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教学用可移动引流管模型的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501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手术教学用可移动引流管模型的工作方法,属于引流管技术领域,包括管体和缝合线,所述管体中空;所述缝合线具有一定长度,作用在待引流部上,所述可缝合固定的引流管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为一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无弹性,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结构可被外力破坏;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管体内,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端固定在管体的两端;缝合线的部分位于管体的外侧,用于和待引流部缝合固定;其中,所述缝合线穿设过第一限位件的至少一条边,并通过第一限位件使得缝合线和管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固定。达到引流管相对于吻合口位置稳定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教学用可移动引流管模型的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流管
,尤其涉及手术教学用可移动引流管模型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采用人体模型、标本作为医学、手术教学使用,是一种很方便且高效的医学教育模式。现代胃肠手术(教学)中,需要对吻合口漏做一定的预防和处理。因为吻合口漏一旦发生,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引流与冲洗。正式手术时,引流管多放在吻合口周围,但是由于术后患者体位改变,肠胀气和肠蠕动等原因,引流管经常发生移位,失去了引流作用和对吻合口的保护作用。因此,有人专利技术了可以跟随吻合口移动的引流管。因此,教会医护人员如何设置和使用跟随吻合口移动的引流管,就成了医学(手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手术教学用可移动引流管模型的工作方法,用于在医学(手术)教学中,教会医护人员如何设置和使用跟随吻合口移动的引流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手术教学用可移动引流管模型的工作方法,包括可移动引流管管体和缝合线,所述管体中空;所述缝合线具有一定长度,作用在待人体模型、标本的引流部上,所述可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术教学用可移动引流管模型的工作方法,包括可移动引流管管体和缝合线,其特征为:所述管体中空;所述缝合线具有一定长度,作用在待人体模型、标本的引流部上,所述可移动的引流管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为一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无弹性,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结构可被外力破坏;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管体内,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端固定在管体的两端;所述管体两端相对于第一限位件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贯通的固定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设过固定槽;缝合线的部分位于管体的外侧,用于和待引流部缝合固定;其中,所述管体上设置有一通孔;工作时,将缝合线穿设过第一限位件的至少一条边,再将缝合线穿设过通孔,于是...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术教学用可移动引流管模型的工作方法,包括可移动引流管管体和缝合线,其特征为:所述管体中空;所述缝合线具有一定长度,作用在待人体模型、标本的引流部上,所述可移动的引流管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为一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无弹性,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结构可被外力破坏;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管体内,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端固定在管体的两端;所述管体两端相对于第一限位件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贯通的固定槽,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设过固定槽;缝合线的部分位于管体的外侧,用于和待引流部缝合固定;其中,所述管体上设置有一通孔;工作时,将缝合线穿设过第一限位件的至少一条边,再将缝合线穿设过通孔,于是管体、第一限位件、缝合组合为一整体,然后将该整体置入人体模型、标本的吻合口附近,并利用缝合线将管体和待引流部缝合固定在一起;需要拆除管体时,通过解除第一限位件和管体之间的连接,或者使第一限位件分体,将第一限位件从导管内抽出,以使得第一限位件和缝合线之间的连接关系失效,从而使得管体和缝合线之间的连接关系失效,使得管体可以从人体模型、标本内便捷抽出,而缝合线为可吸收线,不需要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钢夏加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