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50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衬底远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所述散热层内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了流通的通道,散热介质在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处理,带走显示面板的热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元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电子产品内元器件区域热流密度也越来越大。对于车载显示器件,显示面板不仅要承受屏幕自身工作产生的热量,还要承受夏季车内高温环境的热量,若不及时散热,将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影响显示面板的工作和正常的使用。因此,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层包括多个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包括贯通所述散热管道两端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所述散热通道。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管道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散热管道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散热管道,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散热管道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交错编织设置。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管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层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以及多个间隔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平行相对设置,所述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所述间隔板的至少一条中轴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或所述第二散热板、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板共同围成所述散热通道。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间隔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垂直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存在至少一个所述间隔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成锐角设置。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管道的外径小于等于2厘米,所述散热管道的厚度小于1厘米。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和所述间隔板的厚度均小于1厘米,所述散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2厘米。同时,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通有散热介质;冷却机,包括散热介质入口、散热介质出口,所述散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散热介质入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冷却机用于对散热通道出口传输来的所述散热介质进行冷却处理,并将冷却处理后的所述散热介质输入至所述散热通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衬底远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所述散热层内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了流通的通道,散热介质在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处理,带走显示面板的热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本申请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侧]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和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是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针对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110、驱动电路层120、以及显示功能层130;散热层200,设置于衬底110远离驱动电路层120的一侧,用于对显示面板100进行散热,散热层200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散热层200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210,散热通道210用于通过散热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在衬底远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设置散热层,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了流通的通道,通过散热介质在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处理,带走显示面板的热量,降低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层200包括多个散热管道220,所述散热管道22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散热管道221和多个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散热管道222,所述第一方向a和所述第二方向b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贯通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第一散热通道211;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贯通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第二散热通道212。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n散热层,设置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层包括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
散热层,设置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层包括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包括多个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包括贯通所述散热管道两端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散热管道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散热管道,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散热管道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交错编织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以及多个间隔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平行相对设置,所述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所述间隔板的至少一条中轴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或所述第二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常健武思平李维维刘胜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