间不同。据此,可增加显示装置的整体电路的设计裕度,有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的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及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两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图6的显示装置经修补后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图8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显示装置经修补后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11、12、13、13R、20、21、21R:显示装置100:基板100a、100b、100c、100d、100e:边缘100S:母板BP0、BP0’、BP0A、BP1、BP2、BP2’、BP2”、BP2A、BP3:接垫BPG0、BPG0’、BPG1、BPG2、BPG2’:接垫组BR0、BR1、BR2、BR3:接合区C、C’:角落D1、D2:方向d1~d12:距离CDR:中央显示区EC0、EC0’、EC0A、EC0B、EC0C、EC1、EC2、EC2A、EC2B、EC2C、EC2D、EC3、EC3A:驱动电路LED1、LED1x、LED1r、LED2、LED2x、LED2r、LED3:发光二极管元件L0、L0’、L0”、L1、L2、L2’、L2”:长度PDR:边缘显示区PU0、PU0’、PU0A、PU0B、PU0C:角落像素单元PU1、PU1r:第一像素单元PU2、PU2A、PU2B、PU2C、PU2Cr、PU2D:第二像素单元PU3、PU3A:第三像素单元RR0、RR0’、RR1、RR2、RR2’、RR2”、RR2a、RR2b、RR3:备用区SBR:侧边接垫区S1、S2:间距W:宽度I、II、III:区域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本质上”或“实质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例如±30%、±20%、±15%、±10%、±5%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本质上”或“实质上”可依测量性质、切割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此外,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顶部”的相对术语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应当理解,相对术语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的“下”侧的元件将被定向在其它元件的“上”侧。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决于附图的特定取向。类似地,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上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示范性实施方式的实例说明于所附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II的放大示意图。为清楚呈现起见,图1省略了图2及图3的接垫、发光二极管元件、驱动电路以及侧边接垫区SBR的示出。特别说明的是,图1至图3示出尚未从母板100S上切割出的基板100,而自母板100S切割出的基板100,其边缘大致上位于如图中标号100a、100b、100c以及100d所指的虚线处。请参照图1及图2,显示装置10包括基板100与多个像素单元。基板100具有中央显示区CDR与边缘显示区PDR,且边缘显示区PDR位于基板100的边缘100a(或者是母板100S的边缘100e)与中央显示区CDR之间。多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n一基板,具有一中央显示区与一边缘显示区,其中该边缘显示区位于该基板的一第一边缘与该中央显示区之间;/n多个第一像素单元,设置于该中央显示区内,且该第一像素单元包括:/n多个第一接垫,沿一第一方向排列且在一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n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一接垫,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以一第一距离排列;以及/n一第二像素单元,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内,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该第二像素单元包括:/n多个第二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n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二接垫,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相邻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以一第二距离排列,且该第二距离等于该第一距离,/n其中两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接垫以一第三距离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该第二像素单元的该第二接垫与相邻的该第一像素单元的该第一接垫以一第四距离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且该第三距离不等于该第四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18 TW 109105172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中央显示区与一边缘显示区,其中该边缘显示区位于该基板的一第一边缘与该中央显示区之间;
多个第一像素单元,设置于该中央显示区内,且该第一像素单元包括:
多个第一接垫,沿一第一方向排列且在一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一接垫,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以一第一距离排列;以及
一第二像素单元,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内,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该第二像素单元包括:
多个第二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二接垫,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相邻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二方向上以一第二距离排列,且该第二距离等于该第一距离,
其中两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接垫以一第三距离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该第二像素单元的该第二接垫与相邻的该第一像素单元的该第一接垫以一第四距离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且该第三距离不等于该第四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像素单元的该第一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一接垫一侧的一第一接合区以及该第一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一备用区,该第二像素单元的该第二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二接垫一侧的一第二接合区以及该第二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二备用区,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一接垫的该第一备用区与该第二接垫的该第二备用区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且为蓝色或绿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像素单元还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三接垫,其中该第三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三接垫一侧的一第三接合区以及该第三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三备用区,且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二接垫的该第二备用区与该第三接垫的该第三备用区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且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不同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颜色为红色。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一第三像素单元,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内,该第三像素单元位于该第二像素单元与该基板的该第一边缘之间,且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三接垫,
其中该第三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且位于该第三接垫一侧的一第三接合区以及该第三接合区以外的一第三备用区,且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三接垫的该第三备用区与该第一接垫的该第一备用区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角落像素单元,设置于该边缘显示区内,且紧邻该基板的该第一边缘与连接该第一边缘的一第二边缘,该第一角落像素单元位于该第二边缘与该第二像素单元之间,且包括:
多个第三接垫,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该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多个所述第三接垫,且该第三发光二极管元件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在该第一方向上排列,
其中该第三接垫具有重叠于该第三发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尚杰郭豫杰郑和宜张哲嘉陈宜瑢陈一帆邱郁勋李玫忆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