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50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屏幕组件,包括:显示屏,其包括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点阵式光源;透明振膜,其边缘设有与所述背板连接的支撑部,所述透明振膜通过所述支撑部悬置于所述显示屏上方;致动件,其一端与所述透明振膜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背板上的通孔位于所述背板的下方;以及驱动件,其与所述致动件的另一端连接,并驱动所述致动件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屏幕组件通过在背板上设置通孔,并在显示屏上方悬置透明振膜,通孔处设置连接透明振膜和下方驱动件的致动件,实现屏幕扬声器集成一体化,达到较高的屏占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LED显示屏又叫电子显示屏或者飘字屏幕。是由LED点阵和PC面板组成,通过红色、蓝色、绿色LED灯的明暗来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内容,各部分组件都是模块化结构的显示器件。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音信号的换能器件。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共鸣)而发出声音。传统的LED显示屏并不具备扬声器功放功能,需用音频线外接扬声器音箱,或者在显示屏的边框处设置独立的扬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发声集成一体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组件,包括:显示屏,其包括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点阵式光源;透明振膜,其边缘设有与所述背板连接的支撑部,所述透明振膜通过所述支撑部悬置于所述显示屏上方;致动件,其一端与所述透明振膜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背板上的通孔位于所述背板的下方;以及驱动件,其与所述致动件的另一端连接,并驱动所述致动件振动。优选地,所述点阵式光源的相邻的两个点光源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背板的通孔开设于所述间隙内。优选地,所述致动件为柱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透明振膜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形成磁场的磁铁、位于所述磁场中的线圈以及可动铁芯,所述可动铁芯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线圈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铁芯连接。优选地,所述磁铁为U型,且固定结合于所述背板的底面,所述可动铁芯的一端与所述磁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背板和磁铁与所述可动铁芯连接。优选地,所述致动件为音圈,所述音圈的一端与所述透明振膜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背板的下方。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形成磁场的磁铁,所述音圈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磁场中。优选地,所述通孔内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套接于所述致动件的外侧。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由阻光胶形成。优选地,未开设所述通孔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点光源之间设有用于隔离光线的阻光胶。优选地,所述致动件和驱动件设置为多个,共同驱动所述透明振膜振动。优选地,所述透明振膜设置为多个,所述驱动件分别驱动对应的透明振膜振动。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透明振膜分别根据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振动。优选地,多个所述透明振膜的面积不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屏幕组件的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屏幕组件通过在背板上设置通孔,并在显示屏上方悬置透明振膜,通孔处设置连接透明振膜和下方驱动件的致动件,实现屏幕扬声器集成一体化,达到较高的屏占比。本专利技术的透明振膜为平面振膜,还可以消除前室效应、提升音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张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屏幕组件的一张实施方式中,该屏幕组件包括:显示屏10、透明振膜20、致动件30和驱动件40。显示屏包括背板11和点阵式光源12,点阵式光源12由多个LED显示单元组成,以LED显示单元亮灭来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透明振膜20的边缘设有支撑部21,透明振膜20通过支撑部21悬置于显示屏10的上方,即透明振膜20与点阵式光源1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致动件30的一端与透明振膜20连接,另一端穿过背板11上的通孔位于背板的下方。驱动件40与致动件30的另一端连接,并能够驱动致动件30振动,从而致动件30能够带动透明振膜20振动,进而通过透明振膜20的振动发出声音。本专利技术的屏幕组件通过在背板11上设置通孔,并在显示屏10上方布置透明振膜20,通孔处设置连接透明振膜20和下方驱动件40的致动件30,实现屏幕扬声器集成一体化,达到较高的屏占比。本专利技术的透明振膜为平面振膜,可以消除前室效应、提升音质。在本实施例中,点阵式光源12的相邻的两个LED显示单元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通孔开设于背板11上LED显示单元的所述间隙处,致动件30位于LED显示单元的间隙处,从而使得致动件30不会遮挡显示像素。具体地,致动件30可以为柱状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一端与透明振膜20粘接,另一端与驱动件40连接,由于连接杆与背板11的通孔为滑动配合,因此,驱动件40能够通过连接杆驱动透明振膜20振动。驱动件40包括磁铁41、线圈42和可动铁芯43,磁铁41用于形成磁场,线圈42位于所述磁场中,并连接音频信号,可动铁芯43的一端与磁铁41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置于线圈内,致动件30的另一端与可动铁芯43连接。当线圈中42有电流流过时,可动铁芯43被磁化,而成为一条形磁体,随着电流方向的变化,条形磁体的极性也相应变化,从而与磁铁41相互作用,使可动铁芯43绕与磁铁41连接的支点作旋转运动,可动铁芯43的振动由连接杆传到透明振膜20推动空气热振动,实现发声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磁铁41设置为U型磁铁,并固定在背板11的底面上,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背板11和磁铁41后与可动铁芯43连接。请再参看图1,背板11的通孔内设有套管50,套管50与背板11固定连接,且套接于连接杆的外侧,连接杆与套管50之间为滑动配合。套管50的轴线与背板11垂直,从而能够限定连接杆的滑动方向,防止连接杆倾斜,影响显示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套管50的顶部不能与透明振膜20接触,避免套管50干涉透明振膜20的振动,优选地,套管50的顶面与LED显示单元的顶面齐平。在一个实施例中,首先在背板11上开设出通孔,然后在背板11上转印LED或miniLED显示单元,在显示单元之间的通孔处转印黑色套管50。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LED显示单元之间还填充阻光胶13,阻光胶13能够隔离光线,降低相邻像素间的发光相互干扰。支撑部21也由阻光胶形成,支撑部21的顶面高于LED显示单元的顶面,将张紧的透明振膜20与支撑部21粘接,从而透明振膜20悬置于显示屏的上方。最后将带连接杆的制作好的驱动件40从背面转印并与背板处的通孔实现准确的对位,并且使连接杆和透明振膜20实现可靠的粘接。在如图2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致动件30为音圈,驱动件40为两个条形磁铁,音圈的一端与透明振膜20连接,另一端穿过背板11上的通孔后位于背板11的下方,条形磁铁固定结合于背板11的底面,两块磁铁之间形成磁间隙,音圈的另一端位于该磁间隙内。当给音圈连通音频信号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屏,其包括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点阵式光源;/n透明振膜,其边缘设有与所述背板连接的支撑部,所述透明振膜通过所述支撑部悬置于所述显示屏上方;/n致动件,其一端与所述透明振膜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背板上的通孔位于所述背板的下方;以及/n驱动件,其与所述致动件的另一端连接,并驱动所述致动件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其包括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点阵式光源;
透明振膜,其边缘设有与所述背板连接的支撑部,所述透明振膜通过所述支撑部悬置于所述显示屏上方;
致动件,其一端与所述透明振膜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背板上的通孔位于所述背板的下方;以及
驱动件,其与所述致动件的另一端连接,并驱动所述致动件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式光源的相邻的两个点光源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背板的通孔开设于所述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为柱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透明振膜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形成磁场的磁铁、位于所述磁场中的线圈以及可动铁芯,所述可动铁芯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线圈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铁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为U型,且固定结合于所述背板的底面,所述可动铁芯的一端与所述磁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背板和磁铁与所述可动铁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阳姬雅倩勾越韩艳玲李秀锋郭玉珍李付强于静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